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0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标准、范围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79642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2010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标准、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徐州市2010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标准、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徐州市2010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标准、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徐州市2010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标准、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徐州市2010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标准、范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徐州市2010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标准、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2010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标准、范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 年徐州市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地理生物综合卷地理学科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及命题原则徐州市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的地理学科,在初二年级期末,与生物学科合卷,成绩留存记入初三毕业与升学的总分,这一考试模式已基本稳定,经验证明这种考试模式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合格的毕业生,具有积极的意义。中考是初中学段学生参加的,具有过关及选拔性双重性质的考试。因此中考地理应有一定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经学科中心组论证,我市今年的初中地理学科的毕业与升学考试仍沿用去年的教学要求、命题原则、考试模式,但根据目前的高考变化趋势,我们对试题结构部分的内容比例作了微调,把地球

2、地图部分的比例降为 30%,中国地理增加为 40%,难度仍保持与去年试卷相当。我们坚持的四大命题原则是: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注重高、初中地理知识与能力衔接的原则;注重不加大学生过重记忆负担;注重对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方向起到引导作用的原则进行。今年我们还会注意对学生地理基本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即科学的发展观对生产生活的指导)的考查。本考试说明与2010 中考新航标是师生复习的必要抓手,希望老师们认真研读。二、试卷结构1主要题型及分值地理试题部分共 40 分,包括单项选择题(10 小题,共 20 分)和综合题(共 34 小题,共 20 分) 。2 内容比例三大块内容其比例大致为: 地球

3、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30:30:403 试题难易度比例 基础题:稍难题:难题55%:35%:10%三、能力层级要求学生的能力层级分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面,本卷地理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这个层面,重在读图、识图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基本上是在有提示信息或联系实际的情况下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当然要达到这一层面的能力还是离不开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记忆。另外,试题适度引导学生及教师关注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与地理知识的联系。四、知识和技能考查范围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人类是如何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的;并能联系生活现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会用用平均半

4、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经线、经度、纬线、纬度、本初子午线的含义;会读经纬网半球图(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等) ,能用 N、S 其上在标出南北极点;能判断出地轴、赤道;2能划分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能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和地理意义。记住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公转方向和周期;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变化;能够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影子的长度。4地球上的五带 记住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并能在图上指出;记住五个温度带的名称和范

5、围及各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二、地图1地图上的比例尺 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2地图上的方向 知道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会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辨别方向,即应用地图辨别方向。3图例和注记 知道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初步学会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4在地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 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形和地势特征;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画出地形剖面图;初步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起伏和陆高、海深。5.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

6、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世界地理一、海洋与陆地1世界海陆分布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知道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海峡,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能在地图上准确地找到和说出它们的名称。学会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七大洲的形状和相对位置。2陆地地形 记住世界主要地形区: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青藏高原、巴西平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刚果盆地;能在地图上指出它们的分布。3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知道六大板块,能知道板块张裂或碰撞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二、气候1天气与气候 知道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区别;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并能用实

7、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2气温及其分布状况 知道气温及其测定的方法;理解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含义,并会计算月、年平均气温;知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能阅读气温曲线并说明某地的各月平均气温、气温的季节变化;会阅读等温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气温分布状况。33降水及其分布状况 知道降水的概念和降水的量的测定;知道降水的季节变化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说明某地的各月降水量和降水量季节变化;会阅读等降水量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状况。4世界气候类型 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 ;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8、概况,并会简单描述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知道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居民1世界的人口 记住最新世界人口总数;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理解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和目前的人口问题;会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2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能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特点,并能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知道世界主要语言的相互分布区;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知道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异;知道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四、地区发展差异1国家和地区 知道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会阅读世界政区图、能在图上指出世界 13

9、个地理区域图及主要国家的位置;知道领土的含义,了解不同国界符号的含义和划定国界的基本依据。2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及地区分布的特点。五、认识世界的区域1.能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或地区或国家的位置特征。2.能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或地区或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3.能运用地图或资料分析归纳出某一大洲或地区或国家的人文地理特征。4.会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或地区或国家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5.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某种地理事物的结构及分布特征,并能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能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中国地理一、疆域与人口

10、1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半岛、岛屿、海峡、内海,并能找出我国的主要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2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我国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及它们所在的温度带、地形区。3记住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知道我国人口政策。4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明人口分布概况。45知道我国的民族数量,及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一)自然环境1知道中国地势和地形主要特征,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运用地形

11、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特征。知道我国地势特点的有利之处。2会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主要山脉、高原、盆地的分布,并分别说出各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3学会根据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分析我国 1 月、7 月气温分布与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4学会阅读不同地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了解我国干湿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5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当地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能区分外流区与内流区;学会在地图上查找长江、黄河、珠江、京杭运河及主要湖泊的位置。7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并根据河流落差分析水能丰富河段的能源开发情况;知道长江黄金水道的意义;长江近几十年洪灾频发的原因。8知道黄河的概况,流域中

12、、下游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二)自然资源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它主要有哪些类型。了解我国的土地资源主要特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能运用材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学会由统计图表分析某项自然资源的特点(根据人口、耕地等数据的变化,说明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 。3 对实际生活中见到和听到的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三、地理差异1. 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 能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3.说出各地理单元(特别是秦岭-淮河一

13、线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生产(农业、工业、交通)、生活(民居、服饰、饮食、旅游)的影响。四、认识中国的区域1.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国某一区域的自然特征(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流向等)。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国某一区域的人文特征(区域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特点、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等)。3.学会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不同区域(如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长江上、中、下游、港澳与内地等等)的主要地理差异。4.能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长江流域等)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并了解相关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5.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5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地理组2010-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