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导学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692675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导学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导学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导学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导学案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导学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导学案北师大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班级: 姓名: 小组:编号:主备人:黄店镇中学 何晓刚 参与者:冉堌镇中学 张于明【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概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知道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改革家。2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认识到改革才能促进社会发展。【预习检测】请看课文第113页“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一目的图文,回答下列12题:1东汉魏晋以来,内迁的“五胡”指哪些少数民族? 2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生活方式、习俗方面呈现出什么趋势?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114115页“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历史背景386年,_族建立魏国,史称

2、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_成为时代的主流。改革的目的:为学习_,加强_494年将都城从_迁到_。汉化措施措施改穿_;学习_;采用_;与汉人_。作用:_;_。北魏孝文帝改革【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歌曲爱我中华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在今天的中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匈奴、鲜卑、羯、氐这些民族?为什么?你怎样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爱我中华!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宋祖英【归纳整理】你能按照前面的知识结构,把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列一个表吗?

3、 【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一)选择题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D匈奴族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3、孝文帝迁都到下列( ) A平城 B长安 C上京 D洛阳 4下列不属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 A学汉语 B与汉人通婚 C迁都洛阳 D改穿胡服 5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孝文帝改革符合保守势力的意愿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C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孝文帝改革以身作则 6下列不属“五胡”的是( ) A匈奴 B西晋 C鲜卑 D羌二、材料分析题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东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并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犹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请回答:(1)这幅图是改革之前的孝文帝还是改革之后的孝文帝?你的依据是什么?“北俗”指什么?(2)这段材料体现魏主改革的什么内容?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魏主改革的其他内容你还知道吗?请写出来。(4)魏主的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