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 七-十一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578110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七-十一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七-十一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七-十一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七-十一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七-十一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七-十一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政治思想史 七-十一章课件(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政治思想史,于知文 yuzwmail.btvu.org 13581960705,第七章 先秦政治思想,第一节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轫 1、夏商周国家形成时期,氏族社会战争国家阶级社会 2、王权专制:解释商王权力、权威来源的合法性上帝崇拜祖先崇拜王则是人神合一承天、继祖、救民余一人王权至上、绝对专制P212,3、周公P214,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祖,注重调节 修正传统天命观念“天命不惟常”,决于王的实际表现,周克商是天命;上天根据人的德行“求民主”(君主) 主张以民情见天命,体察民情可以了解天命,单纯靠天施政争取天命,对政治兴废、社会变革的规律性认识施政思想,A敬天君与天 B保民敬慎治民、

2、约束自己、体察民情P216君与民 C明德君与己 D慎罚P216君与民/法 德本罚辅,据法用刑;考虑罪犯的态度;惩恶扬善的目的 周公修正天命观,提出德治,处理王天、王民关系,得天助、民和,确保了周朝统治,神秘世俗,重王权和调节,思考,谈一谈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通常体现在哪些方面? 儒道佛法学-墨家/阴阳家/兵法谋略,第二节(一)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1、社会背景P217 前770(东周)476(春秋)221(战国) 生产力发展封建主力量旧贵族阶级 政治制度变革:分封制郡县制、官僚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诸侯列国帝国,统一中央集权 天下共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思想繁

3、荣的原因P220 社会动荡与变革冲击旧观念 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学术局面打破,思想控制减弱 士从武向文转化,奔走著书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个乱世中国文化复兴,而凡是盛世除了唐朝基本上文化都不自由,第二节(二)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3、主要流派 儒家P221 代表人物 孔子创立,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参政,私人讲学,整编典籍,儒学祖师,汉后政治指导思想,传统文化象征,论语 孟子,授徒、奔走,不如意,孟子,发展了孔子学说,性善、仁政 荀子,赵国人,集大成者,荀子 主要特点 尊先王,崇礼仪等级秩序伦理道德,人治德政;尊孔,道家P221 老子,楚国人,道德经,无为政治 庄子,宋国人,人性自然

4、和自然主义政治法“道”,法自然;无为政治,法家P222 慎到重势 申不害重术 商鞅重法耕战 韩非法、术、势集大成者重国家强力;主君主专制;耕战富强,墨家P223 墨子,曾学儒学,社会下层追随,成为显学 政治责任扶助弱小 尚同、兼爱、非攻、节俭,总体评价 大多主张君主专制,尊己排异 推动专制主义,而非政治民主和思想自由,第三节 儒家礼仁德治P224,1、儒学重道德、讲礼仁,重秩序、调节、维护,不重富强,当政者未看重 2、道与人性 追求天下有道的政治秩序 孟子四善心四德,人性本善,必须修身养性仁政 荀子四恶欲,有社会性内容,需要改造人性人为,风化礼治法治P224,3、礼治P226 等级规范调解社会

5、关系 孔子:礼是治国根本手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治民易服,暴力和刑罚次要,非礼勿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礼是基本规范,社会基础,礼治从正名开始,形成统治秩序 荀子:礼源于人天人际矛盾,作用是“分”,等级和职业分工,礼是治国治民的基本手段、人和国家存在发展的条件,4、仁德P228 忠孝仁义 孔子仁政思想: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对内克己,对外爱人 孟子:人性善,不忍人之心运用于治国、民,恒产、定制徭役赋税、轻刑罚、保护工商业;德治要求统治者修德,克己爱人,做民表率,宽松政治、富裕百姓,然后教化民众忠孝仁义,第四节 道家无为而治P231,1、道家论道、无为、理想国、社会政治批判 2、无为无不为P

