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998316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诗歌,感受形象,读出节奏和韵律。运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领会内涵,把握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 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二努力奋斗。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领略诗歌的丰富内涵。(重点)2、品味诗歌形象化的语言。(难点)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我会读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饥寒( j)蜕化(tu) 缀连( zhu ) 倔强(ju) 洗濯( zhu) 玷污( din ) 怨恨(yun)扒窃(p)诅咒(z)海天相吻( wn )碌碌终生(lu) 可望不可即( )寂寥( ) 夸耀( )功勋(

2、 )鬓发( )船舶( )脊梁( )2、我能解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离乱:离别与动乱 。 玷污:弄脏(多用于比喻)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怨恨:对人或事物强烈的不满或仇恨。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扒窃:被偷走。洗濯:濯,洗。 诅咒:咒骂。寂寥:寂静空旷。 浓阴:树木浓密,不见阳光。绝处逢生:在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地方找到了出路。 浪子回头:游荡不务正业的青年人悔过自新。 碌碌终生:一辈子平庸没有作为 3、我能朗读给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1)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2)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

3、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3)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4、我会背积累下面句子:(1)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3)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理想,就比漫无目的的混日子人走得要快。莱辛(4)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收割,冬天就不品尝。海涅5、本文选自流沙河诗集是一首 哲理诗 (体裁)。【知识链接】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县人,生于1931年。早在解放前,他在成都二中读书时,就是一个追求光明、酷爱文学的少年。他加入了进步学生团体“十月读书会”,并在进步报刊上发

4、表文章。新中国成立时他17岁,正在四川大学农化系读书。他痛恨自己的地主家庭,决计脱离它而独立生活,毅然辍学前往山区当了小学教员。1952年转入四川省文联搞专业创作。 1957年1月,流沙河、白航等四位年青诗人在成都创办星星诗刊。 “反右”开始,星星被指控为“反党刊物”, 1979年底,身穿破棉袄的流沙河又回到星星编辑部。他一边在复刊后的星星作编辑工作,一边勤奋地写作。22年的灾难,不仅没有使他消沉,反而使他的诗更充满激情,更深沉感人。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窗,诗歌集农村夜曲告别火星,组诗草木篇,诗歌评论集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说诗十二象等。一、示标导学1、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

5、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 2、目标 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合理。感受其音乐美、感情美、意境美。 把握全诗内容,感悟和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歌形象。二、自学质疑 (一)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掌握情况 小组评价 (二)听读,然后齐读。 (三)学生自学质疑。这首诗歌意蕴丰厚,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你们是否读懂了呢?细读诗歌,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6、并在小组内交流,请组长把交流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纸上,全班讨论交流,共同归纳总结。(明确)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实例来印证,从而感悟诗理。有些诗句如长者的谆谆告诫,不妨让学生多读读,领会其中的意味。三、互动释疑(一)理解诗句含意,小组互助探究:1、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采用比喻、顶针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顶针:以上句后分句或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前分句或开头词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又称“联珠”、“蝉联”。

7、例如 :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针格由于词语间上递下接,首位蝉联,结构严谨,便于揭示事物严密透彻;抒发感情气势贯通,感情易于抒发的酣畅淋漓内部递相依存的有机联系.说理环环相扣,道理易于说明。 2、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3、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4、第4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提示:重点在后两句,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的失败和

8、挫折,或者不想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后期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 5、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6、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示: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他个人利益。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决不是什么黄金梦。 7、为什么理想带来的荣誉是“副产品”?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提示:崇高的理想追

9、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8、用自己的话归纳1-7节诗的主要意思。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然后个别展示。 点拨: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的“理想使”,使每节诗的形式整齐统一,同时节与节之间整齐中显现出一种参差的美、节奏的美、和谐的美,使理想内涵得到多角度的揭示,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相得益彰。朗读中

10、要感情饱满,语调适当高亢一些,尤其要从整齐的句式中读出气势。四、拓展延伸 仿句练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民的理想,“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理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理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理想。如果说人生是海,理想便是照亮航程的灯塔;如果说人生是桥,理想就是默默支持的桥墩;如果说人生是路,理想便是黎明开启时的启明星。因为有理想,人生才充实;因为有理想,人生才美好;因为有理想,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5、 反思小结六、作业布置 1、抄写字词。 2、正确、流畅的背诵诗歌。3、模仿诗句,以“友谊”为话题写一段诗:3理想是石,敲

11、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友谊是风,吹散黑色的云;。友谊是云,化作及时的雨。友谊是雨,滋润久旱的树。友谊是树,为你撑起绿荫。第二课时背诵检测1、 美丽的珍珠链, 。2、 理想使你微笑地 ;理想使你倔强地 。3、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 。4、 理想开花, ;理想抽芽, 。一、示标导学: 1、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悟和理解诗句的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2、理清作品脉络。 3、品味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4、理解诗人号召青年人们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的写作意图。二、自学质疑 (一)检查预习。检查完成情况。小组

12、评价。(二)诗歌中那些诗句是你喜欢的?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二)自学质疑针对预习任务,将本小组存在的问题写下来。三、互动释疑(一)理解诗句含意,小组互助探究。(812 节)1、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提示:“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 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2、“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可笑”?提示: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不再立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名簿上争

13、名夺利,当然可厌;不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当然可笑。3、最后一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提示:“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二)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围绕这个主旨,诗歌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主旨:赞美理想,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写在课题右边空白处) 围绕诗歌的主旨,作者首先总说了理想的意义,然后又分别从历史意义,人格意义,人生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述,最后激发人们树立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其中开头第1节是总说理想的意义。2、3两节相近,可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