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911270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电子教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管理教研室 李 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一、概述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三、报告与信息发布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五、法律责任,(一)立法背景 (Background of Legislation),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SARS暴发,1、 美国炭疽危机 Anthrax in USA,上海甲肝暴发:自1988年1月19日起,上海市民中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厌食、乏力和黄疸等症状的病例,数日内成倍增长,截至到当年的3月18日,共发生29230例。,山西朔州毒酒事件:1998年春节前,山西文水县一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流向社会后,被山西朔州市、大

2、同市部分群众饮用,从1月26日起开始有人中毒。患者呕吐、头痛、呼吸困难,没等救治便相继死亡。短短几天时间,朔州、大同等地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用假酒中毒住院,其中近30人死亡。,南京汤山中毒事件: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发生一起特大投毒案。“罪魁祸首”是一家饮食店出售的油条、烧饼和麻团等食物,受害者大部分是汤山镇作厂中学的学生,小部分是工地的民工。共同点是他们都食用了这家饮食店制作的早餐。造成395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死亡42人。,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2002年初,在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生产加工企业打工的几名外地务工者,陆续出现了中毒症状,并有6人相继死亡,后经卫生部门调查确定为苯

3、中毒事件。,我国应急处理机制存在的缺陷,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还有漏洞,传染病预警系统并未建立或健全 极个别地方出于“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疫情信息上报不畅,疫情对公众的透明度很低 应急的横向和纵向协调机制和能力都很缺乏,(二)概念(definitio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1、突然发生,不可预测 2、有公共卫生属性 3、损害和影响达到一程度,(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与原则,1、方针:预防为主,常备不

4、懈 2、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四)各级政府的职责,1、国务院 2、省政府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 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5、一些特殊政策,二、预防与应急准备,(一)制定应急预案 1、原则: 1)分类指导 2)快速反应 3)结合本地实际情况,2、内容(contents):,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 报告、通报制度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预警和预防 应 急 控 制 正常阶段 事件爆发 恢复常态 非正常阶段 紧急对应,2

5、、内容(contents):,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 设和培训。,(二)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2、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6、指定机构负责开发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三)应急储备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

7、的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三、报告与信息发布,(一)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及通报制度 1、报告主体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 有关单位 个人,2、报告内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3.报告时限,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当在2小时

8、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3.报告时限,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国务院,卫生部,省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市级 人民政府,市级卫生 行政部门,县级 人民政府,县级卫生 行政部门,突发事件监测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和有 关单位,2 小 时,2小时,立即报告,2小时,2小时,2小时,2小时,1小时,4、通报,国务院

9、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卫生部,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军队有 关部门,县、设区的 市级人民政 府有关部门,毗邻的省级卫 生行政部门,国务院有 关部门,本行政区医 疗卫生机构,省政府 有关部门,县、市级卫生 行政部门、 医疗卫生机构,(二)突发事件应急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三)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

10、,(三)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在一个信息交流手段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关于危机事件信息的任何扭曲和遮掩都不可能持久,反倒可能会失去信息主动权,造成更大的混乱,加剧危机,粗略的统计了一下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有关“非典”报道的相关数据(见下表)。,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一)启动应急预案 是否需启动应急预案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 突发事件的类型和性质 影响面及严重程度 目前已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及控制效果 是否需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控制,(二)采取应急控制措施,1、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 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依法对疫区实行封锁 2、食物和水源的控制

11、 3、宣传防治知识,保护易感人群,4、由专业人员做技术指导工作;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5、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6、交通工具的有关规定 7、医疗机构的现场救援,(三)应急处理,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群防群治,协助 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 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宣 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2、对流动人口做好预防工作;隔离,就地 观察、就地治疗。,(三)应急处理,3、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4、资金到位 5、对拒绝配合者强制执行,五、法律责任

12、,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 医疗机构责任 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 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 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1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 缓报或者谎报的; 2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3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 责的; 4拒绝接诊病人的; 5.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隐瞒、

13、缓报或者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 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个案一:美国炭疽危机 当整个国家还沉浸在的巨大悲痛之中时,又不得不面对第二波袭击。 当前美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管理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 美国主要在六个方面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系统。 年月日,美国遭受了其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当整个国家还沉浸在这场巨大的悲剧之中时,它又不得不面对第二波恐怖袭击这次是以生化袭击的方式出现的。炭疽病毒粉末通过邮政系统传播,造成

14、多例死亡,引起了全国的恐慌。,年月日上午,美国国会大厦六层一名工作人员打开了一封含有炭疽病毒的信件。此前,该大厦的工作人员已经同许多人一样,在美国遭受前期的炭疽袭击之后,接受了如何应付可疑信件的培训。可疑粉末的出现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她立即通知警察。让我们看看接下来事件的迅速处理过程: 09:第一现场应对者到达现场,包括警察、突发事件应对人员。 :危险品检测部门到达现场并开始炭疽病的初始检测。,:第一次快速检测呈炭疽阳性。 :通风系统关闭,第二次检测也呈炭疽阳性;诊断医师办公室开始对可能暴露在炭疽粉末中的人员进行鼻腔试纸的检测和化学预防药品的分发。 :六楼的工作人员转移至九楼;鼻腔试纸检测仍

15、继续;此后工作人员被转移至五楼,并与其他人员隔离。 :办公室成员离开大厦。 月日早晨,大厦西南区关闭;晚上整个大厦关闭。在接下来的三天,对所有在现场的人员和国会里自愿要求检查的人员做炭疽病毒的检测。,月日上午,国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人员到达现场并开始流行病学的调查。为了识别曾暴露于炭疽病毒的人群,小组界定了受污染的高威胁区域; 同时,为了识别可能受污染的设施,开始追踪国会邮件分配系统,并获取五楼和六楼的平面图和通风系统的信息,以及多种环境样本。为了找到每一个可能处于危险区域的人,获取了雇员名单和到访者名单及联系方式。事件发生的九小时内,与密切合作,收集了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第一现场反应者的全部鼻

16、腔试纸样本,并在随后四天送往位于马里兰州的国家海军医疗中心检测;在随后的七天内跟踪首次检测呈炭疽阳性的样本,从此次事件的前期处理来看,反应迅速、合作有效的公共卫生部门的应对措施有效避免了炭疽病毒的扩散;而良好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有效的抗菌预防战略和基于先前经验的有效管理在此次突发事件的处理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建立了由各领域专家(如数据管理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专家、沟通专家)组成的快速反应小组,这些受过专门培训的行动小组能迅速奔赴突发事件现场,为州和地方提供应急支持。,在整个炭疽袭击的应对过程中,联邦、地区、州和地方努力保持高度协作和沟通,多个系统在同时协同运转。卫生与福利部通过为州和地方卫生部门提供亿美元的资助,以提高整个应对系统预防公共卫生领域的恐怖袭击、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整体能力。,史记非典(回顾): 非典大事,2002年11月16日(首例非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