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10.荆柯剌秦王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264474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 10.荆柯剌秦王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10.荆柯剌秦王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10.荆柯剌秦王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10.荆柯剌秦王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10.荆柯剌秦王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 10.荆柯剌秦王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 10.荆柯剌秦王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荆轲刺秦王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文学常识填空。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_历史著作,初名_,经过汉代_整理编辑,始定名战国策,全书共_篇。答案:国别体国策 刘向 33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樊於期( ) 而右手揕其胸( ) 以药淬之( )人不敢与忤视( ) 为变徵之声( ) 士皆瞋目( )厚遗秦王宠臣(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答案:w zhn cu w zh chn wi c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_;今义:_。(2)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_;今义:_。(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_;今义:_。(4)樊於

2、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_;今义:_。(5)诸郎中执兵 古义:_;今义:_。(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_;今义:_。(7)断其左股 古义:_;今义:_。答案:(1)眼泪 鼻涕 (2)礼品 货币 (3)走投无路贫困 (4)袒露一只臂膀 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5)宫廷的侍卫 称中医医生 (6)投击拿着 (7)大腿 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两项是( )A.秦王还柱而走 B.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C.予羁縻不得还 D.居十日,扁鹊望桓公而还走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提示:B、C两项中“还”都是“回来”的意思。答案:BC2.下

3、列各句中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拔剑,剑长,操其室。B.(郑伯)许君焦、瑕。C.(荆轲)发图,图穷而匕首现。D.(高渐离)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提示:A项中省略的是“秦王”;B项中省略的是“晋惠公”;D项省略的是“荆轲”。答案:C3.翻译下面的句子。(1)秦王必说见臣。(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3)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4)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答案:(1)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2)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

4、伤害了长者的心意。(3)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我)一同去。(4)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4.根据全文的思路,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提示:根据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来划分。参考答案:(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5.易水诀别一段的描写

5、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结合具体的描写语句分析。参考答案: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气氛。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

6、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函:盒子。B.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C.自引而起,绝袖 绝:断绝,挣断。D.剑坚,故不可立 拔坚:坚固、锋利。提示:D项中的“坚”应该是“剑插得紧”的意思。答案:D2.选出与“秦王还柱而走”中的

7、“还”用法不同的一项( )A.秦武阳色变振恐 B.轲既取图奉之C.图穷而匕首见 D.使工以药淬之提示:题干中“秦王还柱而走”的“还”是通假字,通“环”,环绕。A项“振”通“震”。C项“见”通“现”。D项“淬”通“粹”。B项“奉”意思是“奉献,捧送”。答案:B3.下面各句中的“兵”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左右欲兵之 C.不得持尺兵B.不及召下兵 D.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提示:A项中“兵”的含义是“杀”。其余三项中“兵”的含义都是“兵器”。答案:A4.简述文中第一段中的“顾”“笑”“前”三个动词的表达效果。提示:分析表达效果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二是表达了什么样的内容

8、。参考答案: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表明他的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 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番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

9、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

10、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玡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以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节选自南齐书虞愿传)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物议:众人的评论。B.抗每饶借之 饶借:谦让。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 忤旨:违背皇帝的旨意。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将还:将要送还。提示:D项,将还:把她送还。答案:D6.下

11、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C. D.提示:A项的两个“而”均为转折连词;B项句的“为”是表原因的介词,因为,句“为”是表对象的介词,对;C项的两个“乃”均为副词;D项的两个“其”均为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答案:B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A. B.C. D.提示:A项句不属于“为政清廉”。B项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C项句属迷信说法,不足以表现虞愿“为政清廉”。D项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答案: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12、一项是( )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提示:C项“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错。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

13、。答案:C深层探究9.结合全文,你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提示:从历史的观点看,秦朝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荆轲的大智大勇虽值得赞扬,但是不能改变历史的前进趋势。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参考答案:(1)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2)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高考链接10.(2010山东枣庄高考模拟,21)3月22日,在北京出差的老王得知消费税调整,给家里打电话,女儿蓉蓉接了电话。老王对蓉蓉说:“蓉蓉,我现在跟你妈妈联系不上,等妈妈回来你告诉她,新消费税出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