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移动互联网端到端低速率优化案例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44072042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移动互联网端到端低速率优化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LTE移动互联网端到端低速率优化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LTE移动互联网端到端低速率优化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TE移动互联网端到端低速率优化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移动互联网端到端低速率优化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互联网端到端低速率优化案例【案例分类】定位优化类【案例摘要】判断依据为,高流量小区的5%为的9段速率各自从小到大排序后前4173的小区即进行质差标记,当一个小区有至少3个区间标记质差时判定该小区为质差小区。1、 问题描述提取8月1日至8月15日端到端低速率小区发现,D2_TL快速路4ZLF_H-3小区15天内出现4次端到端低速率情况,而低速率区间主要在500KB-20M的业务速率(kbps)。2、原因分析/分析过程提取8月份MR指标,该小区当天MR覆盖率(RSRP-110)占比在95%左右,结合当月MR来看,该小区整体覆盖较为良好,RRC连接用户数也在40个左右,排除高话务场景,最后通过无

2、线侧相关指标分析发现,该小区使用的64QAM调制方式占比较低,在45%左右,CQI指标-CQI=7比例在70%左右,而导致这两项指标低主要与SINR低有关,怀疑覆盖区域内存在重叠覆盖或模3干扰原因所致。现场勘查测试后发现,该小区方位角与公参方位角不一致,D2_TL快速路4ZLF_H-3实际方位角为160与D2_TL潞安硅业ZLF_H-1形成模3对打,导致SINR在5左右,测试结果如下图:覆盖环境如下:3、解决措施将D2_TL快速路4ZLF_H-3于D2_TL快速路4ZLF_H-1小区PCI对调,避免模3对打,引起SINR下降,进而影响上下行下载速率;优化结果如下:PCI对调后,现场测试SINR均在20以上,模3干扰现象解决,上下行吞吐率得到有效提升,如下图:调整后无线侧相关指标也得到改善,其中64QAM占比由调整前45%提升至62%左右,提升大约17个百分点,CQI指标-CQI=7比例由75%提升至85%,提升大约10个百分点,调整后该小端到端业务低速率问题得到解决,调整后15天内未出现低速率情况产生。4、经验总结PCI模3干扰导致SINR较低,极大的影响了吞吐速率,目前在同频组网下,相邻小区PCI模3相等的问题很难完全消除。因此,合理规划PCI,尽量控制精确覆盖,通过调整天馈、控制小区功率等措施减少重叠覆盖区域,是目前控制模3干扰最直接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3G/4G及新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