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2.3城市化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24780 上传时间:2017-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2.3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2.3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2.3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2.3城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2.3城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2.3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2.3城市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三节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答案】A【解析】A 图显示出城市规 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最后出 现卫星城甚至形成城市群,符合区域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2在城市化过程中()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D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答案】A【解析】在城市化过程中,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 产业 逐渐转移。截至 2013 年末,我国城市化率已 经达到了 53.73%,拥有 7.3 亿城镇人口,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城 镇人口正持续快速扩张,据此回答 34 题。3关于城市化

2、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4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A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B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D促进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答案】3.C4.D【解析】第 3 题,乡镇企业 蓬勃发展是城市化的结果,不是标志,但是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却能提高城市化水平。第 4 题,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可使城市合理发展,但不能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014安徽合肥高一质检)下图 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

3、程发展阶段示意图” ,据此回答56 题。5阶段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后期阶段6引起阶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答案】5.B6.C【解析】第 5 题,从图中可看出,在阶段时该城市是一种郊区城市化,阶段为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城市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征。第 6 题,逆城市化是由于市区环境恶化,地价上 涨,而 乡村、小镇地区环境优美,地价偏低,并且有便利的城乡交通等原因导致的。读下面“某城市发展阶段图” ,完成 78 题。7能正确反映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

4、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答案】A【解析】城市发展到阶段,城市功能区分化,城市中心区形成中心商务区,常住人口减少。8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在城市发展到阶段,工 业向郊区分散,工 业污 染应有所减轻。读“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 ,回答 910 题。项目 1950 年 2010 年甲 城市数目(个) 1 5乙 工业总产值(万元) 12 176 500丙 城市人口(万人) 12 65丁 城市人口比重(%) 2.7 45.69.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A甲 B乙C丙 D丁

5、10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答案】9.B10.C【解析】第 9 题,城市化进 程主要体现在城市数目、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人口总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变化,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乙反映的工业总产值 与城市化无关。第 10 题,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是城市化 过程的体现,与逆城市化无关。读下图,回答 1113 题。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时期,在城区内建厂,更好地利用城区内各项基础设施时期,在城郊地带建设工业小城镇,有利于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时期,沿城郊交通干线建厂,交通便利时期,在城区边缘

6、建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A BC D12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在建设时期拟将交通干线 a、b、c、d 作为其规划的工业地域发展轴。从保护大气环境因素考虑,合理的发展轴线是()Aa、b Ba 、cCb、c Dc、d13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该市政府提出了“和谐发展”的理念,下列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禁止外来人口的迁入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A BC D【答案】11.B12.B13.A【解析】第 1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时期,城市规模小,在城区内设厂,功能区没有发生分化;时期在城市边缘建厂,工厂外迁; 时期,随着

7、交通的发展,工厂沿交通线规划建设;时期在城市外围出现工业小城镇。第 12 题,我国东部季风区盛行风为东南风和西北风,合理的工业发展轴应与盛行 风向垂直。第 13 题,禁止外来人口迁入和兴建别墅不利于城市的发展。(2014洛阳高一检测)读漫画“ 你是从城里来的吗?”回答 1415 题。14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 “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15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8、【答案】14.B15.D【解析】第 14 题,从漫画中可以看出,被问的从城里来的小鸟身上脏兮兮的,说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第 15 题,要解决城市污染严重问题的措施是建 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缓解大城市的环境压 力。二、综合题16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年份 1950 年 1970 年 1990 年 2025 年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1)图甲中虚线代表_国家,实线代表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是_。(2)图乙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_。(3

9、)表中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4)根据表中的资料,在图丙中画出两类国家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曲线图。【答案】(1)发展中发达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3)起步早,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起步晚,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快,水平较低(4)略。【解析】本题以图表形式考查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地区差异及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分析图表时注意从数量的大小、 变化的趋势、 变化的快慢等角度分析,绘图时注意用平滑的曲线。17结合下列材料,回答

10、问题。材料一山东省城市化统计数据。年份 1997 年 2003 年 2006 年 2011 年城市面积(平方千米) 25 035.2 35 985.08 80 135.29 85 399.89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3.89 38.15 46.75 50.3材料二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 对自然 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 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如: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等也产生不良影响。(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两个方面。(2)结合材料二,任选一方面( 生物、气温、降水、地下

11、水)说明城市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不良影响。(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山东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2)(任写下列一点即可)对生物: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对气温: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对降水: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对地下水: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3)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仔 细读表即可。第(2) 题, 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第(3) 题,主要从加强城市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 污染物的排放和城市 环境的治理,分散城市 职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