6、231 A老子 道为万物本源、先天地在、生万物,社会受道制约 道即无,有则伪,理想政治要回归自然,无恒有变,无为政治 君主慎治,少干预;使民不为、难为、怕为小国寡民理想国循道而治,通过无为实现无不为,B庄子P233 自然本性和规律,天道、帝道、圣道相通,虚静无为,体认规律;君主应为而不有(占有天下和功劳),应无欲足天下,应绝圣弃智 3、社会批判思想P234 反社会、归自然 A老子,道之自然完美,人类社会政治弊端,严刑苛法只会混乱社会激化矛盾,统治者横征暴敛是盗首 B庄子,人之自然本性保持自然性人与自然和谐,批判政治坏人之性坏自然界,批判心智扰乱人性,批判名利欲望背人性、招灾祸、违人格,批判忠孝

7、仁义人为之强求。这样对抗当权者,进步;否定社会进步、文明进步,虚无主义,第五节 墨家尚同兼爱P236,1、尚同 史上“未有刑政”人人平等混乱无序斗争统一多“义”需要刑政政治体系形成秩序,天子最高,三公辅助,诸侯顺天,下服从上,专制主义;富民用刑;君主专制 2、尚贤P238 圣王、贤臣;贵族政治不能任贤使能,选用贤才“有能则举之”,贤能的标准是忠君爱民又能治民;用才要给予爵位、俸禄和权力,置三本 3、贵族政治任人唯亲的旧弊病,下层封建主渴望参与政治,反映了士阶层的政治愿望,第六节 法家法术势,1、法治P240 现实富强统一的需要 朴素的进化历史观,守法不变则衰,商鞅人类分上中下三世阶段,今胜于古

8、,法要合符实际,要因时而变法 依法而治是治国根本原则,反对人治的随意性、对君主的过高期望和尚贤;法能定分尚公,保障利出一孔(耕战之途);立法执法要立公去私,术势唯君,法则君臣共掌,严格执法,刑无等级,一视同仁,刑罚轻重不一【法之公,也仅君主工具】,2、权势P243 自然和人为之势,君主掌权,靠的是权力,而非德才 民能服从主要靠势,法术之用也要依赖于势;权势要集中、要善借外力、发挥君主主观能动性、不尚贤,才能保住,3、权术P245 君王南面之术,争权夺利的手段、驭臣、弄臣之术;君臣利益关系一致和冲突并存权术治吏,控制群臣,保有权力;术以治百官,需任能,需考核监察正名责实,君主决策要兼听独断,权责

9、分配上要君无为臣有为善于用人避免事务主义,要用阴谋诡计争权夺利,思考名词解释:法家学派,法家学派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等。 法家学派具有比较鲜明的派别意识,他们在理论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是:其一、注重运用国家强制力来治理国家,建立统治秩序。法、术、势理论正是这种政治理念的系统表达。其二、极力主张君主专制,明确提出君主的权力和利益具有至上性。其三、以耕、战政策作为富国强兵主要途径。,中西方政治思想命题,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脉络:自然法、契约论、民主、自由、平等;法治;限制政府权力;宪政;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及其原则(资本主义) 自由主义:自然法自然权利功利主义 儒学

10、:初创独尊融佛道理学心学批判 中国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脉络:天人、君臣、军民,礼法,伦理,儒道法佛,明儒暗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主义),第八章 秦汉统治思想模式的确立与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统治思想的模式确立和发展的时期。 1、社会背景P251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A朝代更迭频繁。公元前221年206年,秦统一中国,中央集权帝国,暴政。楚汉争霸前202年西汉建立,休养生息王莽篡权改制失败刘秀东汉朋党之争黄巾起义军阀混战三国演义公元220年,曹丕称帝,汉亡。265年,司马炎西晋316西晋南渡,东晋南朝宋齐梁陈更迭,北方北朝分裂,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南北朝对峙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B中央集

11、权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建立。秦朝总结发展了“专制和集权”:皇帝制度代替王的称号;郡县制改革代世袭分封制度;官僚制三公九卿制代世卿世禄。 C统一思想文化P253。政治上统一专制要求思想文化上调整。焚书坑儒尊法家;汉代独尊儒术,官方学说,政治思想最高权威。,2、政治思想,2007.01选择题9:汉武帝。此后,(儒家)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1分) A法家李斯P254 秦帝国制度、政策主要制定者,坚持思想文化专制(思想不统一与法令制度矛盾;思想混乱有损君主权威;思想混乱与政治统一不适应。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以吏为师,焚书令,排斥拥戴者,削弱社会基础,文化暴政,罪人); P255督责书论证君主纵欲享乐的

