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演讲 (转载).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3576308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演讲 (转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演讲 (转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演讲 (转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演讲 (转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演讲 (转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演讲 (转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演讲 (转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路军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演讲 (转载)革命战争有胜利也有失败。 胜利的历史是高耸天云的丰碑。它光耀千秋,为人民所瞻仰、称颂。 失败的历史则是深埋地下的基石。它默默地承载着人民共和国的大厦,却不为人所见。 然而,没有基石便没有丰碑。基石所蕴含的品质和精神,往往更坚硬,更丰富,更加耐腐蚀,更有承载力,因而也更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和发扬。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悲壮历史,就是这样一块共和国的基石。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就是这块基石所蕴含的宝贵品质和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 恩格斯指出:“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

2、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致尼.佛.丹尼尔逊见马恩全集第39卷第149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西路军的形成、失败及意义,我在同题文章中曾作过论述和概括,得到了中央党史研究室的认可,并推荐给中央政治局及中央相关领导参阅(见党史研究参考第14期,2007年4月20日出版。)。拙作曾对西路军革命精神作了六点概括,其中四点与胡锦涛同志阐述的红军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另有两点是西路军所独有的,是对红军长征精神的丰富和发展。遗憾的是,因篇幅所限,全都展开不够,深度亦尚需开掘。本文拟在上述六种精神的基础上,再补充两点,并作些具体深入的开掘和阐释。 一、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的革

3、命理想和信念及坚信正义的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讲)西路军奉中共中央和军委的命令,西进河西走廊,建立根据地和打通国际路线,完全是为了武装红军,进行抗日。这不但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苏联、共产国际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根本利益。至今还有人问:日本在东,为何西路军却西进河西走廊?拙作西路军与抗日共产国际对西路军的重大影响,曾对此作过有理有据的回答。面对德、日法西斯的严重威胁,苏联当局早在1934年就调查确定了援助中共抗日的两条道路:一条经外蒙到绥远或宁夏;一条经新疆到哈密或安西。1935年7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确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同时,肯定了上述方案,派遣张浩(林

4、育英)回国传达会议精神及斯大林的意见。1936年初,中央率陕北红军东征山西,就有从绥远打通国际路线的计划,只因蒋介石派重兵阻挠,中央率红军中途西返陕北。此后的西征,除扩大陕甘宁边区、策应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两个目标外,第三个目标,就是从宁夏方向打通国际路线,接取在外蒙南部边境准备好的6-700吨武器弹药。后因共产国际担心遭日机轰炸,于11月3日电示中共中央,改由从新疆援助约1000吨物资,让中共派红军到哈密接取,毛、周在征求了多方意见之后,决定让已经西渡黄河的红5、9、30军组成西路军,担负建立河西根据地和打通国际路线的任务。这就是西路军形成和西进的大背景,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也

5、是中国特别是中共和红军抗日的必然要求,是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打通国际交通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甚至连蒋介石也看得很明白。他1934年就意识到,一旦日本全面侵华,海上运输线必将遭封锁,必须尽快打通“国际交通线”(苏联)。他双管齐下,一方面全力在国内“剿灭”心腹之患红军,防范红军打通国际路线;另一方面,多次与苏联进行外交斡旋,签订条约,打通国际交通线。结果,抗战初期(1937-1941),他的军队从苏联得到了近5亿美元至关重要的军援,光飞机就1800多架,而且价格极低,每架3万美元,另有大批弹药、机枪、大炮、车辆等。美国的军援无论是时间还是数量都在其后。 正因为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6、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西路军广大将士才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及坚信正义的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顶风冒雪英勇西进的21800名西路军将士身上,特别在失败后历尽艰险曲折奔赴返回革命阵营的约5千名西路军将士身上,在1千3百多名西路军女战士身上,在董振堂、陈海松、郑义斋、孙玉清、杨克明等数千名英勇献身的西路军将士身上,都有集中突出的体现。董振堂、杨克明等近3千名红5军将士所以与高台共存亡,就是因为他们坚信董振堂军长动员时所说的:“革命一定会胜利,自由幸福的日子一定会到来!”供给部长郑义斋所以用自己的生命护送总部疏散所需经费,是为了革命最终胜利,也相信革命最终一定胜利。9军政委陈海松在梨园口身先士

