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01323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论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基于成语源流通释大辞典邓明(晋中学院,山西 榆次 030600)摘要:本文是在笔者编写成语词典收集大量资料并与此前出版的同类词典参合比较的基础上而写的,认为在成语释义中应抓好四个环节:词义的揭示,词性的把握,语义的阐发,语用的提示。词义的揭示、词性的把握是释义的重要基础,语义的阐发是释义的关键所在,语用的提示是释义的必要补充。关键词:词义 词性 语义 语用二十多年前的 1989 年,我有幸参加了向光忠先生主编的成语源流通释大辞典 (以下简称大辞典 ) 的编撰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要编写一部好的成语词典,理清源头流变诚属不易,准确解词释义似乎更难。本文拟结合笔者撰写条

2、目的具体实例,谈谈成语释义中的有关问题。一、 词义的揭示成语的语义是由构成该成语的词所承载的,所以要圆通地阐发语义,必须先准确地解释词义。可见,解词是释义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一)在古义与今义的辨正中揭示古义。成语是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源自古代的成语是由古代汉语的基本元素构成的,因此在成语中沉积了大量的古义。努力挖掘这些古义,才有可能在解词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望文生训、以今律古的错误。偷梁换柱 多数成语词典 不释“偷” ,有的成语词典串译为“偷下” 1011或“偷换” 89,显系以今律古。 大辞典:“偷:取。 ”尚明“偷”之古义。诗唐风山有枢:“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汉郑玄笺:“

3、愉读曰偷,偷,取也。 ”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狗彘 不择甂瓯而食,偷肥其体。”汉高诱注:“偷,取也。 ”唐孟郊喜符郎诗有天纵:“偷笔作文章,乞墨潜磨揩。 ”“偷笔”与“乞墨”相对, “偷” 、 “乞”皆训取。 “偷梁换柱”变体或作“抽梁换柱”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一回 ) 、 “移梁换柱”(清李渔蜃中楼乘龙 ) , “偷”与“抽” 、 “移”异文而同义,均强调抽取2的动作,与公开或暗中无涉。 “偷梁换柱”本谓“取掉房梁,换上房柱” 15,“比喻玩弄欺骗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 15。比喻义中“暗中改变”的义素是整个成语的寓意赋予的,而不是“偷”之词义生成的。销魂夺魄 多数成语词典不释“夺”

4、 ,有的成语词典释为“夺去” 。 9按:“魂”与“魄”相对而义近, “销”与“夺”相对也当义近, “销” 、 “夺”均为失去之义。 大辞典:“销、夺:失去。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是“夺”本义为失去,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王冰注:“夺,谓精气减少如夺去也。 ”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无失其时”与“勿夺其时”义同, “夺”即“失”也。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皓鹤夺鲜,白鹇失素。 ”“夺”与“失”对文而同义。同一件东西,对甲方来说是失去,而对乙方来说就是夺取,故“夺”又引申为夺取,今则夺

5、取义行而失去义废。大辞典揭示古义者甚多,下面再举“X”部之数例:象齿焚身, “焚:说文:烧田(畋)也。 即用焚烧草木的办法围猎。”相见恨晚, “恨:遗憾。 ”枭鸾并集, “集:群鸟停在树上。 ”小受大走, “走:逃跑。 ”效死弗去, “去:离开。 ”挟山超海, “超:跳越,跨越。 ”心广体胖, “胖:安详舒坦。 ”新发于硎, “发:磨。 ”兴师动众, “众:军队。 ”臭味相投, “臭味:气味。 ”朽木粪土, “粪土:秽土。 ”衒玉自售, “售:卖出去。 ”学优而仕, “优:有余力。 ”(二)在常用义与冷僻义的探寻中揭示冷僻义。词义有常用和冷僻之别,相对来说,常用义容易理解,而冷僻义则较难把握,

