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外部解决_三农_问题途径的研究观点综述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3929209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农业外部解决_三农_问题途径的研究观点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农业外部解决_三农_问题途径的研究观点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农业外部解决_三农_问题途径的研究观点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农业外部解决_三农_问题途径的研究观点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农业外部解决_三农_问题途径的研究观点综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本项研究获2005年度湖北省产业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资助。 收稿日期:2006 - 04 - 16 作者简介:郭忠林(1968 - ) ,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金融投资和农村经济问题。 从农业外部解决 “三农” 问题途径的研究观点综述 郭忠林, 熊吉峰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81) 解决 “三农” 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 务,在县域范围内,如何跳出 “三农” 的圈子,寻找 破解 “三农” 问题的出路,一直是学术界与实践部 门关注的焦点。现将近年来学术界有关这方面的 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一

2、、 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来解决 “三农” 问题 民营经济是县域内居于主导地位的经济形 式,对解决 “三农” 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1) 县域民 营经济一般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单位投资 容纳的劳动力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都明显高于 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因此,民营经济是吸纳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2)民营经济与市场经 济天然和谐相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要建 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展民营经济。(3)民营经 济具有生产成本低、 管理成本低、 运营灵活、 学习 能力强的特点。民营经济的成本优势是民营经济 与其它类型的企业竞争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当然,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障碍,对 “三农”

3、 问题的解决将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障碍 是 :(1) 行业准入方面的障碍。现行法律对民营经 济市场准入存在一些限制,制度设计上对民营经 济发展关注不够。即便是一些已允许外商投资进 入的产业领域,民间投资仍很难进入。(2)体制障 碍。政府扶持国有经济的内生偏好的惯性仍在一 定程度上存在;政府官员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使 得民营经济在与集体和国有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公 平地位。(3)融资方面的障碍。主要是缺少信用 担保体系,缺少为县域民营经济服务的中小银行, 而民间借贷没有合法地位。(4)民营经济自身的 障碍。一是治理结构不完善,绝大多数县域民营 企业基本上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持续 发展能力弱,县

4、域民营企业的产品结构大多集中 在传统行业领域,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必要的市场 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民营经济信誉度 差,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的短期行为严重。 通过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来促进 “三农” 问题解 决的对策主要应是 : (1) 加大监督和整治力度,从 根本上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 障碍。(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实现政 府约束机制的法制化,从根本上排除民营经济发 展的障碍。(3)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部分产业存在 的行政性垄断,制定统一、 透明的投资准入政策, 创立平等有序的市场环境。(4)拓宽县域民营经 济融资渠道:一是建立为县域民营企业服务的中 小金融机构;引导规范

5、民间借贷;建立和完善政府 管理下的民营经济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加快农村 信用社改革。(5)明确各产权主体平等的法律地 位,国家统一制定个体企业法、 民营企业法,保护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护其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 权利。 二、 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来解决 “三农” 问题 推进村城镇化对解决 “三农” 问题、 促进县域 57 经济纵横2006年第6期 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为 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2)城镇化可形 成经济增长极,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3) 农村城镇化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促进农 业产业化的发展。(4)农村城镇化有利于为乡镇 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使

6、本地的各种生产要素相对 集中。城镇化的这种聚集效应使乡镇企业有了广 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中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 题,主要有 :(1) 小城镇规模偏小,缺乏聚集效应。 一些地方的小城镇遍地开花,在数量上盲目扩张, 布局分散。(2)小城镇建设水平低,布局不合理, 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很少根据自然 经济圈、 整体功能和区位特色布局,造成城镇空间 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 重复建设严重。(3)小城 镇市场发育不足,要素流动成本较高。小城镇市 场发育不足主要表现在各种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不发达,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仍没有被完全打破。 (4)建制城镇的产业聚集功能较弱,乡镇企业分散 布局

7、仍然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主导产业不明显; 产业层次低,产业关联度较差,产业联系松散,形 不成合理的产业群体;城镇产业空心化,小城镇发 展缺乏经济支撑,许多小城镇仅是相对集中的居 民点;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极大影响了城镇化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5)小城镇功能弱、 基 础设施建设落后。我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落 后,交通运输条件差等现象十分普遍。 通过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来促进 “三农” 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 :(1) 制定科学的小城镇发展 规划。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规划 的权威性和严肃性。(2)发展中心镇。中心镇是 那些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较大经济规模、 能够对 周边乡镇起辐射

8、带动作用的建制镇。应以增长极 理论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农村工业聚集 区,发展中心城镇。(3)培育主导产业,确立经济 增长点,发展专业镇。专业镇是县域经济的核心 区域,是城镇化体系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专业化城镇发展能推动县域城镇化进程。(4)多 渠道、 多途径筹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推进 农村城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既需要政府增加 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 筹集渠道,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 集 体、 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三、 通过农业工业化来解决 “三农” 问题 推进农业工业化对解决 “三农” 问题、 发展县 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9、 :(1) 农业工业化是解决农业 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有效途径。(2)农业工业 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 重要环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形势下解 决 “三农” 问题、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 大战略。(3)农业工业化是提升县域经济现代化 水平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和战略措施,是 “催化” 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 “加速器” 。(4)农业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 农业工业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依托,只有实 现农业工业化,小城镇发展才会有强有力的支撑,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需要的资金才会有保 障。(5)农业工业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 体。农业

