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12823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建国以来,大同市共进行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分别是1954年版、1984年版、2006年版、2011年修改。前三版总体规划在不同阶段对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其间,2008年后,市政府编制完成了大同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并以此指导了城市的发展建设。(一)1954年版总体规划(1954-1972)城市性质:大同市是煤炭、电力、建材、机械制造的工业城市,是京包、同蒲线上的重要城市。城市规模:建设用地:30.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9.8万。 城市发展方向:旧城及城外周边。空间结构:“两轴、一心、外包围”,“两轴”是旧城南北

2、、东西轴线延伸,“一心”是以旧城为中心,“外包围”是工业用地由城西、御东向中心区包围。规划特点:1、先生产后生活、偏重工业建设的总体思路;2、规划层次与内容明显欠缺,似为建设计划;3、典型的“摊大饼”式的空间结构;4、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二)1984年版总体规划(1984-2000)城市性质:大同市是雁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以煤炭电力为主的重要能源基地,是华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的工业为重型结构,在发展主导工业的同时,注重轻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建设用地:5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万。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起文瀛湖,西至口泉、云冈沟,北起孤山,南

3、至怀仁县界,包括城区、矿区、东郊风景区、城北水源区、城南近郊蔬菜副食基地,总面积60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方向:向旧城以外的南部、西南部发展,御河以东地区为城市发展预留用地,避开老城独立发展新区。空间结构:旧城、口泉一主一副,变单中心为多中心结构。形成“五轴、外环、西南延伸连接”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特点:1、规划预留了御河以东区域为城市发展备用地;2、提出了绿化系统及文瀛湖风景游览区生态目标;3、划定了水源保护区、风景游览区、森林保护区等长远发展保障目标;4、古城内划分了分级保护区域和特色保护片,对文物古迹划分了保护范围;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目标不够明确,原则不够清晰,控制不够严格;6、放弃了古

4、城整体性、真实性的保护理念,由整体性保护降为了片区和点状保护,由此行成了对古城整体风貌大面积建设性破坏的开端;7、未能将御东区域纳入规划期内建设用地范围。(三)2006年版总体规划(2006-2020)城市性质:大同市是山西省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能源城市。城市规模:建设用地:12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35万。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同县周士庄镇、倍家皂镇、党留庄乡,总面积2357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方向:以御河以东地区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空间结构:“一主两副,扇形组团”。由主城区、御东区、口泉区组成组团式布局结构。形成“六横、一

5、环、十二竖”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特点:1、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所加强,强调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2、城市定位中强调了历史文化名城,弱化了重工业城市的特征,提出由能源基地退位为能源城市。3、城市空间布局中明确提出建设御东新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4、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明确了飞机场、高速公路、水源地保护等规划。5、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设御河生态公园、文瀛湖公园,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目标更为明确。6、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划定了五大保护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起点不高,只强调片区和点状保护,未提出对古城的整体性、原真性保护,导致在城墙外围建设了

6、较多的多层建筑,造成对古城整体环境的连续性建设性破坏。7、对城市发展目标预期明显不足,对区域地位下降面临边缘化威胁认识不够,产业结构依然单一,经济发展缺少动力,城乡一元化结构不够明确,空间结构主城单一集中,城市特色缺乏张力。8、在主城区内散点布置建设的各类大型工业,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不利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四)2011年总体规划修改(2011-2020)1、大同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城市性质:国家新型能源基地与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城市、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京津上游地区的

7、生态屏障。城市规模:建设用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0万。城市发展方向:向东(御东)、向西南(口泉)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空间结构:以十里河生态走廊为界,构筑主副双城,主城指御河东西两岸,副城指口泉地区。建立“一枢纽、二环线、六放射”的都市区交通体系。规划特点:(1)城市定位中强调了产业、文化、生态并举,明确了发展旅游城市的目标。 (2)提出城市发展战略为:主副双城,协调发展;重组交通,优化联系;整山治水,修复环境;文化复兴,再现辉煌。(3)城市空间布局中明确提出通过开发新区来承载老城的人口和职能转移,从而达到保护古城的目标;对行政区划调整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调整原则。(4)城市交通体系中对轨道交通进行了探索性研究。(5)对古城保护修复引导不足,对古城历史文化内涵研究不足,没有提出明确的用地安排和街巷格局保护措施。(6)明确了城市产业以园区集聚发展为方向,但产业多元化预期不足,开发区工业用地的布置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2、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1年修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总体规划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市开展了2006版总体规划修改。目前,修改方案已经完成并通过规委专家委员会审查,拟上报市政府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