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7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424540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7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7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7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7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7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7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7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近代史为鉴,我们需开放与进步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我们常说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是一段中国与世界强国间的差距被急剧拉开的时间段。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在祖国日渐富强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首这段历史时,我们应该去思考的是原因,而不是去叹息。中国近代史的作者以自己的认识,抓住重大事件和人物,以点带线,写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历史。其独到的眼光和观察视角与传统不同,带给了我们对这段历史全新的认识,也带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中国近代史从剿夷与抚夷,到洪秀全与曾国藩,再到自强及其失败,最后到瓜分及民族之复兴。全书没有过多的局限于政治阶级斗争,而是鸟瞰似的从大中华和中国人入手,让我明白和了解到了许多关于那

2、个时代的历史。同时,文章加入了一些野史和有趣的事件,读起来幽默有趣,不觉枯燥!总体上讲,作者指出中国论人论地,本可大有作为。我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到了十九世纪,西方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近代文化,而东方的世界则仍滞留于中古,我们是落伍了”。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鸦片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之路呢?作者回答说:“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阶级饭碗的摇动。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是缺乏独立

3、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那个时代,总是少数看得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而不言。”所以,“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即使是今天,这几句话仍然适用,想想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真正实现现代化了吗?我们还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我们的国家还存在有没有需要改革的地方我们的制度符合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吗?我们落伍了吗?中国近代史之所以是本好书,就在于它不仅让人们思考过去,还让人思考现在,并且能通过总结历史,警示今人,推进社

4、会的发展。另外,我想文中所间接指出的中国人的逆根性也是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但是文化传统也如一层薄薄的纸一样,总是有些妨碍国人向未来看,同时容易造成一种天然的孤傲。不管任何时代,中国若想要往前走,就必须向前看,就必须与世界的先进文化、科技接轨,就必须始终进行必要改革。改革必定会造成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但是我们唯有不断改革才能让利益延续,让祖国更加发展。既然全书分为了四个章节那么我也想对每个章节分开写读后感。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剿夷与抚夷。在这章中,作者简要介绍了鸦片战争的原因,分析了我国当时的境况,从根本上指出了我国会卷入鸦片战争的原因。那时的中国是一个没有中西邦交的国家

5、,并且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主义传统大国,我们以天朝自居,不承认与别国的平等。我们不给西洋人以平等的姿态。而用蒋廷黻自己的话来讲,那就是“我们当初不给西方以平等,西方后来也不给我们平等”。从十三行,一口通商制度,甚至不许外国人买中国书、学习中文,这些行为很是让人不能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非常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中国政府及其官员的腐败和无知。那个时代,中国官员有陋规,腐败现象及其严重,另外,对法权也是并不看重。中国人的骄傲自大和无知简直就是明摆着的笑话!此时的中国不败,难道英军会败?外国有好的示意通商,却被我国清朝高傲地拒绝。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得知道英商的通商要求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随

6、着工业革命的继续,随着印度成为了英国的制造基地和中转站,英国需要进一步地拓展自己的市场。为了转出超为入超,英国开始向我们销售鸦片。但是,中国人对鸦片的抵制开始越来越强硬。到了林则徐任命后,更是采取了最严厉的禁烟政策。但是另一方面,英国也发现想要和平地让清政府打开国门进行通商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接下来就是最让每个人都痛心的事情了: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其实我们可以发现,鸦片战争也可以是一次机遇,一次让中国从此走向世界的机遇。因为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其实中西间的差距还没有太大。如果我们立即开始变法、开始维新的话,那么我们仍能很快的富强。但是正如之前说的,我国守旧性太强,而且我国的士大夫绝对不会同意

7、变法这件事的,还有就是变法的主体士大夫、知识阶级缺乏大无畏的精神。所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我国没能走向维新的道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总所周知,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根据本书,他走向这条道路既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有一些机缘巧合。社会环境方面,我们的法制有名无实,官吏腐败,民生痛苦万分,道德已部分的失其维系力。既必须接受新的文化,又必须设法振兴旧的政教。机缘巧合方面,洪秀全大病做梦与耶苏教义符合,于是信仰上帝,于是有了创立上帝会这样一个同盟会的想法。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发展速度很快,也是两方面的。其一,尽管太平天国本身的实力不强,组织无力,武器落后,但是有新生力量

8、的活力与自信;其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政府的的军队没有纪律,没有操练,害民有余,打仗简直谈不到!洪秀全这个人,我不太欣赏,他具有一个农民出身家所特殊具有认识局限性,眼光较为短浅。但是他是把革命闹大了的第一人,我们佩服他的这种勇气和勇开先例的创新。对于曾国藩这个人,与洪秀全相反的是,他是旧文化的拥护者曾国藩不但利用中国的旧礼教作军队的精神基础,而且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他是精神领袖兼事业领袖,在这点上,他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初衷虽然是好的,但是它也是注定会失败的。这样的领导不会复兴中国!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次的起义不太充分,当然我所说的充分不是指的军事上的不充分,

9、而是他们的理论指导和他们的知识能力还不充分。一个有着局限性认识的人来领带起义,即便是打胜了这场战,当权了,这个国家也不会有什么根本的改善。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自强及其失败。这个时候其实中国是很有希望的,因为在起义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封建主义和清政府的落后。有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有远见的人想要救国。那时的西洋人和现在的西方人也有所不同。现在的西方人不肯把武器制造技术给我们,而那时的西洋人在卖给我们武器的时候,也乐意卖给我们先进的技术。我现在是非常的愤恨!我愤恨那个时代的人怎么就那么的短浅,怎么就那么的无能,这样明摆着的进步机会,竟然最终不能坚持下去!李鸿章是这个变革的领导者,他具有高瞻远瞩的眼

10、光。他从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得到了启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呐喊来唤醒国人的醒悟,可惜国人确实那么的懒散,不肯变革。李鸿章对中国海军的贡献很大,但是高丽的与日本签约导致了中日的冲突,最终在于日本海上冲突以失败告终后,时人不再支持他们自强。就这样,我们中国再次失去了复兴的机会。可悲可悲啊!我们为什么不能坚持?我们为什么一遇到失败就要退缩?世上的任何变革都注定会遇到困难,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得出这样的总结:变革时,不要害怕坎坷!最后一章的主要内容是瓜分及民族之复兴。列强的瓜分是最最痛心的,作为一个弱国,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任人宰割。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未来更加黑暗。我们低头向强国请求援助,这是丧权辱国的行

11、为,也是我们不得已的行为。读完这几节后,自己很是受震憾,很是悲愤。接下来就有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了光绪皇帝也希望救过的想法。毕竟,这是第一次自上而下的变革倾向。百日维新是短的,也是失败的,留给人们的思考也是深的。于是,庚子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满清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名族运动和变革由此就真正拉开了帷幕。辛亥革命打响了民主的枪炮,呐喊出了民主的需求,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胜利和复兴的路就在前方。三民主义是作者所最欣赏的,我们也看到这段历史会给我们现代的人留下深深地影响。前不久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看到了辛亥革民的影片,也看到了各种的纪念活动,这展现出来我国正在努力追求新民主,新自由!看完整本书后,我自己觉得对中国近代史又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讲到的历史背景。另外也了知道了这个时期内发生的许多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侧面认识了那个时代。当然最重要的从历史中找原因,汲取经验。我希望现在的中国能够始终保持开放,保持一颗有活力的心,对外国知己知彼。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新屹立在世界名族之巅! 刘洋2011年11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