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43092014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XX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多年来,XX市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和 省关于推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把优先发展教育 作为改善民生的 首要任务,始终把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摆在重 要位置。建 立健全了领导体制和决策机 制,成立了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增加财政性教 育经费投入,20xx年公共 财政预算义务教育经费支 出55.6亿元,占XX市公共财政预 算支出总额的 8.8%全面开展了县域义 务教育均衡督导评 估,10个县区通过省义务教育初步 均衡督导评估验收,今年 4个城区正在准备接受国家县 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 估 认定工作。一、X

2、X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 做法(一)强化办学资源 配置,促进硕件均衡。一是落实教育经费保障。制定 城市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标 准。从20xx年起,按照小 学生均不低于760元、初中生均 不低于960元标准安排城市、城区农村义务教 育经费,比全 省统一标准提 高200元。按XX新的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标准 5 倍拨付特教学校公用经费。二是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将全 市农村学校建设纳入城乡 教育统筹发展规划,学校布局 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 划、同步实施。市本级投入 8.4亿元,实施460个城区中小学标准化改造建设 项目,力争到20xx年中心城区中小学办 学条件全部 达到省定标准;投入 4.3亿元在城乡

3、结合部新建 7所九年制学校,进一步优化教 育布局。投入3.35亿元为 329所城区学校配齐了 教育装备,城区学校教育装 备年底将 全部达到省定标准;投入4000余万元为157所学校配备了 学科教学平台,城区40%勺学科教师拥有具有生成性的教学 系统和备课平台。通过以上举 措,朝阳区宽平大路小学、南关区曙光小学等一大批薄 弱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 缓解了大学额、大班额问题。(二)推动优质 资源共享,促进校际均衡。一是实行“大学区”管理 模式。为充分发挥优质学校 辐 射带动作用,推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实行了 “大学 区”管 理模式,全市建立108个“大学区”,涵盖所 有义务教育段 中小学。

4、该模式作为典型全省推广,并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其中,南关区推出强弱学校“ 1+ T托管,将六大学区12所 学校结成优质托管对子,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通 过年级托管、同步管理,使 薄弱校在短期内实现生源回 流,滨河小 学、东岭小学今 年招生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 了 130僧口 87.2%; 二道区实施“2 1-2”工程,建立两个教育集团、 一个校 际联盟、对两个大学 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了 区域内教育 资源深度整合、优化和提升,使薄弱学校学 区招生数翻倍增 长,18中学由去年招生18人回升到今年的241人;宽城区 进行农村学校“抱团取暖”探 索,农村学校实现了跨越式 发 展,宽城区第三实验小

5、学 等一批村小发展为优质特色 学校。二是积极创建学区“新优质学校”。20xx年,XX市启动 了学区“新优质学校”创建行动,利用三年时间,将100所 普通学校打造成白姓家门口的好 学校,满足白姓就近享受优 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目前,已有41所普通学校被命名 为第一批“新优质学校”。 第二批30所学区“新优质 学校”将 于今年年末产生。(三)实施质虽提升工程,促进质虽均衡。为进一步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于20xx年启动了基础教育质虽提升工程,以基础工 程为根本、以创新工程为重 点、以保障工程为支撑,围绕18个重点项目,采取任 务驱 动的方式统筹推动工作 落实。其中20xx年为建设年,20xx 年为推

6、进年,20xx年为提升年,20xx6年为验收年。为了对 质虽提升工程进行统一谋划 部署,统筹项目推进,在纵 向上 确立了市级为统领、县 区为支撑、学校为基础的三 级管理体 系;在横向上建立 了工程指挥、工程管理、理 论指导、实践 操作、工程评 价五大系统。其核心任务:一是构建质虽标准和监测体系。以教育质虽综合评价和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切入点,依托东北师大专业力虽,研制 中小学各学科质H标 准;根据教育部推进中小学 教育质H综 合评价改革的意 见,针对5个领域、20个指标、66个评价 要点开发了质虽评价工具,成功进行 两轮质虽监测并编写了 年度监测报告,用科学的杠 杆为改进教育教学、规范质虽 管

