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7课 电脑巧创作︳冀美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42464424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7课 电脑巧创作︳冀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7课 电脑巧创作︳冀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7课 电脑巧创作︳冀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7课 电脑巧创作︳冀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7课 电脑巧创作︳冀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7课 电脑巧创作︳冀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7课 电脑巧创作︳冀美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电脑巧创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深入了解盘溪文化,学习空间装饰的基本方法,运用已学过的电脑操作知识和技能,创作装饰轻轨站空间作品。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前期走访发现、写生制版,再欣赏探究。思考与讨论、创作等学习活动,设计制作以版画的艺术形式装饰带有盘溪文化的轻轨空间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走访、观察、表现、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并时刻关注自身生活环境的发展和改变。学习者体征: 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关键期,他们的思维能力既有低年级的活跃性又有高年级的广泛性,面对五年级的孩子们爱画,好动,思维活跃、自制力较弱的情况,在指导学生进行各种美术

2、实践活动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同时鼓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挖握自己的潜力提高美术素养,激发创造精神,体验美术话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1、 重点:运用多种装饰空间的方法,为学校门前的轻轨站进行空间装饰设计,并用3D画图软件进行制作。2、 难点:感受空间装饰的美感,体现有一定文化主题的艺术化设计。3、 解决措施:用已学会的3D画图软件来进行建模装饰,让学生层层深入用我们装饰的方法,利用软件的形状能拼、摆出各种造型,达到装饰效果。结合我们制作的版画作品贴入自己建的模块中,进行小主题的装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作用一、课前回顾、前期准备(课前视频)在一位学生想

3、法产生后,展开的项目式学习将搜集到的学生实践活动照片和视频制作成视频课件。(项目的产生和学生前期的准备活动)前期分小组搜集盘溪特色文化资料,如照片、绘画、网上资料等,了解盘溪社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播放学生的前期视频(课前热身,回忆之前项目的进展)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视频中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让重庆成为了网红城市现在轻轨站也来到了我们身边,刚刚课前视频里老师感受到孩子们为了装饰学校门前的轻轨站做了许多准备,现在你们项目进行到哪个阶段了?请孩子们展示前期成果。出示课题:我们学校门前的轻轨站盘溪印记1、学生代表回答项目进行到哪个阶段了。(已完成版画作品)2、孩子们有序的将自己的版

4、画作品贴在展板上。一小组:宁静悠远的徐悲鸿故居;二小组:热闹的盘溪批发市场 ;三小组:焕然一新的盘溪河 ;四小组:历史悠久的盘溪无铭阙 ;五小组:栩栩如生的盘溪石虎 ;六小组:安静的化工研究院;七小组:独一无二的徐悲鸿少儿美术馆 ;八小组:繁忙的石马河立交桥;九小组:热火朝天的轻轨站工地 ;十小组:人文荟萃的黑院墙播放课件视频重庆引入新课。让学生看到重庆的繁华和交通的便利,轻轨重庆的一张网红名片,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三、初步感知教师:版画,作为我校的美术特色表现形式,有着五彩的印迹,班驳的印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我们。展板上的版画作品都是你们走进我们所处的盘溪地区探寻本土文化,开展艺术实

5、践的结晶,现在我们要把它作为艺术元素装饰在轻轨空间里,现在请跟着我们这个小导游走近轻轨空间看看吧。观看空间视频,感受轻轨站空间。播放轻轨空间视频,从平面视觉带入空间视觉,让孩子有初步的空间感受。4、 装饰之美探究活动1、体验装饰位置,建立间装饰初步认知。教师提问:来到轻轨空间,你想把这幅版画作品,放在哪个地方呢?请孩子们打开资料包,用3D画图软件做一做。制作完成的同学请传至我们的共享平台。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想法。板书:位置学生在自己的平板上打开资料包,在3D画图软件中导入图片,把版画作品装饰在一个自己喜欢的位置。传至共享平台。浏览全班同学作品说说这样装饰的原因。课件播放一张轻轨站空间图片和一张学

6、生版画作品,请用3D画图软件把它放在你想放置的地方。制作完成后传至共享平台。教师端和学生端都可以浏览。更快捷的让师生看到。2、探究装饰方法,掌握空间装饰技巧。探究艺术元素的在不同形状里的3D画面处理方法,感受形的变化美感,学习对画面的审美选择裁减。教师:看,这是画图3D软件里的工具栏 你们能用工具栏里的不同形状,把这张版画作品装饰进去吗?请选择一种形状进行装饰。教师:原来放进这些形状里,我们的艺术作品还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会自动剪裁出局部,拖动作品,局部也会发现变化)。板书:形状有选择的进行装饰小制作。发现版画在进入各种形状里后,会自动裁剪,拖动版画图片,让作品中的某个局部表现的明显。屏幕出示

7、:画图3D的 形状工具栏和之前的学生版画。 教师利用平台助手,将典型的学生作品拍下来快速传至在老师端上,让所有学生看见。3、画面在空间的大小面积不同,形成不同的装饰效果,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教师:现在我们继续跟随这幅版画作品看看吧。看它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却有不同的装饰效果,你喜欢哪种方式呢?(选一选)教师:虽然是一幅同样的作品,但装饰在大小不一样的面积里。每个人的视觉体验也不一样,这就是装饰的魅力。板书:大小请选择你喜欢的装饰方式,并说说理由。屏幕出现3张装饰图片,请选择。选择完成老师点击统计数据列表,很快的知道各个选项的人数,为什么这个选择的多或少,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利用平台老师出示了选

