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2篇

上传人:文****6 文档编号:143848749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学习“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学习“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学习“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学习“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学习“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学习“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学习“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2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学习“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2篇为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上讲话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近日,为增强xx县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使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加深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和领悟,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能力,树立良好教育风尚,xx县在民族中学举行“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自我剖析如下:一、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讲党风、转作风、树师风学习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用理论指导自己工作。并认真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了深入的自查自纠

2、,从根本上杜绝严重损害师德师风的行为,树立起良好师表形象和教育形象。然而,在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1.专业知识不够完善,教育技术技能依然需要继续学习改进。2.教育事业不够坚定,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放手地开展工作。3.对学生的思想及原有素质等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因此在解决学生的一些问题上不能得心应手。4.加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还不够。5.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即自身的素质建设。二、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以上不足,仔细审视、深刻反思,究其原因。我认为应该归结为:在教学活动中缺乏自主创新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以往的学习和实践中轻视

3、政治理论学习,在生活与事业中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过多强调道德修养与品行陶冶等问题,虽然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个人认为不够坚定。三、整改措施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要求,特为自己拟定以下整改措施:1.专业知识和教育技术技能方面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树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反展步伐。要做好这一点,我必将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将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更好的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能从身边、从生活中学习,并且教会他们如何更好的学以致用。2.教育思想方面在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之后,我

4、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我一定会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坚守岗位,尽心竭力,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会锲而不舍,执著追求,锐意创新,一丝不苟,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进一步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3.师生情感方面一位成功的教师更多的是注重与学生情感的融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杜绝不良的行为。对学生的人格保持尊重,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

5、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平时注重心灵的沟通,让我和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身心愉悦、心灵舒展。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会时刻做到关心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因材施教。4.自身方面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业务素质,“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具有一桶水”。业务不精的教师只能是误人子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和实践中,我会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学高为师,终身学习,时刻受教。5.“德”“风”方面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常言道,“学高为师,

6、德高为范”,身正品端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对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思想、意识、品德、行为仪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在今后的教育事业当中,我会注重自己的素质培养,真正做好学生的楷模。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内外在兼修,努力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总的来说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把学生、学校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平时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端正的行为作风,给学生、给社会做个良好的典范。

7、“讲党风 转作风 树师风”教育活动个人自查分析报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都是师德。对于师德师风问题,在我国,从古至今不少的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如: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

8、求。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做到些什么呢?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但是,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导致的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使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他的权利,他的生存的必要条件与他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不平等的竞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与教师应遵从的操守发生冲突,个别教师由

9、此而不注意师德,行为不检点,在学生中和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应起到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尊重,因而教师必须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宽容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学习老师传授的各种知识。对那些由于社会变迁、生活和家庭等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更要加倍关爱,给予尊重、宽容。宽容也体现了关怀精神,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具体表现。那些威信

10、高,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无不具有博大的胸怀与宽容的精神;反之,那些心胸狭窄,没有宽容精神的人,很难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因而,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学生认真负责,尊重人格,不感情用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我国现代教育学家夏河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我身边,就有许多老师敬业爱生。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来给了孩子们,他们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古代教育家也早就提出“有教无

11、类”,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他们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因而要求教师更要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快乐地接受教育,让他们感受到爱,在学生的心灵里栽下一颗尊重的树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让我们时常谨记那些思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过程中,我也认真地反省了自己,通过认真细致的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我会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信念,切实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继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先进而纯洁的现代教育观;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做好教育工作。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勤勤恳恳,全心全意地教书育人;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增加自己对教育不良现象作斗争的勇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