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3《爱莲说》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982249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3《爱莲说》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3《爱莲说》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3《爱莲说》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3《爱莲说》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 爱莲说学习目标与要求: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衬托的写作手法及作用。3、了解莲花的高洁品质,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操。模块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文本,回答以下问题。1、按原文填空。(1)本文的核心句是: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志行洁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又不敢轻悔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 (6)具体描写莲的形态的句子是: 2、下列加点字的词解释完全一项是( )A亭亭净植(竖立) 不可亵玩焉(美丽而不庄重)B自李唐来(从) 香远

2、益清(更加)C予谓菊(认为) 陶后鲜有闻(新鲜)D宜乎众矣(当然) 濯清涟而不妖(亲近而不庄重)二、再读文本,回答问题。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2、这一长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 记 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他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将不同的答案的题在你讲学稿上标注出来,并直接提出质疑。内容二:君子是怎么样的人?由此可见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内容三:课文除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 这三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 记任务一:背诵全文的基础上默写全文。 任务二: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

3、示?课题:第23课爱莲说2 授课时间 第五周 班级 姓名 模块四:当堂训练 1、 解释一词多义。清:香远益清: 回清倒影: 濯清涟而不妖: 鲜:陶后鲜有闻: 屡见不鲜: 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远益清: 2、 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可爱者甚蕃 古义: 今义: 亭亭净植 古义: 今义: 3、 解释下面的词类活用。不蔓不枝 蔓: 枝: 4、“之”字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句是( )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A水路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何陋之有D驴不胜怒,蹄之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分析部恰当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洁身自好,不孤高自许。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品格高尚、声名远播、卓然挺立、坚贞守节。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比喻君子远离民众,不易被理解。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