6、所以探寻冷僻义就成为解3词的重要内容。项背相望 多数成语词典不释“望” ,有的成语词典注为:“相望,相互看得见。 ”9注与不注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都认为“望”是常用义看见,实则不然。 大辞典:“相望:相对,相接。 ”常用义“看见”和冷僻义“对着”看似互不相干,实乃相应而生,看见必然对着,对着方能看见。就“望”而言,主语能发生“望”之动作者, “望”是看见之义,如“望其项背” ;主语不能发生“望”之动作者, “望”是对着之义,如“项背相望” 。 中华大字典:“望,对也。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邻国相望”意谓邻国相对;尚书禹贡:“终南、惇物以至鸟鼠。 ”汉孔安国传:“三山名,言相

7、望。”注文之“相望”亦谓相对;资治通鉴唐纪:“人马冻死者相望。 ”指人马冻死者相对,甚言死者之众。成语有“望衡对宇” , “望”与“对”相对成文,更可见得“望”有对着之义。养痈成患 多数成语词典不注释“养” ,但按常用义养活来理解又扞格不通。按:“痈”为毒疮,应该切除,留下终为祸害, “养痈成患”意即留下毒疮不及早医治而形成祸患。 大辞典:“养:蓄,留。 ”揭示了“养”的冷僻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养,按犹畜也。 ”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朱右曾校释:“养羞者,畜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发,分为髻。 ”“养发”犹蓄发、留

8、发。 “养”可训“蓄” ,故“养”与“蓄”可对举,成语“养痈蓄疽” , “养”与“蓄”对文而同义。寻行数墨 多数成语词典不注释“寻” ,有的成语词典把“寻行”释为“一行一行地读” 。 3如此注释,实在看不出“寻”之义训。 大辞典:“寻,依循。 ”“寻行数墨”谓顺着行间数字句,形容专在辞句上下功夫。 汉语大词典:“寻,依循。 ”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寻声”谓循着声音。宋林逋汴岸晓行诗:“驴仆剑装轻,寻河早早行。 ”“寻河”谓顺着河流。还有, “寻行数墨”变体或作“循行数墨” (明李祯剪灯余话青城舞剑录 ) , “循”与“寻”异文而

9、同义。(三)在泛指义和特指义的甄别中揭示特指义。词有泛指和特指的不同。4词在储备状态下具有泛指义和特指义,但进入具体的言语交际时却只能用其中的一个意义。因此,在解词时必须辨明究竟是泛指义还是特指义。乌合之众 多数成语词典把“乌合之众”释为“临时凑集起来的没有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以“众”为泛指义。 大辞典:“众:军队。 ”“乌合之众:像乌鸦那样临时凑合的军队,也泛指临时杂凑、没有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以“众”为特指义。两说孰是,考察一下“乌合之众”的雏形、早期用例以及变体即可辨明。 “乌合之众”始见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10、。 ”雏形“纠合之众” , 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作“瓦合之卒”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人事部辩上引作“乌合之众” , 史记之文意和雏形之异文(“众”或作“卒” )均可证明“众”本指军队。其后之早期用例(东观汉记公孙述传 、 6三国魏曹冏六代论 、 后汉书耿弇传 、 15魏书薛安都传 2) “众”也指军队,就是定型以后出现的变体也与军队相关。 “乌合之众”变体或作“乌合之卒” (晋陈寿三国志桓阶传 ) ,又作“乌合之师”(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七回) ,变体之“卒”与“师”指军队,则正体之“众”也应指军队。有眼无珠 多数成语词典释为“有眼睛却不长着眼珠子” ,此着眼于泛指义。大辞典:“眼:眼球。珠:瞳孔

11、。 ”此着眼于特指义。 “眼” 、 “珠”有泛指义自不待言,其有特指义也信而有征。宋戴侗六书故:“眼是珠子。 ”王力先生也曾多次强调“眼”本义是眼珠子。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 ”“抉眼”指抠出眼珠子。 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 ”“去眼”谓挖去眼珠子。 玉篇:“瞳,目珠子。 ”又“睛,目珠子也。 ”广雅释亲:“珠子谓之眸。 ”可见,瞳人单言曰“瞳”曰“睛” 曰“眸”曰“珠” (成语由于四字格的特殊要求, “珠子”可省称“珠” ) ,复言则曰“瞳子” 、 “眸子” 、 “珠子” 。 “眼”和“珠”既能泛指,也可特指,那又该如何取舍呢?(一)从事理上来看,眼睛之所以

