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改081120)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458611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改081120)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改081120)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改081120)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改081120)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改081120)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改081120)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改081120)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第2框题教学设计,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荆人渡滽,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情境导入,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应该怎么办呢?,未 来 (展望阶段),材料一:14世纪末期,明朝的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可惜,一声巨响,火箭爆炸了,万户消失在了火光和硝烟中,材料二: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不断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从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飞船,到可靠性、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的运载火箭一系列新技术、新创造、新成果,无不

2、是我国航天人自主创新的智慧结晶。,材料三:神七虽然成功了,但还有很多技术未能攻克,比起美国的载人飞行,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追赶,按照我国的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实现目标:实现在太空的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空间飞行器的对接技术等。将来还有更高的目标,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和课本提示说明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五次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发展历程

3、,试一试: 你能说说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吗?,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强大经历了一个慢长的过程,最后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革命最彻底的阶级,代表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相比其它力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旧势力不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和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4、。,前途光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优越性,克服了 汲取了 增添了,新事物是不可阻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道路曲折,新事物,旧事物,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5、,(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切真理都会经历下面三个阶段才会被人接受: 第一阶段,觉得可笑而不加理会; 第二阶段,视为邪说而强烈抗拒; 第三阶段,未加思索而欣然接受。 叔本华,明确曲折性的原因,(3)要正确对待事物发展(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苗,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飞机上,一只塑料水杯有多重?13克。可就是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小东西,法国航空公司在节能减排中也不放过;13克被减轻至9.5克。这3.5克细微的“瘦身”,推广到了全法国航空公司的所有航班。 对于耗油巨大的航班,一只水杯减

6、轻3.5克的重量,似乎微不足道。但在管理者的眼中,小小水杯积少成多的效应就不能低估据法航有关专家测算,一年下来,全公司可因小小水杯“瘦身”而少排放20吨二氧化碳。细节,显现了管理的精明与远见。,飞机上一只水杯有多重?,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事物发展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状态,(1)什么是量变? (2)什么是质变?,2.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

7、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是统一物的分解、是平衡、静止的破坏等),(1)量变、质变的含义,质变,量变,地位,结果,状态,性质,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渐进、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项目,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早知道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百喻经有一个寓言:有那么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

8、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 “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吃的六个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应该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时间与成果,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 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 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一定的量变,就没有事物的质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吗?,数量、规模、速度等发生变化

9、,结构和排列次序发生变化,量变怎样引起质变?(两种情形),NO!,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适度原则。(既要防止急于求成,又要防止优柔寡断。),(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注意: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

10、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请用所学原理说明,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防微杜渐 欲速则不达,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小 结,1.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所带来的

11、新旧体制的交替、各种观念的撞击和利益的调整,决定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复杂性,破解难题需要毅力和耐心,更需要时间,改革一定会成功,但改革又不会速胜。这说明(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只要有一定的时间,新事物自然而然会成熟起来 我们应该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A 、 B 、 C、 D 、,D,单项选择题,2.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述两句宋词包含的共同的哲学寓意是( ),A.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B.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B,A. B .

12、 C. D .,3.下列诗句包含的哲理与上题答案一致的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征人未还,C,4.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任何知识都是无法学到手的。这说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量的积累比质的变化更重要 C.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过程 D.学习知识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D,5.同等数量的黑白围棋子,可以组成凌厉的攻势,也可以组成破绽百出的败阵。这一围棋比赛的事例说明 A.有的质变不是量变的结果 B.围棋比赛的双方必然有胜有败 C.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D,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从来凯歌出艰难”,5.“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到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