高中历史考点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高考试题人民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0938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考点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高考试题人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考点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高考试题人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考点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高考试题人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考点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高考试题人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考点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高考试题人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6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2012广东文综T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分析理解各个口号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解析】选B。具体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从题干中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可知时间信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B项同上正确C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1

2、956年提出的,是为了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排除D项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排除2. (2012江苏单科T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解题指南】提取题干中的信息“1987年”“自由返乡运动

3、”。【解析】选B。“一国两制”构想还没有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故A可以排除。“一个中国”的共识在1992年达成,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可以排除C。港澳回归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也不符合时间要求,可以排除D。题干中部分台湾同胞的做法,旨在推动台湾开放到大陆探亲限制。3.(2012天津文综T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

4、件。【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是指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二、非选择题4.(2012安徽文综T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材料二中华民国

5、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材料三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

6、。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解题指南】本题纵向考查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体现考纲古今贯通的原则。民族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关注此问题有助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利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及国家

7、统一和团结。【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留京之官”仍然保持少数民族服装,这与孝文帝改革主张穿汉服相违背。说明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说明改革有一定阻力,不彻底;另一方面说明孝文帝改革的坚定决心。第(2)题根据材料可从当时政治的任务及斗争的目标和对象去分析:孙中山主张五族联合起来共同执掌国家政权;意义实际上是针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而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解决民族问题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主要是为了赢得抗战的胜利。第(3)题原则依据教材可知,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关系演进趋向可以纵向概括材料。影响从每则材料概括,如材料一: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

8、家的形成和发展;材料二:有利于反对封建专制斗争,推进我国的民主进程;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材料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实现真正平等。【答案】(1)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2)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列举相应史实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