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讲义(1-8章).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3576330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讲义(1-8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财政学讲义(1-8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财政学讲义(1-8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财政学讲义(1-8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财政学讲义(1-8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讲义(1-8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讲义(1-8章).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导论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的学习目的掌握财政与财政学的概念,理解混合经济中的财政。了解财政学的研究方法。重点:财政与财政学的概念。难点:理解混合经济中的财政的基本内容。本章基本结构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财政学的概念混合经济中的财政财政学的研究方法1.1 引言经济学与财政学微观经济学回顾宏观经济学回顾假设条件与经济现实两种错误认识忽视理论抽象的作用将理论当作现实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1.2 财政的几个概念财政的一般含义:是指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管理。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

2、为。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被称为“公共财政”。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经济学分支。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财政的基本要素主体:国家或政府客体:一部分国民收入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目的:满足公共需要1.3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财政产生财政的发展社会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发展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1.4

3、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扶贫、补贴、抚恤计划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使用费:电费、水费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稀缺的世界与抉择 经济学经济学探讨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气囊的故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项行动的成本是被牺牲的可选择事物(机会成本)一个例子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私人欲望指的是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如和尚想要喝水的欲望等。私人欲望一般经由市场机制达成。“公共欲望”指的是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独自享用的欲望。如共享国

4、防、公园、道路的欲望等。公共欲望一般经由政府机制达成。经济中的一些问题和政府作用问题“免费搭车(Free Riding)”的问题等着其他人去挑水,而自己不用劳动。“共同资源(Common Resource)”的问题: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捕捞。“外部性(Externality)”的问题:污染、R&D投资。“信息不对称(asymmetry information)”的问题;等等。政府是这些问题的天然解决者无论是独裁还是民主,法治还是人治(德治)仁慈政府与社会契约仁慈政府在财政学研究之初,政府都被理论家视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公无私的”,“三个代表的”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行为标准。政府提供

5、服务免不了要承担成本、耗费资金、这形成了政府支出,而这些支出需要以税收、收费、公债等形式融资。仁慈政府假设下的混合经济纯粹私人部门经济循环图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盲目的直觉生日概率模型400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同月同日生的概率为100%300个人中呢?50个人中呢?你是否为数据所蒙闭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飞机比汽车安全15倍;飞机比走路安全176倍;1.5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其特点为:要涉及事实判断,回答 是什

6、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理论分析是从某些假设前提出发借助一系列的假说和推论,对经济变量关系进行简化描述或推导的定性分析。经验分析指的是通过调查或实验取得实际资料而进行的定量分析 访谈是通过直接向人们发问的方式,调查某一政策对人们经济决策的影响。人们可能“言不由衷”。实验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一部分人受某一政策的影响而另一部分人不受影响,比较两类人的行为。可在实验室进行,亦可在社会上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利用经济理论、数学、统计推断等工具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对构建于数理经济学基础之上的经济理论模型提供经验支持,并得出数量结果。规范分析法(Normativ

7、e analysis)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实现有利结果。实证,就是讲是什么,比较客观,就是我不做任何评价,只给你一个客观道理,客观描述事物现在存在的一个状态。 规范,就是做评价,有自己的主观观点,描述事物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思考题见P9-10第2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的学习目的掌握帕累托效率及帕累托改善、基尼系数与洛伦茨曲线。理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了解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交换效率、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竞争

8、性市场的效率,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森的公平观。 重点:帕累托效率及帕累托改善、基尼系数与洛伦茨曲线、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难点:理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的基本内容。本章基本结构 什么是效率?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交换效率、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什么是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森的公平观、基尼系数与洛伦茨曲线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经济活动的规范评价标准 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增进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效率与公平的函数l 效率问题:如何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l 公平问题:产品和服务如何在社会成员间恰当分配。 评价经济活动的基

9、本准则l 效率l 公平2.1效率的含义 效率的含义l 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帕累托效率l 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l 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l 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大条件l 生产效率l 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如何将各种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才能使产出最大? l 产品组合效率l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什么样的产品组合才能最大限

10、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l 交换效率l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应怎样被各个人所利用才最为理想?准备知识 等产量线 无差异曲线 等成本线 预算约束线 产出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 边际社会收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MSB)l 从一种微小的变化中增加的社会收益。 边际社会成本(Marginal Social Cost,MSC)l 从一种微小的变化中增加的社会成本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l 当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即 MSB=MSC)时,该经济是有效率的。l 而当边际社会收益大于或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即MSBMSC或 MS

11、BMSC)时,该经济是缺乏效率的。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l 产权清晰;l 产权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力的能力。l 价格接受者; l 产品同质;l 完全信息; l 自由进退。 竞争性市场的均衡均衡的条件 当市场实现供求均衡时,均衡价格P*既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又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即: 边际私人收益(MPB) 边际私人成本(MPC) 综合得: 2.2 公平 公平定义: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正义则是公正的义理,包括社会正义

12、、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 公平理论 经济学中的公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经济学中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于1965年提出。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

13、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 公平理论的数学表述 横向公平:与他人比较。 设当事人a和被比较对象b,则当a感觉到公平时有下式成立: 0pipocic 其中: op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 oc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ic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当op/ipoc/ic 时: 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减少自己的报酬或在开始时自动多做些工作,但久而久之,他会重新估计自己的技术和工作情况,终于觉得他确实应当得到那么高的待遇,于是产量便又会回到过去的水平了。 当opipocic时: 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者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

14、右方减小,或增加自己的收入。 纵向公平: 人们也经常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如下式所示: 0pip=0hih 其中:0p自己对现在所获报酬的感觉 oh自己对过去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现在投入的感觉 ih自己对个人过去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不等式的两种情况: (1) op/ipohih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也会有不公平的感觉,这可能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2) op/ip0hih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不会因此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但也不会觉得自己多拿了报偿,从而主动多做些工作。 公平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公平本身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它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 第二,它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 第三,它与绩效的评定有关。 第四,它与评定人有关。绩效由谁来评定。 20世纪美国思想家安兰德解释的“公平” 人们都知道公平二字,但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