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1部分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129826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1部分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1部分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1部分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1部分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1部分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1部分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1部分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维设计】2013高中生物 第1部分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随堂基础巩固1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人们利用乳酸菌的目的是()A获取乳酸B获取能量C氧化分解有机物 D获取热能解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部分能量维持它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人们利用乳酸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乳酸,使泡菜口味好。答案:A2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做食品添加剂,可多加B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中可变成亚硝胺D水煮得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解析:亚硝酸盐分布广

2、泛,在土壤、水、鱼、谷、绿色蔬菜中都有。水煮沸越久,亚硝酸盐浓度会越大,含量不会减少。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但量过多会使人中毒。亚硝酸盐在动物和人体胃的酸性环境中可转变为亚硝胺。答案:C3有关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进行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解析:通过比色法来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只能是大致估算出其含量,并不能精确计算出其多少。答案:C4下图是某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

3、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据图分析回答:(1)泡菜的发酵主要与_菌有关,该菌属于_生物。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2)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升高的原因是_。用7%的食盐浓度制作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在第_天达到最高峰。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的因素有_。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为:_。(3)根据此图实验结果,请你给出制作泡菜的最佳指导意见。解析:泡菜的发酵主要与乳酸菌有关。乳酸菌呈短杆状,属于原核生物。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能利用氧产生CO2。由曲线趋势分析,用7%的食盐浓度制作泡菜,在发酵第5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高峰。发酵的前几天,蔬菜组织和细菌内

4、的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强,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亚硝酸盐含量升高。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蔬菜组织和细菌内的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减弱,硝酸盐还原减少。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必须注意腌制时间,控制好腌制温度和盐度。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亚硝酸盐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人体细胞癌变,从而影响人体健康。比较3条曲线,从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和口味综合分析,用5%的食盐浓度制作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且在发酵时间达11 d(或9 d)以后食用比较适宜。答案:(1)乳酸原核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2)发酵的前几天,蔬菜组织和细菌内的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强,将

5、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5腌制时间、温度和盐度亚硝酸盐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人体细胞癌变(3)用5%的食盐浓度制作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且在发酵时间达11天(或9天)以后食用比较适宜。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起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解析:泡菜制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先增加后下降;发酵过程主要为乳酸菌的作用,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发酵中的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保持蔬菜脆嫩而

6、不软化腐败;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答案:D2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B阻止尘埃,防止污染C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D防止污染,有利于醋酸菌发酵解析:制作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坛子加水密封可以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答案:C3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不正确的是()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D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的影响解析:清水与盐的质量比应为41比较合适。盐水中可能含有微生

7、物,入坛前需要煮沸杀菌。答案:B4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导致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 BC D解析:制作泡菜要注意坛口的密封,封闭不严,氧气进入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也会导致需氧腐生菌的生长,使泡菜腐烂。答案:B5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繁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发酵初期,泡菜

8、坛内微生物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B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乳酸量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D发酵后期,泡菜坛内各种微生物的数量相等解析:在发酵初期,营养物质较丰富,乳酸菌的数目增加较快,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另外,初期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发酵后期占优势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答案:D6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量浓度为4 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B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

9、C质量浓度为5 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中和氢氧化钠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为保证其稳定性,应低温密闭保存;亚硝酸钠标准液配制过程中应加入NH4Cl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答案:D7亚硝酸盐在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呈现的颜色是()A橙黄色 B玫瑰红色C黄绿色 D橘红色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特定的玫瑰红色染料。答案:B8下

10、列物质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为脱色剂的是()氢氧化钠 氢氧化铝 氯化镉 氯化钡 硅胶A BC D解析:在泡菜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所用的试剂种类很多,作用也各不相同。题干中所涉及的几种试剂和作用分别是:氢氧化钠,中和过多的酸,营造碱性环境;氢氧化铝,作为吸附剂,吸附大分子色素物质,使滤液脱色;氯化镉与氯化钡,制成溶液作为亚硝酸钠的提取剂;硅胶被用作干燥剂,除去配制标准液的亚硝酸钠中的水分。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0分)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洗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

11、境温度为28 30 。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2)菜坛为什么要密封?_;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_。(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4)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解析:(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杀菌。(2)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密封后造成缺氧环境;菜坛有裂缝,将导致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而一些杂菌大量繁殖,使泡菜变质。(3)制成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4)“陈泡菜水”含乳

12、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答案:(1)消毒、杀菌(2)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型生物抑制乳酸菌发酵,导致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使发酵失败(3)盐的浓度过高,使乳酸菌失水死亡,没有生成乳酸,或产生乳酸过少(4)提供乳酸菌菌种,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菌种优势10(16分)某同学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每34 d测一次亚硝酸盐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mg/kg) 坛号亚硝算盐含量腌制天数1号坛2号坛3号坛封坛前0.150.150.154 d0.600.200.807 d0.200.100.6010 d0.100.050.2014 d0.100.050.20(1)本实验所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2)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3)在下图中绘出1号坛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图。(4)结合曲线和表中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原因。(5)三个泡菜坛亚硝酸盐含量为何有差别?原因何在?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应如何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解析:本实验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发生重氮化反应后才能与显色剂发生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