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2141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与解析(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贮蓄(zh) 慷慨(ki) 畸形(q) 前仆后继(p)B纤维(xin) 祭祀(s) 钦佩(qn) 断章取意(y)C瞭望(lio) 憎恶() 苍劲(jng) 如坐针毡(zhn)D冗杂(rng) 点缀(zhu) 恐吓(h) 味同嚼蜡(jio)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当代青年只有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才能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B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华民族应该对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C中国

2、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老百姓对此无不拍手称快。D北京世园会必将为共享绿色生活、建设美丽中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C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对环境最低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D四个国家领导人在三亚开会,共同讨论如何发展亚洲经济。4下列各项中对语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4月29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园会正式开园。上午9点,记者从3号门步入园区,满目青翠绿草如茵,各

3、具特色的场馆被鲜花环绕。正前方是以“花海花伞”为设计主题的国际馆,9把高大的伞盖张开着,似一朵朵盛开的花。因为举办地生态环境美丽,所以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关注。A第句的主干是“世园会开园”。B第句中的“记者”“园区”“场馆”“鲜花”均为名词。C第句中的“伞盖张开”“盛开的花”两个短语均为主谓短语。D第句是因果关系的复句。5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烘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境。B颔联写诗人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

4、,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C颈联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6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的具体情节,分析他(她)的优点和缺点(优缺点各对应情节)。(2分)猪八戒(西游记) 阿长(朝花夕拾) 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7古诗文默写。(8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伤心秦汉经行处

5、,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6)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郦道元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 。二、阅读(满分40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1题。(10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

6、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亭记)【乙】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君今去县巳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节选自归有光吴山图记,有删改)【注】同年:古代

7、在科举考试中同时被录取的人互称同年。魏君用降:即魏用晦,人名。为吴县:担任吴县县令。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因为考核优异而被召入京中做给事中了。给事中,官职。扳:通“攀”,牵,引。令县令。下文的“令”同此。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杂然而前陈者 (陈列,摆开) B行者休于树 (休息在树下)C未及三年 (到) D君今去县已三年矣 (离开)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夫令之于民诚重矣。 10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出 示 此 图 展 玩 太 息 因 命 余 记 之11甲、乙两文分别写了欧阳修、魏用晦主政地方期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8、。甲文中体现主旨的句子是 ;乙文中体现为政者与百姓关系和谐融洽的句子是 。(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6题。(14分)红薯皮樟楠2010年5月12日,父亲去世一周年之际,我们兄弟姐商议为父亲和先前去世的母亲同立一块碑,作为永久的纪念。碑文是大哥代表我们撰写的。其中“父母勤俭持家,含辛茹苦养育8个儿女”十几个字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我眼前也常常浮现出父母节俭度日的一幕。那是“文革”中期的一天。父亲和大一早去了二十多里外的县城卖红薯,天都快黑了,还迟迟不见回来。母亲等不来面和菜,翻翻见底的面袋说:“蒸点红薯吧。”不一会儿工夫,饭就做好了。母亲端上来一大盘红薯和大盆清水煮

9、红薯叶子菜。我们几个饿狼似的娃儿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些食物吃得干干净净。我最后离开饭桌时,把一个稍大点儿的红薯递给还没上桌的母亲。母亲接过去说:“这个留给你,我把坏的剥了吃。”说罢,母亲拿起一个坏红薯,剥去大半截黑斑,就着剩下不见半点油星子的红薯菜汤吃开了。正吃着,父亲被一个邻村大哥搀扶着一瘸一拐地进了门,全家人一下子都愣了。原来,拉车的大黄牛第一次上街,被迎面开来的拖拉机吓惊了,瘦小的拽不住缰绳,大黄牛发疯似的拉着车子飞奔起来,驾辕的父亲步子跟不上,栽倒在地,架子车从他的脚脖子上碾过。吓得直哭,父亲疼得直叫。一些路人见状,主动上来帮忙,大黄牛被制服了,散落满地、摔得稀烂的红薯也被好心人帮着捡到了

10、一起。父亲一一谢过他们后,就近找个地方摆了摊。那天天气不大好,一会儿刮风,一会儿打雷,街上没有多少行人。大概因了父亲咬着牙、忍着疼坚强的表情,因了含着泪、带着乞求的目光,顾客还算“盈门”。没多大会儿,父亲就便宜地卖完红薯,随便买了些面和菜,带着沮丧,拖着伤脚,一瘸一拐地驾着车子往回赶。天渐渐黑了下来,艰难的车轮,一步一挪地到了五里塬顶。父亲的脚脖子肿得老大,疼得实在走不动了。五里塬,路窄坡陡,白天走都有些发怵,摸黑走就更提心吊胆。如果再下大雨,那可“咋办呀,咋办呀,谁来帮帮我们父女啊?”扯破嗓子的哭喊声随风飘荡在黑沟唤谷,很是療人。说来还算幸运,恰在这时,一个邻村的大哥从县城回来碰上了,二话不

11、说,便把父亲扶上车子躺下,驾着车子下了五里塬大坡。我们听完,都不禁打了个寒噤。母亲边擦眼泪边拿起父亲买来的面和莱要去做饭。父亲摆摆手说:“这么晚了,别做了,给娃儿们留着吧。”我借着黄豆粒大小的油灯光,看见父亲吃力地揶到饭桌前,一把抓起我们几个娃儿剥拌的红薯皮,大口大口地吞了起来后来,我进城结了婚有了孩子后,常对妻子和女儿说起古人那句名言:“俭,德之共也。”也说起父亲那句话:“富日子是省出来的,要节俭。”多年来,我也养成一个“吝啬”的习惯,不管是我请客吃饭还是别人请我吃饭,我都坚持“吃不了兜着走”。每当看到有人打包,我心里就暗暗欣慰,眼前总会闪现出父亲抓红薯皮吃的一幕。12根据语境,赏析第段加点词“吝啬”。 13文中第段采用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4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5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我们几个饿狼似的娃儿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些食物吃得干干净净。 16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