7、理提供依据,促进学校 规范发展。二是进行考试 与评价制度改革。推进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制定中考改革方案和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方案,从20xx 年新生开始,将体育40分成绩纳入中考;推行学生综合素 质 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高 中录取依据。推进招生改革,通过 实行中小学网上报名、民办初中部分学位电脑派 位、公办优 质空余学位电脑 派位、电脑均衡分班等全面 实行阳光招生, 两年共有8717个公办优质空余学位、2716个民办初中学位 派 位录取。三是开拓综合 素质提升项目。通过课堂教 学、社会实践, 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 过程。与新华社吉林 分社联合打造时事新闻课,为思想 政治教育

8、注入了新活力, 光明日报等20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实施了 “中小 学 生阳光体育运动”、“体 育艺术2+1项目”、“艺 术小课间 活动”,提高学生 的身心健康水平,中国教 师报头版对 阳光体育运动 进行大篇幅报道。XX市选手在全国中小学艺术 展演中获两项一等奖,在全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上获1金1铜两枚奖牌,实现历史突破。四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深入挖掘特色创建与优质均衡 发展的内涵联系,全市 两年共命名96所“三星”素质教育 特色校。各县区结 合实际不断打磨区域特色: 朝阳区的学科 生命教育、宽城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绿园区的送教上门、 双阳区的内涵式发展十大行动等异 彩纷呈。目前 XX市正在

9、 形成“区区有特点、校校有特 色、生生有特长”的办学格 局。(四)保障特殊群体 入学,促进机会均衡。一是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 女“零障碍入学”。按照 “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 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 原 则,开辟绿色通道,为每 一名农民工子女安排公办义 务教育 学位。两年共安排26771名外来务工人员随 迁子女入学,实 现进城务工 人员随迁子女“零障碍入学 ”和“同城同待 遇”。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 爱服务体系。对 XX市 16049名留守儿童开展关爱 工作,在寄宿、校车、营养 餐等 方面给予倾斜照顾,确 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三是科学谋划特殊教育发 展。突出政府责任,连续 5年

10、 将发展特殊教育列入 XX市民生计划,制定了特殊 教育三 年发展规划等系列 文件。近5年累计投入1.5亿元,对全 市公办特教学 校进行改造。从 20xx年起,免除公办特教学 校学生在校期间费用。构建特殊教 育“1+x”办学格局,形成 了以公办特教学校为引领,以特教辅导班、随班就读、送教 上门为辅助的特殊教 育体系。在年初全国特殊教 育电视电话 会议上,XX市作为唯一市级代表由姜治莹 市长做了经验介 绍。四是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体系。为低保及低保边 缘家庭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学生 免费提供教科书、作业本和 校服,并补助困难住校生生 活费,20xx 20xx年资助17663 人次,补助资金67

11、9万元。从20xx3年开始,对低保及低保 边缘家庭中小学生提供营养 午餐补贴,惠及贫困学生 4. 5万 人。今年开始,对希 望学校“双特生”补助标准 提高一倍。二、主要成绩及下一步打算经过多年努 力,目前XX市义务教育工 作取得较好成绩, 表现为: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 件明显改善,各类教育 协调发展,教育质虽全面提高,教育公平不断彰显,全市义务教育实现了由关注硕件建 设向更多关注内涵发展转变、由 关注规模增长向更多关 注质虽提高转变、由关注市 民“有学 上”向更多关注市民“上好学”转变。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高位统筹。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完善考核和问责机制,将年度督

12、导结果纳入对县区的绩 效考评体系,对在义务教育 均衡 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县区 进行表彰奖励。二是进一步 强化经费保障。在硕件方面 继续做好学校标准化改造,以国家“全面改薄”工作为 契机,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 学校办学条件,利 用五年时间使XX市义务教育段学校 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 条件标准。三是进一步优化人才 队伍。充分利用“绿色通 道”,每年有计划选聘一批优秀师范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育 队伍中,为教育优质发展 提供人才储备;创新培训模 式,促 进教师专业成长,推 动师资队伍整体提升;持续 抓好典型培 树和违规惩处,使师德师风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进一步深化 教育改革。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实现100知勺小学、95如上的 初中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深化大学区管理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区域义务教育校际 均衡;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 设,逐步形 成“管办评分离”机制,变教育管理为教育 治理;进一步规 范办学行为,以规范促进改革,使我市义务教育科学健康发 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