10、工业化可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促进农 产品生产、 加工、 销售环节的有机结合,推进现代 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 当前,农业工业化发展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问 题主要是 :(1) 乡镇企业与 “三农” 的内在联系呈现 松动趋势。部分农村的乡镇企业出现向城市迁 移、 与农村的联系淡化的倾向。(2)发展的外部环 境不佳。县域工业化水平较低,农村工业对当地 发展非农产业的辐射力小。(3)农村工业企业基 本处于分散布局状态,向农村工业小区集中布局 的政策导向尚未发挥明显作用。 通过推动我国农业工业化发展来促进 “三农” 问题解决的对策主要是 :(1) 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 略,改变乡镇企业的分散格局,改善基础设施条

11、 件,提高基础设施的共享程度,形成企业群体,提 高企业的规模效益,推进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 (2)对乡镇企业实行产权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形成以资产为纽带、 多层次的产权结 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3)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结 构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大 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尤其是农产品加 工业。我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巨大的潜力。我 国农村极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乡镇企业发展得 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劳动力 67 经济纵横2006年第6期 成本优势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是乡镇企 业发展的方向。(4)实施大企业、 大集团战略,实 现规模经营,提高规

12、模效益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 的贡献率。要加强与国有大中型企业、 民营企业 和外资企业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和外 向型经济,主动融入大型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的 产业链,发展为它们配套的产业和产品。(6)大力 发展乡镇企业集群,通过乡镇企业集群,提高整体 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7)充分发挥大工业化生产方式对农业的改造,大 力推行农业产业化战略。(8)把改造传统产业和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企业的技 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 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来解决 “三农” 问题 农村金融在解决 “三农” 问题、 促进县域经济 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 农村经济市场化要求

13、有 数量较大的资金供给,以满足各种经济主体的发 展对资金的需求。(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的 农户和龙头企业等微观主体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 需求明显扩大,势必引发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总 量迅速扩张。(3)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市民化要求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要求提供数量较大、 期限较 长、 种类齐全的金融服务。(4)乡镇企业发展急需 金融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对 “三农” 与县域经济 支持力度严重不足,其原因主要有 : (1) 国有商业 银行信贷权限上收,县域金融机构资金减少,对经 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下降。(2)农村信用社等 合作金融组织,由于规模小、 历史包袱重、 资本金 严重不足、 不良资产比

14、率过高等原因,对农业、 农 村货款也有一定限度,难以满足需要。(3)农业发 展银行目前只承担农产品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任 务,功能过于单一。(4)乡镇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 念淡薄、 还贷意识差等现象。社会信用环境差是 引发金融支持乏力的重要制约因素。(5)农户和 农村企业资产微薄,缺乏抵押品。同时,小额信贷 在获取信息、 监控等方面的成本较高,加剧了农户 和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 通过改善农村金融供需结构来促进 “三农” 问 题解决的对策主要有 :(1) 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中 长期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投放。(2) 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制定金融支持县域经 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政策,在宏

15、观上引导资源配 置的合理化和利用的高效性。(3)深化农村信用 社体制改革,扎扎实实搞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 试点、 推广工作,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业信贷 资金供应中的主力军。(4)根据县域经济实际发 展状况和国家政策导向,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 的职能,将其支持重点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 移,从单一职能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移。 (5)增强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在 农村县域范围内合理布点,通过改善经营,增加业 务种类来增加收益,提高规模经济效益。(6)适当 放宽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降低农村金融市场 的进入壁垒。民间金融组织可以是民营银行、 合 作银行,也可是信用合作机构或合作基金

16、会。 参考文献: 1冯兴元,何梦笔,何广文.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 J .中国农村观察,2004 ,(5) . 2高 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因素探析J .经济与管理研 究,2005 ,(2) . 3邵 农.“三农” 问题的根本出路J .经济学家,2003 , (3) . 4林 健,范佳凤.民营经济的成本优势是否面临终结J . 经济体制改革,2004 ,(5) . 5吴一平.集体主义、 乡镇企业与农村工业化J .财经科 学,2005 ,(2) . 6王彦武.发展县域经济的分析与思考J 1 江汉论坛, 2004 ,(8) . 7蔡则祥.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塑J 1 江 苏社会科学,2004 ,(5) . 8靖继鹏,张海涛等.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发展 模式J .经济纵横,2004 ,(5) . 9罗来武,刘玉平.从 “机构观” 到 “功能观”:中国农村金融 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 .中国农村经济,2004 ,(8) . 10杨继瑞,胡碧玉.以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 J .经济纵横,2005 ,(2) . 11陈柳钦,徐 强.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