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业纸六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099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作业纸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语文:作业纸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语文:作业纸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作业纸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作业纸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语文作业纸(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对于人生普遍地存在着一个平行补偿的现象。人生是有限的,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族群,人生拥有的时 间、空间以及经历、体验都是有限的,并且这种有限性还作为一种虽不十分清晰但大致都能了然的普遍意识几乎伴 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问题是,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精神追求总是想突破这种有限性,对自己所未曾经历过的过往 云烟,对自己尚未抵达的未来人生,甚至是对许多不可能的生命形态和人生形式,都充满着去重现、 去幻想的欲望, 以此延展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延展必须带有虚拟性体验和感受的质感,而非抽象的观念和推证的逻辑所能满足。于

2、 是,需要文学艺术责无旁贷地发挥人生功能。这也是无论人类的科学技术、传播手段如何发达,文学艺术总不会退 出人生舞台的重要原因。 从时间方面来说,文学习惯于“却顾所来径”,对于人类过往的故事、斑斑陈迹的历史会投入较大的关注,相 对而言,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在力度上和数量上都显得薄弱得多。科学幻想文学和社会幻想文学,尽管是文学门类中 非常引人注目的部分,但相对于汗牛充栋的历史小说和历史题材文学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沧海一粟。而历史文学几 乎是与人类文学共生共存。这一文学现象充分显示了人作为一种文化动物,对自己历史的一种深深眷念情绪,也反 映着人类文明意识中的一种补偿心理。 从空间方面来说,文学习惯于海阔天

3、空,对现实的人类所能看得见却无法抵达的天空或太空,对现实的人类所 幻想但无法感受的地府与泽国,会保持持久而浓厚的兴趣,相对而言,对同样也是现实的异域风情和民国情调想象 的热忱就差一些。在以幻想为基本构思法的文学作品中,文学家的思维似乎更喜欢上天入地,幻想性作品的作者一 般都愿意将想象的热忱投入未知的海底与地底或是天空和太空。作者的想象超出了我们的世界,在一个个完全未知 的和无法验证的世界里作精神的翱翔。作者不是在现实空间上刻划故事,而是要在虚拟的幻想空间展示自己的想象, 以补偿现实空间对于人的感觉的限制。这无疑是人生经验的一种伸延,是对人生经验甚至想象力有限性的一种补偿。 人生的精神延展还包括

4、情感方面。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育生了许多方面的情感需要,而人类个体的情感体验 总是无法完全覆盖这些情感需要,于是通过文学艺术的补偿功能延伸这些情感体验,填补各种情感空白,这也是文 学艺术作品之于各个时期的人们都有长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的情感需求的丰富性不仅体现在对诸如爱情、亲情等积极、美好的情感充满着体验和感受的愿望,而且体现 在对于一些诸如悲哀、痛苦、孤独和绝望的情绪,又不能让这些情境危及已身安全,便只能接受非直接的方式和虚 拟的途径。文学艺术能够为人们提供这种欣赏的文本,能够为人们提供这种间接体验和虚拟性感受的理想情境。这 一意义上,文学艺术恰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之于人生的情感延展和补

5、偿的功能。 (摘编自朱寿桐文学与人生十五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生的有限性体现在主观与客观两个维度,而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几乎一直伴随着对这种有限性的普遍意识。 B. 人们总是试图通过重现、幻想过去与未来的不同生命形态与人生形式,来延展自己的人生,突破人生的局限。 C. 人类的科学技术、传播手段不论如何发展,也不能取代文学艺术对于人生的作用,因此文学艺术不会退出人生 舞台。 D. 文学内涵的巨大丰富性由人生延展的需求构成,但是文学对于各个维度的延展所用的力量完全不一样。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时间的维度上,同对未来的幻想相比文学

6、更加偏爱过去的历史,这从历史文学与科幻文学的数量对比上就可 以看出来。 2 B. 在空间的维度上,文学更偏重于在虚拟的幻想空间展开想象,而对现实中异域风情和异国情调的想象就缺乏热 忱。 C. 文学艺术的补偿功能能够满足人类个体的体验无法覆盖的情感需求,使文学作品在各个时期都能拥有长久的魅 力。 D. 作者引用亚里士多德与德莱登的观点来证明多数人在文学中对于情感的偏爱是有理由的,这与现实中并不一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去往西天所经历的各国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对应的地域,是因为作者完全是在虚拟的空间 展示自己的想象。 B. 儒勒?凡尔纳的月球探险记地心旅

7、行表达了人类上天入地的兴趣,作家的想象在无法验证的世界里作精 神的翱翔。 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通过林冲遭受迫害,妻离子散,游荡荒野等情节,使人们在欣赏而非实践的意义上直接 地体验消极情感。 D. 高鹗在续写红楼梦时将虚写宝玉成婚和实写黛玉焚稿安排在同一时间,在对比中更多地刻划悲情场面,满 足了读者的期待。 16. 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诗中,表现屈原为了坚持理想,宁愿被流放或者牺牲生命的伟大情操的名句是:“_ , _。” (2)师说中,韩愈用孔子向不如自己的人求学的例子讲述了向人学习不应在乎对方的年龄长幼,是因为: “_ , _?” (3)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宋濂讲述自己

8、家境贫困而同学们物质丰盈却并不自卑的原因是“_”,而忘 记了外在的物质条件不如别人。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孤鸾寡鹤。 B.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以其并六国之威,不惜用销毁兵器的办法消灭“抵抗力”,自以为这样能长治久安,其实是 厝火积薪,大乱不远。 C. 入口处耸立着一座大石牌坊,三重檐歇山顶,高低错落,气势恢弘,主体建筑随着山势层叠而上,使人顿生高 岸深谷的庄严感。 D. 工作中,也有一些干部以谋“巧”为荣,偷奸耍滑,不热衷于脚踏实地干出成绩,却倾心于以表面文章营造歌 舞升平的气象。

9、 E. 宋元时期刊印的古籍当过百万部,迭经社会动荡,兵燹水火之厄,至今天,存世的吉光片羽仅有4000 部左右。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想过,正是某些畸形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商业经营对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 消费者既是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加害者。 B. 中日农副产品的贸易争端,历经反复多次磋商,都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未来可能提交世贸组织仲裁。 C. 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终 极目标。学 . 科. 网 . D. 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

10、学术腐败成见的情况下,廓清 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3 【答案】 1. D 2. B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 “ 文学对于各个维度的延展所用的力量完全不一样” 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2. 试题分析:原文“ 相对而言,对同样也是现实的异域风情和民国情调想象的热忱就差一些” ,选项 “ 对现实中异域 风情和异国情调的想象就缺乏热忱” 曲解文意。 3. 试题分析:原文“ 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对应的地域” 和“ 作者完全是在虚拟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想象” 没有因果关系,强 拉因果;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 概

11、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 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A 项强拉因果。 4、【答案】 AC 【解析】试题分析:孤鸾寡鹤:指失去配偶的男子或女子。对象错配。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 很大危险。高岸深谷: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对象错配。歌舞升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 饰太平的意思。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5、【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B 成分赘余, “ 反复 ”“多次 ” 重复; C 搭配不当, “ 走什么路 ” 是“ 终极目标 ” 搭配不当, “ 水平 ” 和“ 质 量” 并列不当; D 搭配不当, “ 廓清 ” 和“ 道德 ” 搭配不当。 6.【答案】 (1). 宁溘死以流亡兮 (2). 余不忍为此态也 (3). 吾师道也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乎 (5). 以中有足乐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