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与策略.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357115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与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与策略 遂宁市拦江中学 陈荣华 摘要:新课标下,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衔接好初高中数学教学,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些都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思考和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在教学中合理处理好二者的衔接。 关键词:高中数学;初中数学;衔接 每一个升入高一的同学都满怀着美好的憧憬,都有强烈的愿望把高中阶段的所有课程学好。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新课改后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方面都有了

2、较大改变。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动手能力强,但是运算能力却较弱,书写不规范,有很强的随意性。初中升入高中后将面临很多变化,若高一学生不能很快进入高中学习状态,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会出现较大的分化。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一 新课改后衔接问题分析1. 新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新课标在义务教育

3、阶段删减了很多内容,而这些内容在高中阶段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乘法公式只有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因式分解,只要求提公因式、公式法,导致学生数式化简的能力不够。从而使教师在高中数学的函数、数列、不等式、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教学中会感到很吃力,学生也会感到困难重重。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对一元一(二)次方程中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不作要求,导致学生解方程能力不足,大大影响学生在高中函数、数列、不等式、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方面的学习。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对配方法要求较低,对运

4、算能力要求也比较低,而高中课程标准中,对配方法要求较高,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指数对数运算、圆和圆锥曲线的方程等时,遇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配方法问题,所以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除此之外初中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的分类问题。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导致高一新生学习起来相当困难。并且高中数学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都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大幅度的下降的客观原

5、因。2. 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教学方式的衔接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应用能力、几何变换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这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图像变换,以及培养严密的数学思维与推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学生的作业却缺乏规范,质量不高,运算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较差,这些将影响学生在高中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过程的条理性、严密性与完整性。运算能力的减弱也导致学生不敢面对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而高中数学,正因为有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才造就了数学思维的简洁美与和谐美。新课标在初中教育阶段更注重探索过程以及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方法的数量和技巧,不控制证明的格式要求。这样导致了学生对高中

6、很多知识也不求甚解,不太追求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初中时期数学教师对知识讲解很细,数学题型归类全面,强化学生进行数学习题练习,不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要求严格的论证和推理。在上课时除了分析书上的知识点外,还要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时思维不够集中,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却越来越多,下课后又没有对知识及时的进行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作业,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

7、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除此之外,有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 水平 ,好高骛远,重 量 轻 质 ,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 卡壳 。 3. 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衔接问题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生都是经过了中考,通过了一定选拔才进入高中学习的。有不少学生在初中是班上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班上的同学都很优秀,竞争压力增大,初中的荣耀与成绩能否继续保持就要看他是否能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试。学生成绩好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8、增强信心,更加喜欢学习,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而数学成绩的大幅度下降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在成绩下滑的初期若能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试,找到自己的定位,及时的总结,改变学习方法,那么经过努力还是会提高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陷入这个恶性循环中,想要学好数学就会变成幻想。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生经历了紧张的中考,进入高中后心态有所放松,认为高考离自己还很遥远,学习不必要那么紧张,因而对数学没有足够的重视。高一教材第一章前几课时的内容又往往会让学生觉得很简单,更加放松了,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在初中时有学生就听闻高中数学很难,产生了畏惧

9、心理,看到成绩下降就认为理所当然。这些心态都是不利于高中数学学习的。2 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方法与对策(一)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1.搞好入学教育。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

10、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高一数学教学中,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

11、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如函数性质的推证,求轨迹方程中代数式的运算、化简、求值。立体几何中空间转化为平面问题。初中几何中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点的集合,为集合定义给出了几何模型。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

12、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4.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要注重“导”与“学”,“导”就是教师在自学中起好引导、指导作用,开始教师列出自学指导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怎样读,怎样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教师逐步放手,学生逐步提高;“学”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着问题专心听讲,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内容才做习题,作业错误自行做好“红笔

13、”订正,这样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5.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

14、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教师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

15、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加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有关报刊和资料的习惯,以进一步充实大脑,拓宽眼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加强学法指导应寓于知识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中。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介绍学习方法和进行学习目的和学法交流。(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1.处理教学内容时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多用教具演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定义、概念之间的类比,逐步提高学生对教材理解的深刻性;对易混淆的概念(定理)

16、对比学习;对公式、定理各字母的含义、适用范围、特例等作补充说明等来帮助学习,这些学习方法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亲身实践后,才能成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于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和问题的归类方法的选用要为学生作好充分的引导。如为了说明与的区别,可以类比空箱子放入空房子,房子不空。把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关系的相对性,联系到数学中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相对性,可以使抽象的教材“活”起来,同时使学生逐步接受科学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高中教材。2.是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给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加之教师适时点拔,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甚至于上黑板的方式,让学生暴露思维中的错误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