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3360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专题二物质的特性二: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5天津南开区二模,2)全世界共有 16 个国家拥有高铁,总里程达到了22 633 公里,其中中国就有 11 028 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图中能正确描述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解析铁是金属,是晶体,在铸造铁轨的过程中,应先将铁熔化,达到一定温度后进行浇铸,并重新使其凝固成固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有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通过图像中是否有不变的温度,首先可判断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之前温度逐渐上升还是逐渐下降判断是熔化还是凝固。根据图像可知 A 是非晶体先熔化再

2、凝固的图像, B 是非晶体先凝固再熔化的图像,C 是晶体先熔化再凝固的图像,D 是晶体先凝固再熔化的图像。答案2015山东济南市槐荫区一模,14)冬季开车时,前窗玻璃经常会蒙上一层雾气,影响司机的视线。通常司机会打开空调开关向玻璃吹暖风,雾气会很快消失。在此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汽化 B升华、汽化C凝华、升华 D液化、升华解析在冬天,车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雾气;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风,玻璃上的小水滴会吸热汽化为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答案2014浙江杭

3、州江干模拟,20)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 “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 t 时 4 ,水开始沸腾B在 t 时 4 t 时 6 过程中,水不吸热C在 t 时 6 继续加热,水温仍是 100 D在实验时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解析如图,水的初温是 90 ,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在第 4 间,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100 不变,所以水从第 4 始沸腾,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100 ,在第 6 后继续给水加热,水还是处于沸腾阶段,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100 不变。答案2013江苏南通实验中学,3)早晨看见草叶上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原因与图中相同的是 ()解析首先

4、要明确露珠是液化现象,然后对选项中的各个物态变化逐一筛选。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露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雾凇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答案2015浙江丽水一模,4)天气一暖和,同学们就喜欢吃雪糕。一天,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 ,她又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 “冷气 ”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 “冷

5、气 ”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解析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答案选择题6(2015江苏射阳模拟,17)民谚俗语常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 “缸穿裙,大雨淋” ,夏天水缸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小水滴向下淌,水缸好象穿上了裙子;“霜前冷,雪后寒” ,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_现象,形成前环境温度低于 0 ,

6、这一过程中水蒸气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解析水缸外面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的;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而形成的;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答案液化凝华放出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7(2013黑龙江大庆六十九中二检,7)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_,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

7、处形成淤血。解析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成液态储存在容器内;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答案液化汽化吸收减小8(2014黑龙江哈尔滨调研,39)如图是研究汽化、液化中的吸、放热实验装置,在左右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 1/3 的水。实验中发现要维持左侧试管中水沸腾状态不能撤去酒精灯?说明_;右侧装置中能够说明液化放热的现象是_。解析(1)左管发生的是水的沸腾现象,水在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水的沸腾停止,说明水的沸腾过程需要吸热;(2)右管发生的是液化,由于液化放热,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右管

8、中的水的温度会升高,温度计示数升高。答案 水沸腾过程需要吸热右侧温度计示数升高9(2014江苏南京高淳区一模,23)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石蜡的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海波的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水的温度/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1)在上述三个

9、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_;(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石蜡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的温度达到 53 时,其状态是_;(选填“固态”或“液态”)(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解析(1)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需要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除了需要记录时间的秒表外,还需要测量温度的温度计;(2)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石蜡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没有温度保持不变的时候,所以石蜡是非晶体。海波的温度达到 53 时,温度超过了熔点,说明此时已完全熔化,为液态;(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达到 99 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水的沸点是 99 。答案(1)温度计 (2) 非晶体 液态(3)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