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复习专题03 细胞呼吸-2020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精练(原卷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443784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复习专题03 细胞呼吸-2020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精练(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复习专题03 细胞呼吸-2020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精练(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复习专题03 细胞呼吸-2020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精练(原卷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母题母题 03细胞呼吸细胞呼吸 【母题来源一】【母题来源一】202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 【母题原题】【母题原题】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 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 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 O2的分子数与释放 CO2的相等 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 O2吸收也无 CO2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 O2的分子数比释放 CO2的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呼吸底物是葡萄

2、糖时,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量;若只进行无氧呼吸,当呼吸 产物是酒精时,生成的酒精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 【详解】 A、若二氧化碳的生成量=酒精的生成量,则说明不消耗氧气,故只有无氧呼吸,A 正确; B、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氧气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B 正确; C、若只进行无氧呼吸,说明不消耗氧气,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C 正确; D、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若无氧呼吸产酒精,则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若无氧 呼吸产乳酸,则消耗的氧气量=二氧化碳的生成量,D 错误。 故选 D。 【母题来源二】【母题来源二】2020 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

3、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山东卷) 【母题原题【母题原题】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 ATP, 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 ATP 2 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NADH 比正常细胞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无氧呼吸两个阶段的反应: 第一阶段: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一阶段: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 2C3H4O

4、3(丙酮酸)+4H 酶 2C3H6O3(乳酸) 2、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 第一阶段: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反应场所:线粒体基质;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 酶 20H+6CO2+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反应场所:线粒体内膜;反应式 24H+6O2 酶 12H2O+大量能量(34ATP) 【详解】 A、由于葡萄糖无氧呼吸时只能释放少量的能量,故“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吸收大量的葡萄糖来为生命 活动供能,A 正确; B、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 ATP,癌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时,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化

5、为乳酸的过程 不会生成 ATP,B 错误; C、由题干信息和分析可知,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故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C 正确; D、由分析可知,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 NADH,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 NADH,故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NADH 比正常细胞少,D 正确。 故选 B。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三三】202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 【母题原题】【母题原题】照表中内容,围绕真核细胞中 ATP 的合成来完成下表。 反应部位(1)_叶绿体的类囊体膜线粒体 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等 反应名称(2)_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

6、氧呼吸的部分过程 3 合成 ATP 的能量来源化学能(3)_化学能 终产物(除 ATP 外)乙醇、CO2(4)_(5)_ 【答案】 (1)细胞质基质 (2)无氧呼吸 (3)光能O2、NADPH (4)H2O、CO2 【解析】 【分析】 1、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2、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 第一阶段: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反应场所:线粒体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酶 20H+6CO2+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反应场所:线粒

7、体内膜;反应式:24H+6O2 酶 12H2O+大量能量(34ATP) 3、光反应和暗反应比较: 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 场所基粒类囊体膜上叶绿体的基质 条件色素、光、酶、水、ADP、Pi多种酶、CO2、ATP、H 反应产物H、O2、ATP有机物、ADP、Pi、水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2H2O 光、色素 4H+O2 ATP 的生成:ADP+Pi 酶 ATP CO2的固定:CO2+C5 酶 2C3 C3的还原:2C3 HATP 、酶 (CH2O) +C5+H2O 能量变化光能电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 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水光解产生 O2同化

8、 CO2形成(CH2O) 4 和H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以 NADPH 形式存在)和 ATP; 暗反应产生的 ADP 和 Pi 为光反应合成 ATP 提供原料; 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详解】 (1)由反应产物乙醇、CO2可知,该反应为无氧呼吸,反应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2)由反应产物乙醇、CO2可知,该反应为无氧呼吸。 (3)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 (4)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产物为 O2和 NADPH。 (5)由分析可知,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为 CO2,第三阶段产物为 H2O