12、合理性,督责之术对统治的重要性,督责主要是严刑重罚和君主独断专行,这种观点过于极端,不利于法家思想发展,也不利于秦朝统治,强化君主独裁也遏制了官员参政,下降了统治和应变能力,加速了秦亡。,B、儒学P256,多种思想交互融合。儒学吸收借鉴道、法、墨家的积极因素。汉初重黄老之学;贾谊总结秦亡教训,主张儒学,反无为;陆贾。 董仲舒吸收各家,提出天人合一独尊儒术,代替黄老之学,儒学成为官学。(马克思主义),从此,儒学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西方是自由主义)儒学政治地位提高,成为权力附庸,学术性降低,日益繁琐、神秘和庸俗。后来阴阳灾异之说,孝廉名教思潮,神秘儒学谶、纬chn wi之术,政治反思名理名法

13、,魏晋玄学。,3、百家余绪P257,西汉初,统治者面对强秦速亡教训,寻找巩固长久统治之道,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献书,诸子百家复苏,思想文化活跃,史称百家余绪,其中以贾谊政治反思和淮南子黄老思想为代表。,4、贾谊P257,2007.01名词解释3:贾谊(12分)4、贾谊 年代,洛阳人,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长于议论,认识深刻,其思想以儒学为主,法家为辅,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4)代表作新书,其中过秦论等较为著名。(4)关于秦亡教训总结和重民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4),简述贾谊的政治思想(16分):,A总结秦亡教训 二世而亡,一在没有进行政策调

14、整,统一战争靠暴力权谋,统治国家则要仁政民心;(4)二在暴政徭役失去民心,社会冲突难以调节,削弱统治基础。(4) B礼治重民P259 礼名号、等级要端正,道德规范要有标准,秩序;礼禁于前,法禁于后。以礼为主、法为辅。刑赏并用,以赏为主;加上礼仪教化。(4) 民本,无民,国、君、官吏都难保其位;国、君、官吏可更换,民则无变;如何待民是明君昏君判断标准;民心向背决定统治成败,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4),5、黄老之学和淮南子P260,汉初,文景帝和窦太后都信奉黄老,道家成为政治指导思想。淮南子,刘安门客,以黄老为主,汉代黄老思想代表作。适应了汉初医治战争创伤、重建社会政治秩

15、序、恢复发展生产的需要,对于政治稳定积极影响。 A无为政治。因循自然的前提下去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不是无所作为。天地本自然,万物有必然关系,人的行为和活动必须遵从事物的本性和必然之势,政治也一样。“因”,因循自然法则;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 B批孔、墨拘泥复古,要与化推移,适应形势发展。 C认识和把握人性作为治国出发点。,6、董仲舒天人论、儒术尊P261,政治稳固、经济繁荣,无为落后,统治者寻找新的学说作为治国指导理论。董仲舒天人合一,促成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由天人关系、天道运行规律论证了君权至上和等级原则,又主张以天制约君主,灵活性和原则性结合,提高了统治阶

16、级的政治适应能力,是儒家政治学说成熟的表现。 A简介:前179前104,广川人(河北枣强),景帝博士,武帝赏识,春秋繁露,春秋公羊传汉代公羊学的大师,主张王权大一统,重等级和华夷之别,神秘化,提出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政治思想的内容,A 天人合一P262 天人关系;先前重人事,远天命。天,理性神秘,自然规律、伦理原则,至高无上。 人由天派生;人副天数;天涵容人,与人相沟通;人天地构成整体人与天相同且相通,天人之间主从关系。奉天重要。 B 君权至上和天谴说P263 现实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天无上权威,君权天赋,来源权威。天人只能间接沟通,圣人、天子才有资格做中间人,天经地义,君尊臣卑。同时,君要敬天,否则天谴。用天的更高权威来约束君主,为批评政治提供了工具,但虚幻,没有实际力量。体现了统治阶级自我调节的愿望。 C阴阳合分与纲常伦教P264 世界一分为二,各种关系可以简化为阴阳主从关系,三纲君臣、夫子、夫妻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根源于天,神圣不可侵犯。仁义礼智信五常调整人我关系。,7、独崇儒术P265,焚书坑儒百家余绪黄老之学休养生息经济繁荣 汉武帝时:分封同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