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培训 PPT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143418796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PTX 页数:7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防火培训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森林防火培训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森林防火培训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森林防火培训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森林防火培训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防火培训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火培训 PPT(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区施工单位森林防火培训,2008年,林区施工单位森林防火业务培训,一、森林防火的基本概念 二、扑救林火的原则和要求 三、扑救林火的安全措施,一、森林防火的基本概念,第一,定义 第二,森林火灾等级 第三,森林燃烧(着火)的三要素 第四,火险天气 第五,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 第六,森林火灾的危害 第六,森林火灾的预防,森林防火的基本概念,1、森林火灾:是林地上失控的火,它是自由蔓延,超过一定面积,造成一定程度损失的林火 。 2、森林防火: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防止森林火灾的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等级,88年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八条 森林火灾分为: (一)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

2、一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二)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百公顷以上不足一千公顷的; (四)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千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等级,新的森林防火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二)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

3、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森林燃烧(着火)的三要素,1、可燃物 2、氧气 3、一定的温度 .,火险天气,定义:利于森林火灾发生的气象条件 。 例如:气温高、干旱、相对湿度小、风大等等,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1、地下火 2、地表火 3、树冠火 4、树干火 .,1、地下火,A、定义: 在泥炭和腐殖质层燃烧蔓延的火称为地下火 。 B、分类 泥炭火 :在泥炭中燃烧的 火。 腐殖质火 :在腐殖质中燃烧的火 。,2、地表火

4、,火沿地表蔓延,烧毁地表植物,危害幼林、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和下部枝叶及露出地面的树根,此类火称为地表火。,3、树冠火,定义 能引起树冠层燃烧的火称为树冠火。 特点 a、燃烧温度高,火强度大,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大,不易扑救。 b、树冠火多发生在长期干旱的针叶幼林、中龄林或针叶异龄林里。,树干火,能引起树干燃烧 的火称为树干火。,树干被烧过,森林火灾的危害,(一)烧毁林木 (二)烧毁林下植物资源 (三)危害野生动物 (四)引起水土流失 (五)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 (六)引起空气污染 (七)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森林火灾案例,森林火灾常造成人员伤亡全世界每年由于森林火灾导致千余人死亡1871年发

5、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和密执安州的一场森林大火烧死1500余人;1987大兴安岭的一场大火烧死212人此外,森林火灾还会给人民财产带来危害林区的工厂、房屋、桥梁、铁路、输电线路、畜牧、粮食等常常受到森林火灾的威胁例如: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烧毁三个林业局址(城填),九个林场场址,四个半贮木场(烧毁木材85万立方米),桥梁67座,铁路9.2km,输电线路284km,房屋6.4万平方米,粮食325万kg各种设备2488台损失十分惨重,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人民币,森林火灾案例,1988年5月6日美国黄石公园大火以及1987年亚马逊热带雨林大火,尤其是始于1997年6月底,延续了10个月的印度尼

6、西亚大火,已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也是森林火灾严重的国家,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70.5万次,受害森林面积3874万公顷,烧死烧伤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元。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燃烧了27个昼夜,过火面积133万公顷,烧毁的森林相当于整个海南省的森林面积,造成213人死亡,226人受伤,5.6万多灾民无家可归。1986年3月28日至4月3日,云南省安宁县青龙寺和玉溪市刺桐关相继发生两场森林大火,过火面积3.2万亩,参加扑火人员达一万五千多人,伤亡179人,其中牺牲80人。1999年山西汾阳森林火灾烧死23人。这些森林火灾惊动了党中央、

7、国务院、牵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森林火灾的预防,1、定义 2、预防措施,森林火灾的预防,定义:通过人为的努力,避免发生森林 火灾的工作叫森林火灾预防。 预防是森林防火的主要工作,包括行政、经济、技术、法律手段,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预防措施,(1)严管火源 A、定义 B、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 C、火源管理主要措施 (2)管理可燃物 A、定义 B、可燃物的管理措施 (3)预测预报森林火灾,严管火源,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在引发森林火灾的三大因素中,经过努力是可以控制的一个因素。森林可燃物因温度升高而达到燃点发生自燃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是人为火源,因此,从某种程度

8、讲,管火即是管人。,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1)天然火 如雷击火、泥炭火、滚石起火等。 (2)人为火 a、生产性火源,如森工用火、农事用火、营林用火、牧业用火、副业用火,电焊,爆破。 b、非生产性火源,如生活用火、吸烟、小孩玩火、家火引起山火、迷信用火。 c、放火,如精神病人放火、坏人故意纵火。,火源管理主要措施,A、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B、建立安全用火制度 C、管好重点人 D、控制火灾高发期 E、管好重点地区、重点部位 F、要处理好林区各种社会矛盾,搞好林区治安,防止因矛盾激化而引发故意纵火烧山。,生产性火源管理,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控制这些火源,主要十严格执行野

9、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定。森林防火重点期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规定权限经过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批准,严格遵守“六不烧”规定,即领导不在场不烧;久旱无雨不烧;三级以上风不烧;没开好防火线不烧;没组织好扑火人员不烧;没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管理可燃物,可燃物是引发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没有可燃物,森林火灾就不可能发生。但林区的可燃物是大量的,要清除可燃物,难度是很大的。,可燃物的管理措施,A、实施计划烧除或人工割除,降低可燃物的载量 B、建立防火阻隔网络,切断可燃物之间的联系,防止大火的发生和蔓延,阻隔网络有工程和生物网络 C、人工影响天气和加强对危险天气的预测