9、。 【命题意图】本专题主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查细胞呼吸的场所、产物及影响因素,要求考生理解细胞 呼吸的过程、场所和产物,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命题规律】通常以文字或坐标曲线的形式考查呼吸速率、有氧或无氧呼吸的产物、场所及影响因素,考 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物质和能量上的联系,分析改变某个因素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得分要点】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 (1)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并标出各种元素的来源和去路。 (2)填写下列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 5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1)完善无氧呼吸的过程 阶段具体过程发生场所 第一阶段 C6H12O6 酶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 量(少

10、量 ATP)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2C3H4O34H 酶 2C2H5OH(酒精)2CO2 或者 2C3H4O34H 酶 2C3H6O3(乳酸) (2)写出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3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原理: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2)曲线分析 在最适温度时,呼吸强度最大。 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呼吸速率下降。 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速率下降。 (3)应用 低温下

11、储存蔬菜和水果。 蔬菜大棚夜间适当降温以降低呼吸消耗,提高产量。 6 4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原理: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 O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 (2)曲线分析 O2浓度0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0O2浓度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O2浓度5%时,有机物消耗最少。 (3)应用 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有氧呼吸。 无氧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 低氧仓储粮食、水果和蔬菜。 5C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原理: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 (2)

12、曲线 (3)应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增加 CO2浓度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6含水量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含水量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原理:水作为有氧呼吸的原料和环境因素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 (2)特点: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3)应用 粮食在收仓前要进行晾晒处理。 干种子萌发前进行浸泡处理。 7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 (1)实验原理 7 (2)实验步骤 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检测 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检测酒精的产生:自 B、D 中各取 2 mL 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

13、1、2 的两支试管 中分别滴加 0.5 mL 溶有 0.1 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 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1、2 两试管的变化 甲组变混浊快无变化 乙组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 (4)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产生 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 CO2。 1 (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 将四组生理状态相同的神经肌肉标本 (离体的青蛙坐骨神经及其支配的腓肠肌) , 分别浸润在相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以相同的电极分别刺激四组标本的神经, 检测肌肉收缩的力量,各组标本所处条件及实验结果

14、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培养瓶中的气体温度()肌肉收缩的力量 1 组空气25+ 2 组空气5 + 3 组氮气25+ 8 4 组氮气5 + (注:“+越多表示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A理论上分析四组实验的神经肌肉标本都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B肌内收缩力量差异的原因是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提供 ATP 的量不同 C第 4 组与第 3 组肌肉收缩力量差异的原因是温度对线粒体内呼吸酶的影响较大 D第 3 组比第 1 组肌肉收缩力量小的原因可能与肌肉细胞 Na+内流减少有关 2 (2020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模拟)如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相关 说法错误的是 A昼夜温差越大,

15、对番茄茎的生长越有利 B在昼夜温差为 6时,番茄茎的生长最快 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D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3 (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二模)下列有关细胞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A与白天相比,夜间小麦叶绿体中 NADPH/NADP+的比值明显降低 B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中 ATP/ADP 的比值明显升高 C与气孔开放时相比,气孔关闭时小麦叶绿体中 C5/C3的比值明显降低 D与有氧状态相比,缺氧时人体肌细胞中 NADH/NAD+的比值明显升高 4 (2020山西省高三模拟)适宜温度下,将 M 克小麦干种子(已消毒且均有活力)

16、放入含适量蒸馏水的培 养皿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小麦种子萌发,质量为 N 克。将上述全部萌发的小麦种子培育成幼苗后移入 大田中栽培,一段时间后得到小麦植株(假设全部小麦植株的质量为 P 克,且 P 大于 N) 。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小麦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后,其干重就逐渐增加 B淀粉酶为小麦种子萌发提供大量活化能 9 C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细胞呼吸不断消耗有机物故 N 小于 M D小麦种子发育成小麦植株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变化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质量变化均有关系 5 (2020山东省高三三模)ATP 合成酶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内有质子通道。在线粒体内膜上,利用呼吸链 电子传递的能量将 NADH 脱下的 H 转运至线粒体的内外膜之间,形成 H的“高位水坝”。之后,H顺浓度 梯度沿 ATP 合成酶的质子通道进入线粒体基质,并将 ADP 和 Pi 合成 ATP。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 合成酶既有物质运输功能,又具有催化功能 BH 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