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16辛弃疾词二首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371262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16辛弃疾词二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16辛弃疾词二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16辛弃疾词二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16辛弃疾词二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16辛弃疾词二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16辛弃疾词二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16辛弃疾词二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架桥以后东村与西村之间隔着一条小河,由于这里没有桥,两村的人往来都得绕很远的道。这时,有个热心的年青人,用家里的横梁在河上架起一座独木桥,方便了行人。这很使东、西村的人高兴了一阵子,也称赞了一阵子。但三天以后赞扬声变成一片埋怨声:“哼,一根木头也算是桥?”“平时走过它还要摇三摇,碰上雨天叫人怎么过?”“要是孩子、老人”“再譬如说扛一袋、拎一包什么的”“骑自行车的就更没办法!”“”微感言: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赏读: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一个好教师,胜过万本书。尊师敬师,拜师求学,是求知的捷径。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赏读:打了胜仗不骄傲,打了败仗不埋怨。打了胜仗不骄傲,是因为胜

2、利来自战术的高明,不值得自己骄傲;打了败仗不抱怨,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失误的地方,不能再怨天尤人。不骄、不怨,有利于继续战斗。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赏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一、作者视窗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

3、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作品集稼轩长短句。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二、写作背景青玉案元夕:此词写于哪一年虽无定说,但最早也要在乾道、淳熙年间。大约写于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之后。此时距靖康之变已有四五十年,而划江割据局面依然。敌虏仍隔岸肆虐,虎视眈眈,令志士仁人寝食难安。词人投笔从戎,弃家投南,实指望南宋当朝厉兵秣马,挥戈北征,收复失地。不料当局不思恢复,只图偏安;不念国破,只颂月圆;一心,灯节糜费无度。真个“直把杭州作汴州”。词人空怀壮志,请缨无路,回天乏术,只有“世人皆醉我独醒”之

4、痛苦。幼安以深长的艺术语境,含蓄言情曲笔抒志。词中创造的艺术境界亲切生动,寓意隐而不露,似有若无。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亦增其强烈、永久的魅力,令人思索不已。王国维先生论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三种境界时,就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第三境界,比喻凡事须经艰苦跋涉,往往“踏破铁鞋无觅处”,最后才能“得来全不费功夫”。鹧鸪天: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乘机进行起义活动。山东济南的农民耿京,领导一支起义军,人数达二十余万,声势浩大。当时年仅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归附耿京,为耿京部掌

5、书记。辛弃疾建议起义军和南宋取得联系,以便配合战斗。第二年正月,耿京派他们一行十余人到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宋高宗。高宗得讯,授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授辛弃疾承务郎。辛弃疾等回到海州,听到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投降金人,义军溃散。他立即在海州组织五十名勇敢义兵,直趋济州(今山东巨野)张安国驻地,要求和张会面,出其不意,把张缚置马上,再向张部下宣扬民族大义,带领上万军队,马不停蹄地星夜南奔,渡过淮水才敢休息。到临安把张安国献给南宋朝廷正法。辛弃疾这种忠心为国、智勇过人的传奇般的英雄行为,在封建社会的文人中是绝无仅有的。这首词的上阕写的就是上述作者这段出色的经历。本词是他晚年家居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

6、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书此词于造口。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此一记载对体认本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陈寅恪论再生缘亦谓:“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故史称隆祐“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则渡江陷建康、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南宋政权存亡危急之秋。故当稼轩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兴”,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罗

7、氏所记大体可信。三、基础梳理1字音识记(1)宝马雕车()(2)黄金缕()(3)蓦然() (4)阑珊()(5)旌旗() (6)菩萨蛮()(7)娖() (8)银胡(9)髭须()(10)锦襜突骑()答案(1)dio(2)l(3)m(4)ln shn(5)jn (6)ps(7)chu(8)l(9)z(10)chn j2词语释义(1)玉壶光转:_(2)笑语盈盈暗香去:_(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_(4)燕兵夜娖银胡:_(5)却将万字平戎策:_(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_(7)江晚正愁余:_答案(1)精美的彩灯(2)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的香气(3)稀疏,零落(4)整理,在此是“取”的

