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环境规划学绪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828745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环境规划学绪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理学环境规划学绪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理学环境规划学绪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理学环境规划学绪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理学环境规划学绪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学环境规划学绪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环境规划学绪论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9/2,1,而这些污染物之所以频频泄漏,最终都可归结为是管理和监督层面巨大的体制“漏洞”所导致。企业当然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第一责任人。但问题是,大多数污染都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原因很简单:只有污染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影响才会表现出来。环境污染后果的滞后性意味着,虽然上述环境灾害被称为“突发事件”,但实际上都和日积月累的企业长期管理失范有关。以紫金矿业污染为例,其对汀江流域的污染实际上已有数年的时间,此次污染更是在其承认的9天前就已经发生。但其第一时间的反应却不是报告环保部门或采取措施堵漏,而是对新闻媒体封锁消息,瞒报事故,直至酿成难以收拾之局面。,2020/9/2,2,2010年

2、的环境灾害多发于国有企业及与能源、矿产相关的产业,凸显了这些企业管理模式的陈旧,缺乏预警及罔顾公益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环境污染就不单纯是经济扩张的自然后果,而更像是一系列人为错误的结果。除了企业管理上的漏洞,政府监管也存在着漏洞。,2020/9/2,3,第一 章 绪 论,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有目的地预先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资源浪费与破坏,预防与减缓污染和生态退化的发生,从而更好的保护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 环境。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绳,是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和实施环境规划对于协调人与

3、环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020/9/2,4,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一、环境规划的涵义 历史经验证明,人类 “ 野蛮征服 ” 自然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已开始进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明时期。人类 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必须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规律,否则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环境规划就是人类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而采取的主要行动。 (一)环境规划的概念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

4、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2020/9/2,5,(二)环境规划的定位 1. 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 “ 社会一经济一环境 ” 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 2. 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3. 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 、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 4.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5. 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

5、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6.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明确全国各区域的动能定位和环境保护目标;而国家性环境规划则应具有国家级的法律效力,能够协调各行政区域、各部门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冲突问题,且实现资金管理的统筹规划。,2020/9/2,6,二、环境规划的功能 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2020/9/2,7,三、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 (一)整体性 环境规划具有的整体性反映在环境的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各要素

6、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要素自身的环境问题特征和规律则十分突出,有其相对确定的分布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各自形成独立的、整体性强和关联度高的体系。 (二)综合性 环境规划的综合性反映在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策措施综合和部门协调复杂。,2020/9/2,8,(三)区域性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环境规划必须注重“因地制宜”。所谓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环境及其污染控制系统的结构不同,主要污染物的特征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不同,控制方案评论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指标权重不同,各地的技术条件和基础数据条件不同,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律、程序和方法必须融人地方特征才是有效的。 (

7、四)动态性 环境规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它的影响因素在不断变化 ,无论是环境问题(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还是社会经济条件等都在随时间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动。,2020/9/2,9,(五)信息密集 信息的密集、不完备、不准确和难以获得是环境规划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环境规划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需要收集、消化、吸收、参考和处理各类相关的综合信息。规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搜集的信息是否较为完全,能否识别和提取准确可靠;取决于是否能有效地组织这些信息,并很好地利用 (参考和加工)。 (六)政策性强 政策性强也是环境规划的一个特征,从环境规划的最初立题、课题总体设计至最后的决策分析,制定实施计划的每一技术环

8、节中,经常会面临从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的问题。完成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准绳,是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2020/9/2,10,四、环境规划的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 的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原则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2020/9/2,11,一、基本内容 p7,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2020/9/2,12,二、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 系 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条件。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

9、展有紧密的联系,因而环境规划也与许多其他规划相容或相关。但是,环境规划又与这些规划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自己独立的内容和体系。,2020/9/2,13,(一)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层次、多时段的有关环境 方面的专项规划 f的总称。因此 ,环境规划应与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并纳人其中。环 境规划目标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相 互协调,并且是其中的重要 目标之一。环境规划所 确定的主要任务,如重大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 建设工程等,都应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参与资金综合平衡,保证 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

10、。,2020/9/2,14,(二)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 环境规划是进行经济区战略布局和划分的补充 和完善,利于经济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于经济 区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合理安排和建设,利于经济 区形成工业生产链,利于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的 发挥和形成,促进经济区域 内经济社会、环境协 调可 持续发展。 (三)环境规划与国土规划 环境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2020/9/2,15,(四)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既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规划。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互为参照和基础。

11、城市环境规划目标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并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综合平衡。由于城市是人与环境的矛盾最为突出和尖锐的地方,因而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城市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篇章。,2020/9/2,16,第三节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一、环境规划的任务 环境规划的任务是解决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地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2020/9/2,17,(一)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 1. 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通过调查研究,搜集有关地区经济和社

12、会发展长期计划以及各项基础技术资料。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 中,必须对 本地 区的资源作全 面分析与评价。所谓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通过对本地区的资源分析与评价,以便进一步制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性质、任务和方向,确定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的内容与途径,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2020/9/2,18,2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工业合理布局是区域环境规划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首先,要对工业分布的现状进行分析,揭露问题和矛盾,以便从根本上去解决。其次,要根据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历史以及地理条件,将各类工业合理地组合布置在最适宜的地点,使工

13、业布局与资源、环境以及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等建设布局相协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与土地的开发利用,关系特别密切,发展农业,就要结合农业区划提供情况,因地制宜地安排好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用地;加强城郊副食品基地的建设;妥善解决工、农业之间以及农业与各项建设之间在用地、用水和能源等方面的矛盾,做到资源利用、配置合理,形成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2020/9/2,19,3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 污染工业的合理布局是 区域环境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应主要抓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 : (1)对区域内污染工业的分布现状进行分析,揭露矛盾 ,以便在今后调整和

14、建设过程中逐步改善布局。 (2)对于国家计划确定的大型骨干工程 ,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联合选厂定点,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该工程投产以后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采取减少其不利影响的保护措施,以期达到规定的环境目标。 (3)在新开发的工业区,要形成“工业生产链”,以便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2020/9/2,20,4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全国及各地区的资源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在对比中弄清长处和短处以及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以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这对于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是十分有利的。 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区域环境规划应力求

15、减轻或免除对 自然的威胁 ,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使大自然的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还应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对局部被人类活动改造过的地表进行适当修饰,搞好大地绿化和重点园林绿地规划,丰富文化设施,增加休憩和旅游的活动场所。,2020/9/2,21,6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强调要制定统一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用以指导制定环境规划。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既要和有关方面、有关行业的技术经济政策相协调,又要从环境保护战略全局的需要加以统筹安排,起到横向综合与协调的作用,体现控制环境质量的动态发展过程。,2020/9/2,22,(二)当前我国环境规划基本任务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 期,

16、新的形势对环境规划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环境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工作: 1. 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2. 坚持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3. 实施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4. 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监管和共管、环境投 人和公众参与 4项制度,2020/9/2,23,二、环境规划的类型,(一)按规划期划分 按规划期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 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 10年以上,中期 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 般称五年计划 。五年环境计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 会发展计划同步 ,并纳入其中 ;年度环境保护计 划实际上是五年计划 的年度安排 ,它是五年计划 的分年度实施的具体部署 ,也可以对五年计划进 行修正和补充。,2020/9/2,24,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 1经济制约型 经济制约型环境规划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