8、择题,学生一来到这个页面迅速的做出自己的选择,当学生选择完毕后老师查看统计数据,能很清晰的看到每位学生的选择情况,再让孩子们说说为什么这样选择。4、设计需要创意,巧妙,独特,皆能体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探究活动:现在我们看看英国伦敦地铁站里的装饰魅力在哪里呢?这种装饰表现方法,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呢?请选择。板书:创意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做出选择,(1)设计独特(2)构思巧妙 (3)增添美感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并说出原因。利用软件查看统计图 可以了解孩子们的选择情况,并听听他的原因。5、图象识读,发现轻轨站台设计的共同规律,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教师:轻轨、地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当人

9、们穿行与各个站台之间,不仅是路过,短暂的驻足,浏览的是风景、感受的是艺术,浸润的是文化。探究活动:请组长打开资源包2,选择一个城市的轻轨站,小组同学讨论一下这个站台空间的设计、艺术元素文化主题独特之处组长打开资源包,选择一个城市的轻轨站,小组讨论:站台空间的设计(1)艺术元素(2)文化主题(3)独特之处利用学生端打开资料包进行讨论。五、艺术实践教师:这些轻轨、地铁站里呈现出了地区不同的文化内涵,北京有青花瓷、上海有迪士尼 那我们重庆盘溪有玉带山轻轨站。这里有8个轻轨空间都需要同学们的精心装饰。请学生打开你们前期收集的资料包,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把你们需要的素材合理装饰进轻轨空间,更好呈现主题效

10、果。教师:现在我们进入项目的下一阶段,孩子们动手圆梦吧。打开资料包用自己或者小组的版画作品进行轻轨空间艺术设计。制作完后选择一位同学的作品分享至共享平台。学生平板电脑上的资源包有着之前小组同学们制作的各组相应的盘溪文化主题的版画作品和空荡荡的轻轨站图片,学生利用3D画图软件进行制作。六、展示评价1、请学生在自己的平板上浏览一下每个组上传的作品,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空间,说说你的理由。2、介绍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装饰想法,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学会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发现的盘溪印迹装饰了学校门前的轻轨站。 孩子们 你们的想法可能会给真正设计轻轨站装饰的叔叔带去好的灵感,通

11、过马一菲同学的想法,大家把它变成了一个艺术实践项目,在项目过程中老师看到了你们的成长,艺术源于生活,为生活而艺术。同学们,敢想敢做,带着这份初心走近生活也就走近了艺术。1、在自己的平板上浏览一下每个组上传的作品,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空间,说说你的理由。2、介绍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装饰想法教学反思:本课的前期是以一位同学的想法,深发我们以项目式学习展开的活动。我们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校门前的轻轨站为题,探寻我们深处的盘溪地区特色文化。并让他们通过美术装饰知识进行电脑装饰制作。一、反思教学活动的创新点及教与学效果这节课学生在前期两个多月中做了很多的实践活动,讨论主题、寻找盘溪特色社会实践、写生创作

12、盘溪主题版画作品等。现在的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接触较早,再加上科技的进步,可以把很复杂的东西变得更为简单化。所以我以装饰学校门前的轻轨站我课题,利用孩子们制作的盘溪特色的版画作品,用电脑中的软件3D画图进行建模装饰。让学生感受到建模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也并不是只有专业的设计人员才能做到,学生自己也可以利用软件实现装饰设计。从平面进入立体空间,把版画与技术相结合设计装饰。以上也是我这节课的创新点。孩子们在课堂实践中基本能够完成自己的装饰建模设计,也能用我们课堂中所理解的装饰的位置、形状、大小、创意去完成自己的作品。应给与学生更多小组讨论思考的时间,把盘溪版画主题的融入更明显。二、反思技术与教学融

13、合的策略及效果在课堂的40分钟里我们回忆了前期的项目,然后通过一个一个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我们还能把平面的版画作品装饰进立体的空间里。应该更为合理的应用多媒体资源,把课堂中的40分钟更加高效的利用起来,在第一个活动环节孩子们花费的时间稍微过多了,因为他们要打开各个软件,文件夹再一个个导入。还有在学生展示作品时也可以更加快速的展示好自己作品,为后面让出更多的时间,所以在孩子们后期的制作中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两个选择题再看统计图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快速的把自己的感受选择出来,老师也能利用技术看到每个学生的情况。选择最多的选项和最少的选项,让学生说说理由,在这个环节中每

14、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了,但是在说的过程中,应该让更多的孩子说一说,小组中说说。三、反思教与学互动过程的策略及效果在每个探究活动的设计中,我都想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来,事实也是基本所有学生都在参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在这个方面应该做的更多、考虑的更多一些,还有小组间的交流及小组与小组间的互动。四、反思新技术支持教与学适用性思考及建议 新技术支持的教学给我们美术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新可能,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图片的搜索等等,更快的在课堂中提取所需知识,但是这不能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美术课堂中要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中去发现、创造。云平台的建立也能够把老师收集到的素材以及学生自己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共享,这是非常好非常便捷的。可能在有些时候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平板电脑,那样可能会存在自己用自己的,交流就会变少。可以2-4人用一台平板电脑,也可以有效的进行交流。最后就是网络问题、电脑软件问题、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需要专业人士才能解决,所以在课堂中可能会影响到正常上课流程,所以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