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3290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第九单元 溶 液溶液的形成(高频)溶液溶解时的热现象乳化现象考点 梳理溶液概念组成特征概念: _或 _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 _、 _的 _一种 几种物质均一 稳定 混合物组成溶质: _的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剂: _的物质, _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被溶解能溶解其他物质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水特征均一性:溶液各部分性质、浓度完全一样稳定性:外界条件( _、 _的量)不变时 ,溶质、溶剂不分离温度 溶剂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但都是透明的溶解时的热现象吸热:一些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 _,如 : _ 放热 :一些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 _,如

2、: _吸放热不明显 :多数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 _ ,如 : _通常会引起密闭容器的压强变化11 12 13 14 15 16 氯化钠降低 硝酸铵升高 浓硫酸不变实验视频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乳化现象乳化现象:洗涤剂(如洗洁精)等乳化剂能使植物油等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应用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判断转化概念不饱和溶液:在一定 _下,一定量 _里, _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 :在一定 _下,在一定量 _里,_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17

3、 18 19 20 21 22 不能温度 溶剂能温度 溶剂判断a. 在条件(温度、溶剂的量)不变时,继续向溶液中加入这种 _,观察是否溶解 ,若不再溶解则为饱和溶液,反之,则为不饱和溶液b. 一定条件下,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则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 _溶液c. 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所得到的溶液一定为该溶质的 _溶液23 25 饱和溶质饱和24 转化对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降温 结晶对于 2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增加溶剂或降低温度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加

4、热 结晶溶解度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固体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_、 _、 _、_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26 27 28 29 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一定温度 100 和状态气体溶解度概念:在压强为 _和一定 _时,溶解在 _水里达到 _时的气体体积30 31 32 33 影响因素内因:气体的性质和溶剂种类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 _,随压强的增大而 _34 35 增大101 度单位体积 饱和状态减小溶解度曲线意义应用 (高频)意义点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其饱

5、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面曲线以上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应用(高频)a. 判断某种物质的溶解度b.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同一温度,否则无法比较)c. 确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d. 判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e.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f. 判断一定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g. 判断温度改变时溶液中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以及物质提纯的方法溶液的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高频)溶液的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

6、算(高频)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_与_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36 37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公式所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38 39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40 41 42 + 溶剂质量 100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 0 0 g( 液的稀释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 _不变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 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43 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步骤为计算、 _、量取、 _、装瓶( 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44 45 溶解称量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与压强的关系 (易错点)( 1)放热:一些溶质溶于水后会放出热量,

7、溶液温度升高。若溶解过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容器内的压强因空气的热胀冷缩而增大,容器内的气体有向外界环境扩张的趋势。重难点突破重难点一( 2)吸热:一些溶质溶于水后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若溶解过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容器内的压强因空气的热胀冷缩而减小,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有向容器内运动的趋势。( 3)吸放热现象不明显:多数溶质溶于水吸放热现象不明显,则密闭容器中的压强无明显变化。例 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 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 不可能 是( )A. 浓硫酸B. 生石灰C. 硝酸铵D. 烧碱C【 解析 】 如图装置, 边液面上升,说明瓶内压强增大。浓硫酸加水稀释放热,

8、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放出热量,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瓶内温度下降,压强减小;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重点)例 ( 2015五华区二模)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 40克 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 6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 重难点二解:设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 2 g 10% g 5 8 . 54 0 g 1 0 % xx= . 8 5 0 % 5 . 9 %4 0 g 6 0 g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9、方法指导 】 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时,利用化学方秳式所求得的物质质量都是实际参加反应的(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因此要注意将溶液质量换算成溶质质量;然后将求得的溶质质量不溶液质量代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重点)以下图为例,判断下列条件改变后,相关量的变化情况:重难点三改变条件 点的秱动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降低温度,从 60 降至 40 变 丌变 丌变 丌变升高温度,从 40 升至 60 _ _ _ _保持温度为 60 ,恒温蒸収溶剂 _ _ _ _丌变 丌变 丌变 丌变丌变 变小 变小 变大改变条件 点的秱动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10、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保持温度为 60 ,加入溶质 _ _ _ _保持温度为 60 ,加入溶剂 _ _ _ _将温度从20 升至40 的同时,加入溶质 _ _ _ _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丌变变大 变大 变大丌变 变大 变大 变小变大 变大 变大丌变改变条件点的秱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降低温度,从40 降至 20 _ _ _ _21 22 23 24 变小丌变 变小 变小例 ( 2015昭阳区一模 )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 时,甲的饱

11、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 5C.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D. 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 降温至 ,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A【 解析 】 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公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可知, 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时,甲的溶解度是 20 g,说明该温度时甲在 100 0 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20 g ( 100 g+20 g) =1 6, 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据溶解度100 g 溶 解 度溶 解 度曲线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

12、温度影响更大,但是没有指明 时等质量甲、乙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无法确定是否析出晶体或析出晶体较多的是哪种物质, 验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2015年 3次, 2013年 1次, 2012年 3次, 2011年 2次)实验突破实验视频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 仪器的选用及其作用( 1)所用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考查 1次)( 2)仪器的作用:玻璃棒的作用 _;(考查 2次)量筒的作用是量取液体的体积,选取量筒的量程要比量取液体的体积 _,且越 _越好。(考查 4次)搅拌,加速溶解接近略大2. 操作步骤( 1)所配溶液的溶质为固体时(考查 1次)计算:计算所需 _和 _;称量:用 _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用量 _取一定体积的水; (考查 1次)溶解:将固体倒入烧杯中,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 _至固体完全溶解; (考查 1次)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溶质的质量 水的体积托盘天平 量筒搅拌( 2)用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的体积和所需水的体积;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接近所需体积时改 _)和水;溶解:将量取的浓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_。搅拌胶头滴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