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3673293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箪 食(dn)乞人不屑 也(xu ) B.蹴 尔而与之(ji )二者不可得兼 (ji n) C.贤者能勿丧 耳(sng )故不为苟 得也( gu) D.行道之人弗 受(f )所恶 有甚于死者( w )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立/ 天下之正位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蹴尔而与 之( 一起)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奉侍) C.万钟于我何加 焉( 增加,指代来好处 ) D.此之谓失其本心 ( 天性,天良

2、 )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于 生者万钟于 我何加焉 B.二者不可得 兼所识穷乏者得 我欤 C.向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 D.故 不为苟得也故 患有所不避也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中心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B.文章第一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道理。 C.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述了“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观点,很令人震撼。 D.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课内阅读 阅读鱼我所欲也 , 完

3、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 我所欲也;熊掌 ,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亦我所欲也;义 , 亦 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 所欲有甚于生者 ,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 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 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 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 一豆羹 , 得之则生 ,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 行道之人弗受

4、 ; 蹴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 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 :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6.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辟患 者生于忧患患 难与共 B.所识穷乏者得 我优劣得 所自得 其乐 C.行 道之人弗受行 阵和睦一目十行 D.蹴尔而与之 藏书之 家求之 不得 7. 翻译文中三处语句 , 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生亦我所欲 , 所

5、欲有甚于生者 , 故不为苟得也。 翻译: 生命是我喜爱的 , 但我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 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理解: 这是作者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 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人皆有之 , 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不只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 人人都有 , 只是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理解: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重义之心, 人们不应丧失这种重义之心。 C.一箪食 , 一豆羹 , 得之则生 , 弗得则死。 翻译: 一碗饭 , 一碗汤 , 得到就可以保全生命 , 得不到就要饿死。 理解: 这句话强调一碗饭、 一碗汤虽关乎生死 , 而下文行道之人和乞丐都拒绝接受, 可见面

6、临生死的 考验, 人人都会不失本心。 8.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 , 说说阎进、谭嗣同“舍生取义”的表现各是什么。 【链接材料一】 阎进, 隶宣武。建炎初 , 遣使通问 , 进从行既至云中府 , 金人拘留使者散处之 , 进亡去。追还, 留守高庆裔问 : “何为亡 ?”进曰: “思大宋尔。 ”又问: “郎主待汝有恩 , 汝亡何故 ?”进曰: “锦 衣玉食亦不恋也。 ”庆裔义而释之。 凡三亡乃见杀。 临刑, 进谓行刑者 : “吾南向受刃 , 南则我皇帝 行在也”行刑者曳其臂令面北, 进踊身直起 , 盘旋数四 , 卒南乡就死。 宋史忠义四 【链接材料二】 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 , 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

7、捕者既不至, 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 见, 劝东游 ,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 “不有行者 , 无以图将来 ; 不有死者 , 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程婴杵臼 , 月照西乡 , 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 初七八九三日 , 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 , 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日 , 日本数辈苦劝君东游 , 君不听。再四强之 , 君曰: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 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 ”卒不去 , 故及于难。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注释: 建炎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的第一个年号。 亡 逃跑。 郎主 历史上

8、北方少数民族对 自己君主的尊称。 行在 皇帝所在的地方。 乡 同“向” , 面向 , 朝着。 君 指谭嗣同。 南 海 指康有为。 三、综合性学习 9.孔子,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 至圣先师”; 孟子,被誉为“亚圣”。 他们是儒家的奠基者,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缔造者,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加深对他们的了解, 九年级 (1) 班拟组织“孔孟之道”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为强调主题,营造声势,请你在黑板上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_ (2)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影响着国人的思想,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你知道 “四书”“五经”分别包含哪些书籍吗? “四

9、书”: _ “五经”: _ (3) 作为民族之魂, 孔孟思想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 下面两句话 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 ,请你任选一句,谈谈感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_ 四、情景默写 10.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_ ,_, _ ”。 (2)在文中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_ ,_, _,_ ”。 (3) 与 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_ , _ ; _,_”。 1、 【答案】 D A屑 xi ;B

10、蹴 c ;C丧 s ng;故选 D。 2、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 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D.根据句意: 现在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做了,可知应划分为今 为妻妾之奉为之 。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 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 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3、 【答案】 A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

11、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 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A 句的意思是:用脚踢着给他。所以“ 与” 的意思是 “ 给” 。故选 A。 4、 【答案】 D 【解析】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一词多义。 这些文言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 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 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A.“于” 的意思分别是比;对。 B.“得”的意思分别是得到;通“ 德” ,感激的意思 。C.“为”的意思分别 是为了;做。D.“故”都是因此的意思。 5、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C 对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乞丐不

12、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证明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 恶有甚于死者”的观点。 【答案】 6. A 7.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 A. 祸患;祸患;祸患。 B. 得同“德”,感激;得到;得到。 C. 走;行列;用于成直排的东西。 D. 代词;结构助词,的;代词。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人皆有之 , 贤者能勿丧耳”意思是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 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可见“人人都会不失本心”是错误的,孟子的意思是 只有贤者不丧失这种本心,因此C错误,选 C 。 8. 答案示例:阎进心向南宋,舍弃金人优待而多次逃往宋地,即使被

13、杀也要南向就死。谭嗣同变 法图强,危难之时舍弃东游保身的机会,甘愿以死促使中国的变法成功。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结合材料一“庆裔义而释之。凡三亡乃见杀”“行刑者曳其臂令面北, 进 踊身直起 , 盘旋数四 , 卒南乡就死”可知:阎进在生和义中选择了心中的义,他心向南宋,舍弃金 人优待而多次逃往宋地,即使被杀也要南向就死。2)结合“被逮之前日 , 日本数辈苦劝君东游 , 君不听。再四强之 , 君曰: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 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 卒不去 , 故及于难”可知:谭嗣同有机会保全生命,但是他为了义选 择主动放弃生, 谭

14、嗣同变法图强, 危难之时舍弃东游保身的机会, 甘愿以死促使中国的变法成功。 【点睛】 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 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 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 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 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 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

15、 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 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 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 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 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 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 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 (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如今(有人)却为了 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 (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如今(有 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 施舍) ,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 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9、 【答案】(1). (1)示例:走近孔孟,感受文明。 ( 感悟孔孟思想精髓,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 (2) 论语 孟子 中庸 大学(3).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