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西方文化史》考研重点笔记

上传人:a****c 文档编号:142527120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DF 页数:84 大小:80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服装学院《西方文化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北京服装学院《西方文化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北京服装学院《西方文化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北京服装学院《西方文化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北京服装学院《西方文化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服装学院《西方文化史》考研重点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服装学院《西方文化史》考研重点笔记(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封封 面面 第1页 资料见第二页资料见第二页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封封 面面 第1页 资料见第二页资料见第二页 1 西西 方方 文文 化化 史考试重点笔记史考试重点笔记 绪绪 论论 一、西方文化史学习的意义或重要性一、西方文化史学习的意义或重要性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史研究是伴随着上个世纪 80 年代文化研究的热潮而展开的。从文化 的视角审视和反思人类历史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成为必然。 因为, 在人类活动和创造的一切事 物中,文化无所不至地渗透于各个领域,有的直接构成文化现象,有的间接成为文化表征, 即文化布满了一

2、切空间和时间。 为什么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考察西方文化? 首先,首先,是为了全面、完整地总结人类历史。恩斯特卡西尔说过,对人类文化的分析, 离不开历史学,否则它就失去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李凯尔特也说,哲学只能希望在历史的东西中接近超历史的东西。这就是说,对有效性 提出要求的文化价值系统,只能在历史生活之中发现-。 第二,第二,继承和发扬人类一切文化成果,为了创立和发展与社会形态相一致文化形态 一般而言,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它们并不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原则处在同 一个历史序列中。换言之,不存在对全人类统一的,从一个历史阶段到另一个历史阶段的不 断发展的文化,而只存在着适合于人们不同

3、存在和结合方式的文化。 然而,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演变,要形成与一定的社会形态一致的文化,不能隔绝与过 去文化的历史联系,而只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过去文化的扬弃、继承和创新。在世界 文化发展史上,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我们应从西方文化中汲取精华,并从中 获得有益的启示。 第三,第三,对今天中国而言,有利于端正文化心态,用正确的历史观去考察世界文化和西方 文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时代对文化的研究提出新的要求。纵观世界文化史的发展, 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成为推动民族国家进步的主要动力。 第四、第四、扩大知识面与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与思想素质 文化素质包括三个能力,即学 习活知识的能力

4、、应用知识能力和创造知识能力。为此,学习 西方文化史,一、有利于拓 展知识面锻炼思维能力;二、有利于学科间的渗透,提高学术水平;三、可以丰富人们的精 神世界。同时,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民社会历史责任感 二、西方文化史研究的历史二、西方文化史研究的历史 (一)近代文化史的诞生(一)近代文化史的诞生 广义上的西方文化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他的历史一书称得上是西方第 一部文化史。 但是,完整意义上的西方文化史发端于法国启蒙运动大师伏尔泰(16941778) 。伏 尔泰写了两部历史名著, 路易十四时代和论世界各国的风俗与精神 ,从而开创了西 方文化史的先河。 他在书中不仅写一个国王,更

5、主要为了写一个时代,一个在人类历史上“最接近尽善 尽美之境的时代”。他不忽略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内容,而只是将这些作为背景,更是着力 叙述内政、科学与文艺,并“描绘有史以来最开明的时代的人们的精神面貌”。 法国历史学家基佐(17871874)把十九世纪文化史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写了两部重 要的文明史专著: 欧洲文明史和法国文明史 。他从一个民族的内部来探讨人类精神的 发展和进步, 具有明确和系统的文化史观念。 他在伏尔泰致力于文化史的静态因素的研究基 础上,更多关注于文化史的动态因素。不过,他已明显表露出欧洲文明优越论或中心论的思 想。 2 继承基佐文明史研究的传统,并取得卓越成就的,首推英国史学

6、家亨利巴克尔 (18211862) 。他曾许下宏愿,写一部十五卷本的综合性的文明史,但只完成英国文明 史 (二卷) ,这只是这部宏篇巨著的一个序论。巴克尔把“规律”这个概念引入到文明史的 研究方法中,从而为伏尔泰以来的西方文化史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 (二)雅各布(二)雅各布布克哈特和布克哈特和“文化史文化史”运动运动 最终为近代文化史研究取得稳定地位,并由此引起所谓的“文化史运动”的是雅各 布布克哈特(18181897) 。这位瑞士历史学家早年受到兰克学派的思想影响,撰写了希 腊文化史 、 君士坦丁大帝时代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三部文化史著作。 在书中, 他写了三个典型的时代, 即

7、西方文化从古希腊、 古罗马过渡到古典文化的复活文艺复兴, 以此来揭示整个西方文化的自古至今的发展概貌。 他主张历史不能简单叙述时事和政治, 应 该以更开阔的视野透视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精神。 他为西方文化史研究奉献了理论和方法。在他撰写的自伏尔泰以来第一部专著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一书中, 不仅突出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及其各种表现, 而且阐述了人文主义思想、学术以及在各方面的表现。在布克哈特身上,艺术史学家的特征 与文化史学家的特征结合得尤为紧密。他在希腊文化史中借助艺术的方法,把这种方法 移植到文化史的研究之中。 德国史学家卡尔兰普勒克特(18561915)所著的德国史 、 什

8、么是历史 ,对 文化史研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的著述中,强调“时代精神”和心理因素。认为每个历史 时代都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精神, 历史学家应当用时代精神来标志各个历史时期的特 征。他举例说,原始社会的共同心理特征是象征性,中世纪早期是代表性,中世纪后期是因 袭性,文艺复兴时代是个人主义,工业革命的时期是精神紧张。总之,他提出的文化史观是 心理特征支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三)(三)“文化形态史观文化形态史观”和当代文化史研究和当代文化史研究 上个世纪初,文化史研究的最大成果是斯宾格勒和汤因比为我们奉献的“文化形态史 观”,前者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后者把文化史理论推向历史哲学高度。 “文