12、能看到物体,是光线通过瞳孔映入眼内的结果,只有把“有眼无珠”释为“有眼珠却没有长着瞳孔” 15,才合乎眼睛观察事物的科学原理。 (二)从源流变体来看, “有眼无珠”或作“有眼无瞳” (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 ,又作“有眼无睛” (明冯惟敏5纪笑词之三) , “珠”与“瞳” 、 “睛”皆异文而同义,足证“珠”当指瞳人。咬牙切齿 多数成语词典不注释“牙”和“齿” ,似以“牙” 、 “齿”为泛指义。 “牙”和“齿”的确可以泛指牙齿,但其对举时, “牙”特指大牙, “齿”特指门牙。 大辞典:“牙:大牙,槽牙。齿:门牙。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先用“齿”把食物切割下来,然后再用“牙”咬

13、碎。牙的作用是咬,故曰“咬牙” ,齿的作用是切,故曰“切齿” 。所谓“咬牙切齿”意即“咬紧大牙,切摩门牙” , 15以此来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四)在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分中揭示言语义。所谓语言义是指词作为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符号所具有的意义。当某个词用于具体的言语交际时,受一定语境的制约和影响,词义难免发生某种变异。所谓解词就是要准确地揭示这种切合具体语境的言语义,形诸文字一般用“指”来表示。天下归心 大辞典:“天下:旧指整个中国,此指天下百姓。 ”先指出语言义,后说明言语义。唯言语义“天下百姓” ,方能与“归心”构成主谓关系。惺惺作态 大辞典:“惺惺:此指假惺惺 ,即虚情假意的样子。 ”“惺惺”之

14、诸义均为褒义,与贬义词“作态”搭配后也带有贬义,相当于“假惺惺” 。追奔逐北 大辞典:“奔、北:指败逃的敌人。 ”“奔” 、 “北”本为动词,在这里用作名词。二、 词性的把握词性是词的语法属性的体现,词性不同,意义有别,词的用法不同,也影响意义的准确表达,因此,在解词时不能不关注词性和用法。(一)词性的确定。词义和词性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了解词义,有利于确定词性;确定了词性,也有助于了解词义。尽管成语词典没有必要为每一个词标注词性,但在解词时选用能够体现其词性的恰当词语还是值得注意的。信赏必罚 不少成语词典不释“必” ,有些成语词典 912释为“一定” 。不错, “必”的确可做副词,表示一定

15、,但在“信赏必罚”中, “必”与“信”相对,当为形容词。 大辞典:“必:坚决,坚定。 ”战国策燕策二:“齐6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 ”鲍彪注:“必,言攻之决。”王延栋战国策词典则径直释为“坚决” 。 荀子强国:“其刑罚重而信,其诛杀猛而必。 ”韩非子五蠹:“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以上两例皆言赏罚之事,而且“重” (厚)与“信” 、“猛” (重)与“必”均由“而”连接, “必”为形容词显而易见。又“信赏必罚”变体或作“赏信罚必” (元脱脱等宋史鱼周询传 ) , “必”移位于“罚”后,乃形容词做谓语无疑。鲜有其比 有的成语词典释“鲜有其比”为“很少有能够与之相比的” , 811用“相比”来对译“比” ,以“比”为动词。按:“比”作为动词“有”的宾语,应该是名词。 大辞典:“比:类,辈。 ”广雅释诂:“比,辈也。”玉篇:“比,类也。 ”汉书叙传上:“班侍中本大将军所举,宜宠异之,益求其比,以辅圣德。 ”师古注:“比,类也。 ”后汉书杨赐传:“蜺之比,无德以色亲。 ”李贤注:“比,类也。 ”“鲜有其比”谓“很少有他的同类。形容超群绝伦” 。 15一张一弛 多数成语词典不注释“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