10、(在施工区和营地周围形成防火隔离带),预测预报森林火灾有三种方法,一是火险天气预报 二是火灾发生预报 三是林火行为预报。,火险等级,一级,不燃; 二级,难燃; 三级,可燃; 四级,易燃; 五级,强燃 。 针对不同火险等级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二、扑救林火的原则和要求,1、森林防火的基本特点 2、扑救林火的原则 3、扑救林火的基本要求,森林防火的基本特点,战线长、可燃物多、 交通难、设备差、 地势险、水源远、 人口少、技术水平低。,扑救林火的原则,打早 打小 打了,打早,一经发现火情,或得到火警报告,就要争分夺秒地将扑火人员调集到火场,迅速投入灭火作业。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效益,也可以说,时

11、间就是森林,时间就是生命。扑救森林火灾时间性是非常强的,打早是实现打小、打了的重要前提。,打小,就是把林火扑灭在初起阶段。林火初起,燃烧面积小,火势弱,用少量的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就能扑灭,这是实现打了的核心和关键。,打了,明火扑灭以后,必须彻底消灭余火,防止灰烬复燃,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是实现打早、打小的目的。,扑救林火的基本要求,发现早 行动快 指挥强 方法对 一般火灾要求当日扑灭,边远地区也不能超过3天。,发现早,要打得早,必须火情发现早,火警报得早。林业工人作业区的森林失火,要求半小时以内报警,林区单位或居民点附近(直线距离2公里以内)的森林失火,要求1小时以内报警,其余地区的森林失火,

12、要求在两小时以内报警。发达国家和我国东北林区要求10分钟以内报警。,行动快,发生林火就近组织力量扑救,如果施工区发生火灾,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扑火。得到火警后,专业扑火队要求在15分钟内出发,半专业扑火队要求在30分钟内出发,义务扑火队见火就打,边打边报。,指挥强,施工区发生一般火灾、火警、荒火由各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指挥扑救,并同时报告久隆公司防火指挥部,防火指挥部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是否派遣临近施工单位支援。,方法对,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科学的、经济而有效的扑火方法。 扑火的时候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然后才是尽力把火灾损失降低到最小。,三、扑救林火的安全措施,1

13、、扑救林火伤亡情况的分析 A、人员死亡的直接原因 B、造成伤亡的条件 2、扑救火灾安全措施要点 3、森林防火中的常用方法,人员死亡的直接原因,(1)烧死烧伤:死者衣服全毁,体无完肤,面目全非。 (2)窒息伤亡:死者衣裙完好,须发俱存,也无其他外伤。 (3)摔死摔伤:从高岩跌落,断手断足,脑振荡,内脏受伤。 (4)石头、倒木砸死伤,特别是头部受伤,容易死亡。 (要求我们在扑火的时候安全措施必须做到位,确保人员安全),造成伤亡的条件,(1)客观条件 (2)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第一,危险地形 危险地形:阳坡山凹,狭窄沟谷,阳坡挂偏(向阳沟河后堵,又称葫芦峪),具有明显的小气候特征,造成火势突变,使火

14、场难以控制,容易造成伤亡。,葫芦谷(向阳沟后堵、山洼),地形分析: a)易形成山谷冲火; b)易产生火旋和火旋风; c)火头易转向,形成多个火头和多层火线; e)浓烟和毒气浓度高。 扑火的危险区域:a)狭窄草塘沟; b)向阳沟后堵葫芦谷,鞍型场(区),地形分析: a)形成鞍型场涡流带; b)易产生火旋和火旋风; c)是火头、高温热流和火场浓烟通道。,窄山脊线(也称拱脊),地形分析: a)火经拱脊时产生乱流,火势多变; b)易产生火旋和火爆。,陡坡,地形分析: a)火焰垂直发展和水平发展; b)火速度不断加快; c)易产生爆发火和火爆。,其它危险地形,:峡谷、岩缝;破碎特征的地形。,客观条件,第

15、二,气象条件 造成扑火人员伤亡的气象条件,主要是风力加大和风向突变。 第三,可燃物条件 可燃物存储量大、含水量低、形体细小。易燃性强,也是形成扑火危险环境的重要条件。,主观条件,第一,指挥失误:指挥员不了解火场位置、火头前进方向、安全行进路线,进行瞎指挥,往往造成扑火人员伤亡。指挥员对火势发展判断失误,把扑火队员部署在危险环境,往往造成人员伤亡。指挥员命令扑火队员迎风扑灭燃烧强度大的地表火,也易造成人员伤亡。 第二,冒险逞能:扑火队员擅自进入扑火危险环境扑火和赶到火头前面扑迎面火,往往造成伤亡事故。 第三,不按操作规程办事:扑火设备不能正确使用,会造成伤亡事故。 第四,违反组织纪律:在扑火中不

16、听指挥,擅自离队,发生险情,无人救援。 第五,在夜晚扑火不带照明工具,往往会发生摔倒、坠岩事故。 第六,发生险情,惊慌失措,乱跑乱窜,失掉解救良机和活动能力。,扑救火灾安全措施要点,第一,加强扑火队伍的组织领导 第二,扑火指挥员要熟悉火场的具体情况,合理部署扑火力量 第三,要做好通信联络、后勤供应和医疗救护工作 第四,参加扑火人员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特别不能擅自离队 第五,加强安全教育 第六,坚持安全扑火作业方法,森林燃烧产物对人的危害,在扑火中,森林燃烧产物主要有高温辐射、火旋风、飞火、烟尘和一氧化碳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火灾中的烟气的危害大于火,烟气对人员危害是火灾中的第一杀手。烟雾中的微粒主要影响人们的鼻子、喉咙、气管、眼睛和皮肤。不同的人所受的影响不同,一般的人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眼睛干痒、咳嗽等症状。对于烟气危害的严重程度,国内外专家认为火灾中的烧死和烟气致死的人数各为 50 。,1、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林火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