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桂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4497430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鹧鸪天·桂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鹧鸪天·桂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鹧鸪天·桂花原文、翻译及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鹧鸪天·桂花原文、翻译及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鹧鸪天桂花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红 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画阑 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 画栏桂树悬秋香 之

2、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骚人 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 木犀的 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 之句意。 骚人 、 楚人 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犹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 色 的特点来写的。 暗淡轻黄体性柔 , 暗 淡 轻 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 体性柔 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

3、只香留。 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 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 李白诗: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 色 与 香 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 花 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 色 属于外在美的范畴, 味 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 自是花中第一流 ,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4、 下片的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 暗淡轻黄体性柔 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 情疏迹远只香留 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骚人 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 咏桂中说: 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 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5、。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 鸣冤 、 正名 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 何须浅碧深红色 ,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 浅碧深红 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 妒 和 羞 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 情思 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 正 了 名 ,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