8、意思 (5)拿(6)可惜(7)使我悲愁。愁,使动用法3名句背诵(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_,_,_,此第一境也。_,_,此第二境也。_,_,_,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2)_,更吹落、星如雨。(3)蛾儿雪柳黄金缕,_。(4)却将万字平戎策,_。(5)_,毕竟东流去。答案(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东风夜放花千树(3)笑语盈盈暗香去(4)换得东家种树书(5)青山遮不住文本感知1青玉案元夕这首词借描写元宵夜赏灯

9、的热闹情景,讽刺南宋朝廷偏安江左、不思进取的行为。亦借一位不慕繁华、自甘淡泊的美人,隐喻词人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鹧鸪天这首词深刻地概括了一位抗金将领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词人无比悲慨凄凉的沉痛心情和怨愤之情。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此词表达作者对中原未能恢复的沉郁心情,驱敌救国理想不能实现的抑郁、苦闷和深沉的爱国情思,并坚信驱逐侵略者、收复中原、雪洗国耻总会实现。结构图示青玉案元夕 鹧鸪天对比悲慨凄凉怨愤之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师生探究一、辛弃疾青玉案和李清照永遇乐都是写元夕的,试比较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提示1.在立意方面,辛词既写在元夕之夜苦苦搜寻意中人的执著与悲喜莫名之情,同

10、时又托意中人这一形象言志,表达一种自甘淡泊、安于寂寞、坦然自信之襟怀。李词则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一种饱经丧乱之人所产生的迷茫痛苦和孤寂悲凉。2表现方法上,辛词先是用浓重之笔墨写元夕之热闹,后用白描笔法写搜寻意中人之事。而大肆渲染铺垫只为结句服务,前后呼应,笔触细腻而用意良苦,大起大落,跌宕生姿。李词在艺术上除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相济、俗中见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二、请分析鹧鸪天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示这首词以短短五十多个字,概括了一位抗金名将的悲

11、剧遭遇。他青年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擒获金军将领带义军南下,威武雄壮,战功赫赫。然而皇上没有抗金决心,又畏惧起义军,义军被遣散,让义军半途而废。主人公处处受投降派的掣肘,报效国家的壮志难酬。多少年后,感叹年老不能回到青春、岁月虚度的可惜,可又不甘心年老,言外之意有壮志未能抛却之意。之后以鲜明、典型的形象,突出主人公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突出他一生的政治悲剧,把上文的感慨引向更为深广极端沉痛的地步。总之,本文主人公文武全才,应有大的作为,由于昏君与投降派的干扰,壮志未酬,实乃悲剧英雄的典型,其悲慨程度使人扼腕不已。三、菩萨蛮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请细加分析。提示本文用比兴手法,极写深沉之爱国情思

12、。它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以一一指实,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认,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具体比兴之处如:“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在词人心中,此一江流水,即行人流不尽的伤心泪。当建炎年间四海南逃之际,不知有多少难民伤心落泪,痛不欲生。由此,此情此景又象征存亡危急之秋。同时,一江行人泪中,自然也有词人之悲泪,所有炎黄子孙之泪。“青山遮不住

13、,毕竟东流去。”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又说它遮不住东流水,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意识中,又指投降派。“东流去”,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不可遏止,势不可挡。“江晚正愁余”句,又描绘出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写照,而暗含起笔之郁孤台意象,可谓妙极。四、请细细品味下列加的词语的含义。宝马雕车。 意气,鞍马光照尘。笑语盈盈。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提示香满路:豪门富户之人前去观灯,其身上的衣饰之香,车马之香,洒满道路,指意气之盛,富贵之势。骄满路:指掌权之后的宦官内臣的骄横神气,骄奢蛮横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之态充满道路。暗香去:本指花香,此指观灯女子们身上散发出的香气,意指众多女子装饰一新,衣香袭人;也暗指美人,即众多美人来来往往。暗香盈袖: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暗香盈袖既烘染了雅淡如菊的情怀,也隐含了“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夫妇暌离之感。名句品评(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