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化学能与热能》学业考试.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2487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化学能与热能》学业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1《化学能与热能》学业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1《化学能与热能》学业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1《化学能与热能》学业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化学能与热能》学业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化学能与热能》学业考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molH2中含有1molHH,在250C 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HH要放出436kJ的能量,而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的能量。化学变化的过程伴随着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1、化学键的断裂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的相对大小。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的放、吸热E(反应物)E(生成物)能量;E(反应物)E(生成物)能量。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包括: 放热方应包括: 2Al+6HCl=2AlCl3+3H2反应热;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反应热;H+ + OH- = H2O反应热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3、 A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Ba(OH)28H20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04反应制取H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 D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释放能量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是吸收能量的反应还是释放能量的反应,必须看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7、 既是化

4、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又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热量)还是放出能量(热量),取决于 。第二讲 化学能与电能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1、原电池:(1)概念:。 (2)工作原理:负极:电子(化合价),发生反应 正极:电子(化合价),发生反应(1)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a. 有作电极; b. 电极均插入;c. 两电极形成闭合回路。(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负极:的电极(较的金属),金属化合价;正极:电子的电极(较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 。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

5、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练习:下列哪些装置能构成原电池? 2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1) 负极反应:XneXn (2)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二、原电池的设计: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1)负极为的金属(即化合价的物质); (2)正极为的金属或; (3) 电解质溶液含有离子(即化合价的物质)。 三、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锌锰电池) 负极:;2. 充电电池 (1)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

6、学方程式 负极: 正极: (2)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总反应:2H2 + 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正极:;练习:1.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质溶液为KOH,反应保持在高温下,使H2O蒸发,正确叙述正确的是:( )AH2为正极,O2为负极B电极反应(正极):O2+2H2O+4e- =4OH-C电极反应(负极):2H2+4OH-=4H2O-4e-D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2.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

7、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3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4、实验室中欲制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5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

8、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电极是正极 B. 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C.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二、填空题6、将锌片和铜片插入某种电解质溶液,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形成原电池装置。 (1)若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则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极(“锌”、“铜”),铜极发生的反应是 ,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2)若电解质溶液是硫酸铜溶液,在导线中电子是由 极流向 极,铜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是 。第三讲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

9、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来表示。表达式:,其常用的单位是 或 。1: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5min内由6mol/L变成了2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温度为500时,反应4NH3+5O2 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x)为A、v(O2)=0.01mol/(Ls) B、v(NO)=0.08mol/(Ls)C、v(H2O)=0.003mol/(Ls) D、v(NH3)=0.002mol/(Ls)3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

10、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 V(A) = 0.5 B. V(B) = 0.3 C. V(C) = 0.8 D. V(D) = 1 4.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败 C炼铁 D橡胶老化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规律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外因催化剂反应物的温度反应物的浓度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其他1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他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C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2、NO和CO都是汽车

11、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C、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3、反应A + 3B = 2C + 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V(A)=0.15mol/(Ls) V(B)=0.6mol/(L.s) V(C)=0.4mol/(Ls) V(D)=0.45mol/(L.s)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_.提示:以同一物质为标准,将其他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为用该物质表示的速率,并比较。6、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可表示可逆反应进行

12、的程度B.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C.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D.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可知化学反应进行的相对快慢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 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C.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D. 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或加热或加压,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8、在N2+3H2 2NH3反应中,使用催化剂的理由是( ).A. 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 没有催化剂该反应不能发生C. 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 抑制逆反应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