7、卒,为顽强阻击马家军的疯狂进攻身中数弹英勇牺牲;军长孙玉清被俘后因拒绝投降而被杀害;不幸被俘后,刘瑞龙、魏传统等在张掖狱中组成地下党支部与敌斗争;刘德胜、王定国等组成张掖地下党支部营救西路军散失的干部战士;方强、卜胜光等组成拱星墩集中营地下党支部,积极准备逃返革命阵营;秦基伟等在平凉东四十里铺逃返援西军;西路军部分电台人员拒绝马家军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归陕北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坚信,他们所拥护和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而正义的事业最终是不可战胜的! 二、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略)西路军将士全都经过长征,都曾三过草地两过雪山,但就悲壮惨烈和艰难险阻而言,西路军的浴血奋战

8、才是他们终生最难忘的:大漠戈壁雪山,狂风暴雪中,西路军孤军奋战,缺衣缺粮缺子弹,面对野蛮残暴有增无减的马家军,他们用血肉之躯坚守每一座堡寨和每一块阵地。在凉州四十里铺30军一个连全部拼光;在倪家营子为保护军部和总部,30军营教导员周纯麟带领仅剩的8名战士坚守堡寨到天黑。在三道流沟突围时,战士们排成人墙保护首长;在撤进祁连山后最危急的时刻,妇女团女扮男装,接替30军268团阵地,掩护主力撤退;西路军部分电台人员因带一部干电池电台冒充主力吸引敌人被俘,被押送到马步芳西宁电台后,又利用值班的机会,冒死扣押追击西路军左支队的电报;等等。这是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培育的一心救国救民的红军,才可能具有的精神

9、、品质和意志,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军队所不能比拟的。 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略)如前所述,中共中央决定组成西路军,西进河西走廊,建立根据地和打通国际路线,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从国际国内大局出发的;此后,先是指示西路军停在永昌山丹地区,以一部出民勤,给敌人造成策应河东红军西渡黄河的假象,从而吸引敌人在黄河东岸重兵防堵,造成胡宗南一部孤军追击之战机,策应河东红军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央几度指示西路军东返、西进,走走停停,都是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局。西路军将士严守纪律,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抗日统一战线的

10、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在西路军宣布失败分路游击时体现得最为突出。1937年3月中旬,西路军宣告失败时,中央3月13日电示:“必须轻装,必须立即采取特种方法,达到保存一部分力量之目的。”军政委员会决定分三路游击,其中张荣率领的妇女孩子一路,向酒泉方向的红寨子活动,显然是为了吸引敌人,分散敌人的追击力量,是一种不得已的牺牲。但谁都毫无怨言,直到几十年后我访问她们时,依然如此。她们懂得,顾全大局,有时就意味着牺牲局部,这是保存有生力量的需要,是革命最终胜利的需要(她们不满意的只是革命胜利后所经受的不公正待遇,随着党的政策的落实,现在

11、她们终于满意了)。黄良诚等将士所在的电台支队约200人,冒充首脑机关向指定方向活动,更是为了主动吸引敌人,牺牲自己以掩护其他支队,但他们全都义无反顾,被俘前后表现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拒绝马步芳的优厚待遇,历经艰难曲折,回到艰苦的革命阵营。(后文略)他们不但历来毫无怨言,而且有时还反省自己。黄良诚1942年整风时曾这样写道:西路军失败被俘时未与马家军决一死活,这是革命气节不够的表现(据黄良诚个人档案)。这是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具有的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精神。 大局是由大的形势决定的,它事关革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必须首先顾全。有时局部看似可行的事,但从全局看不可行,那就必须服从全局。

