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2905484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 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雪野中心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初一语文试题(时限:120分钟 分数:12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划横线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rn 勾勒l 璀璨cn 瞻 仰 zhnB、迂回y 笨拙zhu 单薄b 僻静pC、摇曳y 逶wi 迤 坚劲jn 哽咽 gngyD、不屑xi 憧chng憬 花圃p 钵子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沸腾 染缸 通霄张灯结彩B.高潮 咆哮 吞噬 青面潦牙C.和

2、谐 花圃 追根求源 全神惯注D.机杼 摆摊 小贩 脉脉含情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艺术家往往能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找到灵感,发现出美来,这说明艺术家们进入到了一定的境界才有收获的。B.她冥思苦想所得的点子到上司那里只剩下不屑一顾的一眼,她感到无比沮丧,再也提不起兴致来。C.唯有倾尽全力的拼搏、百折不挠的坚守、无怨无悔的奉献,才能实现人生的升华。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切实保障网约车乘客的安全,有关各方将加强对驾驶员背景情况的核查,严防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杜绝进入行业。B、截至20

3、18年5月22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山东省水量达到近30亿左右立方米。C、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赢得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D、我国每年出产的许多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虽然产生了很高的市场利润和很大的知名度,但却很难成为经典。5.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

4、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二、积累与运用(共16分)6.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4分)(1)他的头发长而且黑,并不像羊毛似的卷着.他的前额又高又大,两眼活泼而有光.他的皮色不很黑,略带褐色.他的脸是圆圆的;胖胖的;鼻子很小,但又不像黑人那样扁.这是对 _ 的描 写。(2)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_,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_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3) 鲁滨逊在逃亡时,把一个小孩留了下来,那个小孩叫 _ 。7、综合性学习。(4分)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

5、近期,某学校举办向英雄致敬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30多年中,父母和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搞核潜艇,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他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材料二】廖俊波是一位扎根基层的县委书记,勤勉敬业、忘我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是新时代的“铁人”。【材料三】2013年5月,孙杰通过微博账号“作业本”发文:“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

6、绝为丰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这种言论一经发出,立即受到网友们的遣责。)(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英雄的特点。(2分)(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向英雄学习。(2分)8.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1)书到用时方恨少, 。(2)日暮汉宫传蜡烛, 。(3) ,颜与梅花俱自新。(4)常将有日思无日, 。(5)李贺的马诗中用生动的比喻,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的诗句是: , 。(6)过故人庄中诗人是通过“ , 。”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三、文言文( 17分)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7、”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9、填上横线上所缺句子,将文章补充完整。(4分)10、解释下列加线的词。(3分)(1)两小儿辩斗,( ) (2) 孔子东游( ) (3) 孔子不能决也 ( ) 、 11、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4分)(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孰为汝多知乎12.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2分)答: 13、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答出两点即可)。(4分)答: 四、现代文阅读(27分)(一) 少年书架(14分)喜欢

8、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

9、的朋友,细腻,温暖。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 里的?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地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10、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小小的书架成了!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

11、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14.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4分

12、)(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书架伴“我”一同成长15.品读第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4分)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16.在第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17.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2分)(二)父亲的背影(13分)章中林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 背影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

13、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