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42913536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比热容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一般是不同的。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属性。2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题。3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4能用比热容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5在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时,再次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教学难点会利用公式Q=cmt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教学准备 烧杯两个,各装等量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热得快),两个搅拌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科新课教师活动:展示夏日海滩的图片。教师口述: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

2、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而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讲授新课一、比热容教师口述:不论是白天,还是傍晚,海水和沙子的温度均不同。又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所以它们温度不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海水和沙子的吸放热能力不同。教师设问: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放热能力?学生活动:学生之间讨论教师所提问题,然后举手回答。方案一: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看哪种物质的温度变化大。温度变化大的,吸热放热能力差。方案二: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吸收热量少的,吸放热能力强。教师设问:视频

3、中是用哪种方案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情况的?学生活动:学生之间讨论教师所提问题,然后举手回答。教师活动:理答。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mp4。学生活动:描述视频中的实现现象。学生活动: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并举手回答。教师活动:理答。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水和植物油的质量相等,且加热的时间也相等。结果食用油的温度变化大。加热的时间相等意味着它们吸收的质量相等。由此可以得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等的热量时,它们的温度的变化量是不相等的。经过科学测定,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吸、放热性能上的差别,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

4、个物理量。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变化量乘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J / (kg)。教师设问: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之间讨论老师所提问题,然后举手回答。教师活动:理答。教师活动:展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教师设问: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学生活动:学生之间讨论老师所提问题,然后举手回答。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有日照时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慢。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可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

5、质温度变化较小。因此,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师生活动:学生之间讨论下列问题,并举手回答。教师理答。(1)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2)我国北方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作为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二、热量的计算师生活动:教师设问下列问题,学生之间讨论,然后举手回答。(1)2 kg的水温度升高1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1 kg的水温度升高2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3)质量为m的水温度升高1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4)质量为m的

6、水温度升高t需要吸收多少热量?(5)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比热容为c)温度升高t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教师活动:讲解与比热容相关的热量的计算方法。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温度变化值为t,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cmt。典题剖析例1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答案:A例2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乙的比热容大,是水C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答案:B例3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34B43C13D31答案:A例4 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已知:c水c铜)( )A铜块放热,水吸热B铜块吸热,水放热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答案:A课堂小结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