12、西路军被俘将士有两件顾全大局的事例,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件是拱星墩集中营暴动计划的取消。1937年4-5月间,兰州拱星墩集中营关押了1300多名西路军被俘将士,地下党支部曾准备领导大家暴动回陕北,后因党中央派代表张文彬看望他们时,正在设法营救,党支部及时取消了暴动计划,终于在援西军侦查员策应下,多数人在平凉以东趁雨夜平安逃返援西军驻地镇远县。另一件是在马步芳的西宁新剧团。被俘女战士们团结一致,与敌人作过各种斗争,诸如,寻找保护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张琴秋,唱革命歌曲,跳革命舞蹈等,但有人提议搞手榴弹炸敌人的主意却被张琴秋否定了。因为这是个冒险且会招致无谓牺牲的主意。如果采取这一冒险行动,就

13、不会有日后张琴秋、吴仲廉、陶万荣、王定国等人返回革命阵营。 正因为具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西路军左支队,才在以李先念、李卓然为首的工委领导下,在祁连雪山中忍饥挨饿艰苦跋涉四十余天,终于在中央的指示下,走出祁连山;在陈云、滕代远等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接应下,到达新疆廸化(乌鲁木齐),学习航空、装甲、无线电、兽医等技术,并最终回到陕北,成长为我军各技术兵种的骨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这三者密切相连,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条,西路军左支队都不可能走出祁连山,到达乌鲁木齐。 顾全大局要求,在事关本质的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到底,毫不相让;在无关本质的非原则问题上,有时则可以变通

14、,允许适度的灵活性。陈云同志在西路军左支队进乌鲁木齐和赴苏联学习问题的处理方面,有非常值得我们记取和学习的经验。西路军左支队到新疆星星峡后,盛世才提了两条要求:一是换装;二是不带武器,如此方可允许左支队进廸化(乌鲁木齐)。所谓“换装”,就是让左支队换穿盛世才部队的军装,改称“新兵营”。陈云答应了这一条。因为这并不改变红军的根本性质,且有利于盛世才向南京政府及社会掩饰交待。但对于第二条,即不让左支队带武器一条,陈云坚决不同意。因为那样做形同“缴枪”,是红军宗旨不能允许的,也不利于保护左支队的安全。陈云通过谈判斗争和请苏联顾问给盛世才作工作,终于坚持了这一具有根本性的原则,并顾全了让左支队安全进廸

15、化休整这一大局。(后文发言略)共产国际最初曾打算,让西路军左支队到廸化后再到苏联学习。但到廸化后,陈云请示了几次,却迟迟不见答复。无奈之下,陈云只好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写了一封长信,并请他转报共产国际执委会。信中,陈云首先十分详尽地汇报了左支队到新疆后的休整情况,最后又一次请示左支队的去向问题,催促回复,并十分严肃地表示:若再这样不置可否拖下去,是无法共事的。经季米特洛夫批示,共产国际迅速回答:决定让左支队留在廸化学习。这封信中,陈云即遵循了个人服从组织和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又顾全了大局,促进了工作。陈云的上述经验和智慧,至今仍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陈运传和陈云年谱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

16、多,(比如,在三年困难时期,陈云曾向几个政治局常委提出过“包产到户”,因严格遵守了组织原则,而未受到毛泽东的深究。)因与西路军无关,这里不再多说。 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艰苦奋斗的精神。(略)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在西路军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几乎每一个西路军幸存将士都有一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经历。当时在甘州南面行医的湖北籍老中医但复三,不避风险掩护陈昌浩、徐向前,帮陈昌浩医好胃病后又护送他回到湖北,最后病死在原籍,至今令人感动不已。肃南县群众屈大成几次给西路军散落将士带路,救护西路军女战士,在西路军干部团政治处主任徐一新遭马家军追扑的危难时刻,毅然与他结拜为兄弟,发动父母、妹妹和亲戚一起救护半年多,又亲自将徐一新护送到延安,入党后又返回肃南县潜伏。这已成为张掖地区广为传颂的佳话。红5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