9、化形态史观”最初由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18801936)提出的。在他 的代表作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认为,世界历史上有八种自成一体的伟大的文化,即埃及 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玛雅文化、伊斯兰教文化 和西欧文化。每个伟大的文化都源于性灵的最深处,每一种文化都有基本的象征,他表 现于文化的各个方面。每一种文化最初都是充满青春活力,在其根生土长的地方茁壮成长, 枝繁叶茂。然后渐渐转向枯萎凋零,最后结束其生命周期。在斯宾格勒看来,八种文化中的 前七种都已死亡或僵化,而西方文化也在劫难逃,走向同一归宿。 斯宾格勒还把各个文化在精神、文化与政治方面的几个阶段作了排列

10、。并把每一种 文化都划为春夏秋冬四个阶段。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18891975)继承并发展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 态史观”,为文化史研究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理论框架。他撰写的希腊文明与风格 、 基督 教与文明 、 文明在考验中 、 历史研究和人类与大地母亲等数十部历史著作,在西 方学术界声望卓著。 和斯宾格勒一样,他打破旧的观念和传统,企图把一切时代、国家、民族和文化都 包容在一个研究框架中,从宏观角度透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轨迹和性质,以此对人类文明 历史的总体作出综合和概括。 他认为历史研究的最小单位不是通常认为的民族国家, 而是一 个个文明单位。他把人类六千年文明史划分为二十六个文明。

11、在文明关系的比较研究上,他 认为“时间”概念具有相对性,因而存在过的各个文明都可假定在哲学上属于同时代的,都有 相等的价值,都可以比较。 3 汤因比认为他所列举的二十六个文明中大部分已经绝灭。 目前世界上还存在五种文 明,即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欧和俄罗斯东正教文明、北非、中近东和中亚的伊斯兰教文明、 印度文明和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文明。 在探索文化发展的进程中, 他从斯宾格勒的春夏秋冬四季说中得到启示, 提出了文 明发展的“阶段说”。并从中找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 为了寻找挽救西方文明危机的良药,他进一步提出了“逆境论“,即逆境是高度文化 得以发展的真正原因。 “文化形态史观”在西方广泛传播

12、,遂将世界文化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且在人 文学科各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当今世界对文化史的研究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泛,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和通讯 设备的飞跃进步,将整个世界融为一体,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人类的思想观念。文化史研究 的触角遍及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种分析方法和模式层出不穷,可称的上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其中已翻译的有影响的是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普李拉尔夫合著的世界 文明历史和文化 (中文书名为世界文明史 ) 。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 ,共 11 卷, 被称为“二十世纪之史记 ”和充满了一个哲学家的真知灼见。 三、西方文化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三、西方文化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 1、

13、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 今天,人们谈论最多,也最无法下定义的概念恐怕要数文化一词了。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主要意思是耕作、培养、教育和发展出来的 事物。它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西塞罗把这个词的词义转换了一下,把 tilling ofSool(意为开发土地)改为 tilling of Soal(意为开发人的灵魂)。近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由英国 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提出的。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的涵义概括为“文化是一 个复杂体,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和习惯”。 后人对定义作了修正,加入了“实物”形式出现的文化现象。 文化的

14、概念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相当混乱且模糊不清。 一方面,一方面, 它是目前最无法界定的词, 1952 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合著的 文 化, 关于概念的定义的检讨 。 统计从 1871 年到 1951 年的八十年间,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 164 种, 近年来,概念又有新的发展。1959 年英国作家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题为两种“文化和 科学的革命”的报告,指出文学与自然科学家的相互隔离和误解,使整个文化分裂成为两种 文化,即文学和科学的文化。 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文化一词被使用最频繁的词之一,有被滥用的嫌疑,即被无限度地加以引 申。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一书概括了 10 种种“文化文化”类别类别:

15、(一)在 19 世纪进化论思想框架内展开研究所下 的定义; (二)传播学派的文化定义; (三)历史地理学派的文化定义; (四)文化形态史观派的文化定义; (五)功能学派的文化定义; (六)结构学派的文化定义; (七)新进化论学派的文化定义; (八)符号-文化学派的文化定义; (九)前苏联学术界的文化定义; (十)现代华人学者的文化定义。 4 面对众多的定义和概念怎么办? 这里,从文化的哲学意义出发,从讨论文化本质入手来界定世界文化史的文化概念。 首先,首先,从本体论的研究客体来谈文化概念。 文化是一个特别复杂,需要专门方法和手段加以研究的客体。然而,文化是与自然 存在的物的世界不同的非自然客体

16、, 文化的非自然性和反自然的属性是文化的显而易见的特 征, 文化不是一种在外部观察和直观行为中给予我们的。 也不是以先验的意识行为为前提的 纯精神的产物。而且,文化也不象物理、数学所涉及的观念客体。文化是完全依赖于人的方 面来说明的对象。文化不是自然客体,同时又表现为构成物的一定的总和。但自然的属性只 是文化内容的物化的形式,因此,文化不是物,但却是一种为物所客观固有的东西。 文化对象不只是从自己的外部对人有用而吸引我们, 更重要的是文化中包含的道德、 美学和 认识论等的价值吸引我们。价值不是物本身,而是物对人的意义。因此,文化的最初和最一 般的定义中, 就是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对象的世界。 而且不仅可以在物中获得这种意义和价值, 还在人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世界中获得这种意义。 当然文化的意义是经过社会分类并达到象 征表现的形态。 从另一方面,从另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