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智慧》读后感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417292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的智慧》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华的智慧》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华的智慧》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华的智慧》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的智慧》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的智慧》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的智慧读后感中华的智慧读后感闲来无事,读了中华的智慧 ,读后,深有感悟。全书摘取古代的名人名书中的名句如孔子,老子、 周易大传等,从各个方面诠释了中华之智慧。何为中国的智慧呢?西方所谓哲学的原义是“爱智”,“爱智”即追求智慧。智慧即对于真理的认知。西方哲学追求智慧,所以西方哲学所取得的成果可谓之“西方的智慧” 。中国古代哲人志在“闻道” , “道”即真理,亦即最高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亦可谓之“中华的智慧” 。“智慧”有不同的层次。普通的智慧可谓之实用的智慧,即处理一般的疑难问题的智慧。就比如古代的一些仁人志士帮助其主取得胜利的计谋。但是这些智慧不是哲学所

2、追求的最高点,而“中华的智慧”这本书里都是真正的哲学智慧。哲学所追求的最高智慧就是关于宇宙的见解,这就是中国哲人所讲的“道”如:孔子曰“志于道,据于道,依于仁,游于艺。 ”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可见他对于道的重视。老子也宣扬“闻道” ,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虽然道家和儒家都以闻道为目的,但是,儒家以为“道”和“学”是统一的,而道家则把“道”和“学”对立起来。中国哲学所谓道,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有人生之道,有自然之道,有致知之道。人生之道,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阐发人生之道,必然要涉及人生价值问题。 周易中提出两条非常

3、重要的人生原则,同时这两条原则也是如今的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凝结了儒家学者的深湛智慧。关于自然之道,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区别了“人道”和“天道” 。所谓天道指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老子提出超越一切相对的绝对,把理论思维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周易大传提出来关于刚柔的全面观点,其认为刚柔犹如昼夜,是相互转化的。在周易大传中“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却是凝结着深邃的睿智。所谓“致知之道”战国末年大学中讲到“

4、致知在格物” ;在宋明理学中,程颐朱熹提出“即物穷理”之说,认为必须先就天下之物穷研物所有之理,然后才能达到心的自我认识。但陆九渊反对道“理即在心中” 。其中谁对谁错我们无法明确的判定,毕竟每一个时代的哲学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以上都是我自己读过后联系书中的知识所作的一些小结,在中华的智慧中还有很多关于人生之道,自然之道等的重要的深远的思想。这是一本很值的每一个人阅读的一本书,它是我们民族思想的精华。古往今来,哲学家都在追求真理,哲学是时代谨慎的精华。虽然哲学受到时代的限制但是前人所发现的真理,仍时候人继续前进的基础。虽然中华的智慧里收集的都是古人的哲学智慧,都是过去时代的,但是直到现在仍然可以对现代的人有所启迪。虽然有人会说现代人应有现代的智慧,与古代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现代的智慧还是在前人的智慧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我认为中华的智慧是一本非常之得人阅读的一本书,读完之后,会有一种恍然醒悟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