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443413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1)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总体概况。 (2)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的概况及影响。 (3)新罗与唐交往的方式及带来的影响。 (4)玄奘西游的概况及影响。 (5)掌握“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鉴真准备东渡”“玄奘”等重要图片。,2.重、难点: (1)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2)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一、对外交往概况 1.范围:与_以至非洲、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政策: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 居住。 3.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_”。,亚洲,欧洲,唐人,二、遣唐使

2、1.概况: (1)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 (2)从_年间开始,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目的:吸取唐朝文化。 3.影响: (1)政治: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2)文化:参照汉字创制了_。 (3)社会生活:至今还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贞观,日本文字,三、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比较,日本,唐太宗,唐招提寺,大唐西域记,四、唐与新罗的关系 1.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_。 2.文化交往: (1)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朝鲜的_也传入中国。,进口首位,音乐,1.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的根本原因是国家

3、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具体原因是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以及发达的交通条件。 2.唐朝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3.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4.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中华民族既有为人类文化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岸的品质。在繁荣开放的唐朝,这一民族品格得到充分体现。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唐朝这种开放与兼容并蓄的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探究主题 唐朝时期的中外交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唐国者,

4、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材料三 材料四宁可就西而死,岂能归东而生! 玄奘,【探究思考】(1)材料一的意思是什么?这说明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意思:大唐这个国家,法律完备,是个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应该常常去。 目的:学习唐朝的文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日本和中国哪些事物比较相像。 【参考答案】日本的服装、茶艺、建筑、文字、货币、饮食等都借鉴了中国文化。,(3)材料三中的纪念邮票与谁有关,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材料四中玄奘“西”去的缘由是什么?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鉴真。贡献: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缘由:西去天竺游学。品质: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4)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活跃?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原因: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唐政府对外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海陆交通发达。 启示: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