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1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448349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1) 作者: 日期: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教学设计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九坝中学:杨至桥授课时间:2014年6月12日教材分析中国的水资源一课,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生命之源”。学习本节知识,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尤为重要。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时空分布不均、兴建水利工程、节约用水。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开放性的知识结构给学生更大的开拓空间。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水资源现状(缺水)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条主线层层递进,

2、重难点各个击破,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使学生形成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学习方法。学情分析我班八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孩子,虽然他们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也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还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地理问题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并且有着表达个人观点的强烈欲望。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见识较少、知识面不广。比如讲到水污染的时候,当地工厂少,河流也不多,多数同学无法体会水污染的现状。这时就需要用图片展示,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2、了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解决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4、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能资源

3、的分布同地形、气候的关系。5、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惜水、节水的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2、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对策。教学难点通过了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从学生的身边说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示大量事实材料,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教师重在方法引领,点拨评价和思维整理。学生在学会方法的过程中自然收获知识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今天学校停水了。学生谈感受。设计

4、意图:唤起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生活体验。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资料:水对生命、生产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没有水,人类和其他生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水被称为“生命之源”。教师: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哪里?学生:主要来自于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等。教师: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是21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120位。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着供水不足,有100多个城市缺水严重。教师: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过度: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板书】: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要了解

5、我国水资源状况,首先我们来看它的分布。二、学习新课:【板书】:一、时空分布不均读图P35图“中国年降水分布”。教师:我国降水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学生:东南多,西北少,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读图P73“中国径流带分布”按照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多少,把我国划分成哪几带?并说出各带的分布地区。同时完成P74填表。教师: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多少和降水有什么关系?(降水多的地方水资源多,降水少的地方水资源少)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东南多,西北少,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板书】1、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同学自己阅读课文第一段,了解我国水土搭配现状。“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

6、”,看图分析。大屏幕展示我国南方和北方面积比例及径流量的比例比较表:北方南方黄河淮河流域(华北地区)面积60%40%耕地占38%总径流量不足20%80%以上水资源约占8%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呢?(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水土资源搭配不协调。)教师:为什么地处平水带的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学生:耕地多,人多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教师:造成华北缺水还有没有人为因素?学生:水浪费,水污染。教师:我们周围有哪些水污染和水浪费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大屏幕展示我们家乡被污染的河流图片,从而教育同学们从小树立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

7、污染的观念,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师介绍华北地下水过度开采带来的现象。小结:由于降水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在时间分布上有没有差异呢?学生:有差异,降水夏秋多,冬春少,所以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也是夏秋多,冬春少。【板书】2、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过渡):既然知道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就造成我国很多地方洪涝旱灾频繁发生,那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水多的地方往水少的地方补充,修建水库)【板书】二、兴建水利工程【板书】1、跨流域调水(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跨流域调水,即把丰水区的水跨流域调入缺水区。例如:引黄济青工程,

8、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供水不足的问题。比如还有“引黄入晋”,“引大入秦”等,这几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只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某些城市的缺水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黄河的径流量本身就很少)。为了最大程度缓解这种局面,有必要建设更大的工程,这就是南水北调。【板书】南水北调: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5页“南水北调”的材料后思考以下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有几条路线?(三条:西线、中线、东线方案)、哪条线距离最近,解决的是什么地方的缺水问题?(西线,西北地区)、中线方案起点的水库是哪一座?(汉

9、江上游的丹东口水库)、沿京杭大运河的是哪条线?(东线)(小结):南水北调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罕见的。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淮河、海河、黄河流域联结起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局面。(过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用跨流域调水得到了解决,那么时间分布不均又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板书】2、兴建水库(解决时间分布不均)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如三峡工程有哪些作用?(过渡):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总体上来说,南方的水资源总量要比北方多的多,特别是南方的湿润地区,但偏偏就是有些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10、的城市也成为了缺水的城市,这是为什么?(人口太多)因此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水资源不足【板书】:三、节约用水据水利部门调查,中国667个城市中,现在有420多个城市缺水。(提问):这么多缺水的城市当中就有为数不少的南方城市,如我国的经济特区深圳。(小结):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我国水资源的供需问题仍十分突出,世界上有许多物质都可以逐渐找到替代品,比如部分国家的汽车用酒精代替汽油作为燃料,陶瓷可以代替钢铁,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物质可以取代水。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三、总结:略四、活动P77、78国家节水标志,看图标,你能说说这个标志

11、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五、思考:1、你认为怎样可以节约用水?2、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命中源”,我们能做些什么?(学生回答,给可行的有创意的同学加分)六、板书设计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1、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2、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二)、兴建水利工程 “引黄入晋”,“引黄济青”“引大入秦”1、跨流域调水(解决空间分布不均) 南水北调 2、兴建水库(解决时间分布不均) (三)、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 一、优点和亮点1、体现出教师引导,学生是主体的问题式教学模式。本节课的设计根据初中地理

12、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都不是教师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先通过情景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在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再通过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自己得出结论。2、体现了学生“会思考,能应用”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重点是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和解决办法。我都是通过问题情境导入和质疑,结论都是由学生讨论得出。这样学到的知识学生是理解的,也是会用的。本节课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树立节水意识和讲正确的水资源观念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例举我们身边的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和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学生们例举很多,讨论的很好,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在我预想之外。总体上看,本节课教学效果还不错。二、不足和改进由于本节课是公开课,听课教师多,心情较为紧张,讲课激情不够,面部表情比较严肃,和学生之间缺少亲和力,还有多媒体运用与讲课衔接不够熟练,课堂的把控不如很多优秀教师那么好。比如如何自如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我显得经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