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3823792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及文学常识。2.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主旨,感受文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3.借助具体文字,感受语言之美,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4.积累古诗词,并重点掌握古代诗歌中的文学常识。5.通过复习,再一次激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复习重难点:1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2. 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3.再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4.积累古诗词及文学常识。5.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意境。复习过程:一、课文内容梳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哲理之思”,所选的课文都寄寓了作者

2、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紫藤萝瀑布借紫藤萝今昔的繁盛枯荣,来表现作者对“疾病的痛楚”“生死的疑惑”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作者于行进中见到紫藤萝,回忆往昔,由花儿的枯荣,联系到生命的无止境,表达了对人生如长河的感悟。一棵小桃树以小桃树从“蓄着我的梦”的桃核到长成小树的故事,来暗喻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文中既有对儿时的回忆,又有对奶奶亲情的难忘,还有对人生挫折的体会,这些都比较贴近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外国诗二首选的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前者表明对生活逆境的态度,后者表达对于选择人生道路的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

3、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主题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理解。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诗歌说话的口吻,并理解其中富有诗意的句子。这首诗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诵,就在于它的平和、温暖、娓娓道来,这正是遭受生活挫折的人所需要的。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如何选择,以及回望选择的沧桑感慨,如同“to be, or not to be”一样富有哲理,耐人寻味。这首诗的特点是用了许多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注意理解其中的象征含义。古代诗歌五首选的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陆游游山西村、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将五首诗编入一课,便于集中学习背诵古诗,达到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积累的

4、目标。登幽州台歌诗句简短,但视野宽阔,意境雄浑。望岳高度概括泰山的壮美,并将大自然与诗人的广阔胸怀融合,寄托了他的壮志,其中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歌咏泰山的名句。登飞来峰没有过多写眼前之景,重点写自己登高的感受,最后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富有哲理。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写出了山村的景色和农家的情致,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有景色的动静变化,又富有人生的哲理。己亥杂诗(其五)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用陆游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成为名句。二、单元字

5、词汇总17紫藤萝瀑布 终极:终点。 繁密:多而密。 伫zh立:久立,长时间地站着。凝nng望:凝神而望。 蜂围蝶阵仙露琼qing浆:古代传说中神仙所喝的美酒。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来指极少,不多见。盘虬qi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迸bng溅jin:向四处飞溅。 伶lng仃dng:瘦弱无力的样子。忍俊jn不禁jn:忍不住笑。 沉淀遗憾:这里指不称心。 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枯槐:枯死了的槐树。依傍:依靠。18一棵小桃树褪尽:指年龄、颜色、物体、岁月等消散、消失、褪散。傲慢: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 矜持:自鸣得意;自负。孱cn头:软弱无能的人。 猥wi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6、。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忏悔: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19外国诗二首镇zhn静:情绪稳定或平静。忧郁y:忧伤、愁闷。瞬shn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霎时,刹那。 怀恋:动词,怀念依恋。人迹:人的足迹。 涉sh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萋q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j:幽静,寂寞。延绵:绵延。三、古代诗歌五首 (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独然而涕下!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

7、呢!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苦闷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悠悠(幽幽)怆(仓)(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云,决入归鸟。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故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赏析:本诗以饱满的热

8、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曾(层)眦凌(临)(三)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最高层。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赏析: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自(只)身(生)(四)游山西村

9、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足。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时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赏析: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所酿的酒。“豚”,是小猪,这里指猪肉。“足鸡豚”,指菜肴丰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

10、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

11、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斜。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的。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色彩。四、复习诊断1填空:(1)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12、(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3)望岳中,“ ”一句写出了泰山山势雄峻高大、景色秀丽。(4)望岳中,“ ”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5)登飞来峰中“ ”一句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深刻哲理。(6)“ ”(陆游游山西村)此句不仅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而且意蕴深刻,常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2、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的思绪是如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理解古代诗歌五首中这五首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