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讲义整理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3467607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讲义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讲义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讲义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讲义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讲义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讲义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讲义整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讲义整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整理第一章简论泰勒的文化定义: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

2、学艺术作品。中国文化的特点:外在特点(1统一性,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2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3包容性,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4多样性,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和内在特点(1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但它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2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3中国文化富

3、于安土乐天的情趣。)第二章地理概况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西藏在(元朝)归入中国的版图。明代设(奴儿干都司)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从秦汉到隋代实行(郡县制),从唐宋到辽金实行(道路制),元明清三代实行(行省制)。汉武帝将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特殊的州改为(府),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都督府),在边疆地区设(都护府)。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第三章历史发展(元谋猿人

4、)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从(新石器时代)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三皇五帝。(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三王。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夏代)已经出现

5、了青铜器。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牧)。(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卜辞;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百谷)之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王嬴政建立(皇帝)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五胡。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战争。南朝均以(建康)为都。(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方移动。(元)朝建立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明)朝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明)朝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地史。清朝政府在(康熙、雍正、乾

6、隆)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五个通商口岸。洋务运动。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地。辛亥革命。第四章姓氏和名、字、号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3)。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姓。氏。姓氏最初的区别(1.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2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3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进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这时,(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姓氏混为一体,大致是在(秦汉)时代。姓氏的主要来源(11)。郡望。姓

7、氏的产生和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社会变动)的反映。姓氏混杂的原因(4)。封建社会修谱的目的及其作用。全国姓氏中以(李)最多,其次(王)和(张)。名有五。名和字的关系(6)。号的流行是在(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第五章汉字(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认得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积累成为精神财富。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相形符号)。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最早是由(王懿荣)首先发现的。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8、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到汉代,三书合一成为(仓颉篇)。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说文解字对六书的解释。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1写实主义精神2人体本位精神3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的)。第六章学术思想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哲人们的(哲学思想)和(学说)。孔孟之道。老庄思想。墨家学说。(儒学)和(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并称为两大显学。法家学说。经学。六艺。今文经和古文经。今文经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尊(孔子)为经学之祖,注重阐述经文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家尊

9、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注重(名物训诂)。孔颖达等人合编(五经正义),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玄学。魏晋玄学及其思辨方法,如(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宋初年的(胡瑗)和(孙复),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讲“经世济人”,两人实开理学先河。张载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理学四大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集理学大成。四学。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朴学。乾嘉学派。(顾炎武)是清代儒林第一人,他的两部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

10、病书)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为考古论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后人把王夫之的作品集结为(船山遗书),总结了发展了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四存之学。清代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古文经),而晚清的朴学则重视(今文经),其代表人物有(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第七章宗教信仰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最为突出。中国古代的祭祀以天地的仪式以(封禅)最为重要。封禅。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往泰山

11、封禅,到汾阴祭后土,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庙祭)和(郊祭)。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四渎: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从(秦始皇)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庙号。帝王祭祀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北京阜成门现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师)是哪些可以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

12、汉高祖刘邦)亲祭孔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汉文帝)追封孔子(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东汉光武帝刘秀)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到(唐贞观四年),开始全国性的祭孔。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在我国又叫(释教),管和尚叫(释子)。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1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2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庐山等地。3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4西行求法活动成风)。(鸠摩罗什)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13、金刚经及妙法莲花经对中国佛学理论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朱士行),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突出发展的原因(1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社会各阶层都遭受了无穷的苦难,于是都想在痛苦中寻求一种寄托和安宁,佛教所主张的自我解脱和超度求生等教义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2这一时期,社会上流行玄学,热衷清淡。3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1佛学大盛。唐代的佛经翻译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超越前代而达到最高成就。2寺产丰肥3宗派林立)。佛教宗派(三论宗、三阶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禅宗)是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

14、。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种的仪式和神持,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密),后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蒙藏附近的国家)等地。(葛举派)又称(白教),是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萨迦派)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宗派。(格鲁派)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成问题。(达赖)和(班禅)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无常)和(无我)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小乘佛教: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和大乘佛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三武一宗。:历史上的灭佛事件主要有四次,叫“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5、4)。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中国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尊崇(文殊)(普贤)(地藏)(观音)。佛教四大禅林:灵岩寺、国清寺、玉泉寺、栖霞寺。四大石窟: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乐山大佛)中国第一大佛。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是(太原西山大佛)。大藏经:以佛教经典为主,也包括了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石经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以石刻佛经闻名于世。(佛指灵骨)指释迦牟尼的真身遗骨。道教的渊源(1原始宗教和巫术2春秋战国时代产生“方术”3阴阳五行学说4黄老学说。)道教的产生大体在(东汉中叶)。道教的基本特点(1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

16、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2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3它的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的几个层次4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教发展的原因(1道教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本土产生的2道教的传播手段与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有关3入道成仙的口号有相当的诱惑力)。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其特点。和符录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其特点。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道教一般把(楼观台)作为最早的道观。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保护神。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和五功。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一般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中国的伊斯兰教属于()者。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约在(唐)代。番坊。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