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M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2999262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M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2011学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M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2011学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M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2011学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M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M(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世有伯乐,。(韩愈马说)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_,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归思方悠哉。,相伴过年华。策之不以其道,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白居易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厌倦与无奈的句子是_,。2. 古诗文默写(1)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2)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达了年轻时的远大抱负的诗是:_,_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2、5)是故_ , _,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1. 皇帝的新装(12分)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这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3、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我们要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陛下换上新衣。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A】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B】“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

4、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那些托后裾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

5、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C】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D】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小题1】节选部分故事情节分明,请在下面括号里各补写两字,概括后面的情节。(2分)赶织新衣更换新衣()新衣()新衣【小题2】文中ABCD是直接写皇帝的,你能各用一成语来概括皇帝当时的心理状态吗?(4分)ABCD【小题3】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小孩子和百姓揭露事情的真相?(3分)【小题4】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6、?(3分)2. 临窗看柳 (11分)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地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可那窗外,看看柳树,用心去体会,你也会

7、明白许多的。【小题1】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小题2】圈点批注是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请你任选一处作出赏析(3分)选句赏析【小题3】从写作意图上看,第三段中“心中一定有淡淡的忧伤”一句看似写柳,实际写出了,这是 一种_的写作手法。(2分)【小题4】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据你看,他明白了什么?(4分)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

8、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2分)()A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B故不为苟得也为宫室之美为之C

9、得之则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分)_(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分)_。【小题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3分)_【小题4】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10、)_【小题5】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2分)_2. (12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选自出师表)【小题1】解释词语。(2分)(1)深入不毛不毛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夙夜:【小题2】文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指那一历史事件 。(2分)【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小题4】出师表中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的四个短语回答)(4分)1. 阅读王安石的郊行,完成题(4分)郊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小题1】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字作赏析。(2分)【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 品读下面的一首元曲,回答问题。(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题1】这首小令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表达了的思想感情?(3分)【小题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1.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 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 写一篇作文。要求:1.要写自己生活中的事,有真情实感,题目为在尝试中成长。2. 字数不少于600字;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