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209229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厦门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厦门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厦门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厦门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 作者: 日期:厦门市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2012-11-08 08:10:00 字体显示:大 中 小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口发展情况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厦门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取得了详实的人口数据。本文根据“六普”和历年人口统计汇总数据资料,对厦门市人口发展特点与趋势进行分析,为厦门市社会和谐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岛内外一体化顺利推进提供有益启示。一、厦门市人口发展特点(一)人口规模快速增长,总量位居全省第四“六普”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

2、11月1日零时,厦门市常住人口353.13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05.31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47.82万人,增长72.00%,年平均增长率5.57 %,显著高于全省十年增长6.28%,年平均增长0.61%的水平。全市人口规模快速扩大,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从“五普”的5.91%提高到9.57%,厦门市从全省九地市人口最少的城市发展成为次于泉州、福州、漳州之后的人口第四大市。分区域来看,厦门岛内(思明区、湖里区)常住人口186.1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71%,同“五普”相比基本持平,仅下降0.7个百分点,半数以上人口依旧选择居住在

3、不足全市土地面积10%的岛内。全市六区常住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增幅最大的是海沧区233.76%,增幅最小的是翔安区19.99%;除海沧区外,还有两个区常住人口同“五普”相比增长超过了100%,分别是:湖里区125.33%、集美区100.86%,这主要是由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型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中,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向这些区域流动(详见表1)。表1:厦门市常住人口地区分布情况单位:万人地区六普(2010年)五普(2000年)增长率(%)全市353.13205.3172.00思明区93.0068.3336.10海沧区28.878.65233.76湖里区93.1341.3

4、3125.33集美区58.0928.92100.86同安区49.6132.7251.62翔安区30.4325.3619.99(二)人口密度全省最高,岛内高于岛外“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从“五普”的每平方公里1312人增加到每平方公里2078人,不仅继续位居全省首位,与全省人口密度的高低差距也进一步加大,从“五普”的1026人扩大到1780人,说明厦门市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增幅高于省内其他地市。分区域来看,厦门岛内人口密度13192人/每平方公里,岛外1166人/每平方公里,同“五普”相比,分别增加5037人和497人。岛内岛外人口密度高低差距加大,差距从“五普”的

5、4.6倍扩大到11.3倍,岛内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增幅高于岛外,说明岛外尚有较大的人口发展空间。(三)人口性别比略微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83.22万人,占51.88%;女性人口169.91万人,占48.12%。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略有提高,从“五普”的107.09提高到107.83。分年龄人口性别比呈现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随着年龄增大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并在55岁左右开始低于100(详见图1)。其中,0-15岁人口性别比一直在120左右,男性人口大大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全市长期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厦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

6、从“五普”的111.69提高到118.37,十年均高出正常范围(国际公认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水平103-107),长此以往会造成将来婚姻年龄段男女两性人口比例失调,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四)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人口红利”尤存“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45.35万人,占12.84%;15-64岁人口291.69万人,占82.60%;65岁及以上人口16.10万人,占4.56%。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以上以后便称为“老年化社会”,厦门市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同“五普”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1.64个百分点,15-6

7、4岁人口比重上升2.1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下降0.52个百分点。厦门市人口年龄结构优化,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再生产长期稳定在“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阶段,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流入。人口总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从“五普”的24.31%降低到21.07%,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厦门市仍处于有利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五)人户分离现象显著,流入人口比重上升“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15.12万人,同“五普”相比,

8、增加125.77万人,增长140.76%;人户分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五普”的43.52%提高到60.92%,人户分离现象广泛存在,相比十年前更加显著。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8.51万人,具有本省其他地市户籍的迁入人口94.23万人,具有外省户籍的迁入人口102.38万人;市外流入人口同“五普”相比,增加121.82万人,增长162.88%,市外流入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从“五普”的36.43%提高到55.68%,说明人口净流入是厦门人口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六)文盲人口比重大幅下降,人口文化素质增强“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86万人,

9、同“五普”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16万人,文盲率从“五普”的4.88%降低到2.51%,文盲人口比重大幅下降。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人数从“五普”的8367人上升到17799人,增加9432人;具有高中程度人数从17651人上升到18909人,增加1258人;具有初中程度人数从35927人下降到34670人,减少1257人;具有小学程度人数从27566人下降到19475人,减少8091人。具有小学、初中程度人数减少,具有高中、大学程度人数增长,人口拥有学历重心呈现出由小学、初中向高中、大学转移的趋势,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七)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一代户占五成“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常住人口

10、家庭户124.00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99.90万人,平均家庭户规模2.42人,同“五普”相比,减少0.52人。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不仅是低生育水平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住房和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家庭代际关系进一步简化,一代户比重53.94%,成为主流家庭代际关系,同“五普”相比,上升15.50个百分点;二代户比重37.28%,同“五普”相比,下降11.65个百分点。(八)人口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常住人口中,就业人口250.20万人(根据人口普查长表数据推算,下同),同“五普”相比,增加99.84万人,增长66.40%,年平均增

11、长率5.22 %。男性就业人口140.82万人,占56.28%;女性就业人口109.38万人,占43.72%。就业人口性别比从“五普”的119.10上升到128.74。就业结构优化,全市一、二、三产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由“五普”的20.23:42.27:37.50调整为0.61:47.03:52.36。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19.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4.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14.86个百分点;就业人口结构调整呈现“一产下降、二产稳定、三产上升”的特点。(九)住房来源以租赁为主,结构较为坚固“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家庭户平均每户住房间数2.09间,家庭户人均

12、住房建筑面积27.39平方米,人均住房间数0.86间。分地区来看,翔安区、同安区的户均、人均居住条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他四个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详见表2)。从住房来源来看,租赁住房占56.54%,自建住房占19.51%,购买住房占20.71%,其他占3.24%,半数以上家庭户选择租房居住。从住宅建筑的承重类型来看,住房结构较为坚固,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占49.45%,混合结构占43.90%,砖木结构占3.87%,其他结构占2.78%。表2:厦门市常住人口家庭户分地区住房情况地区常住人口家庭平均每户住房间数(间/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人)人均住房间数(间/人)全市2.0927.390.8

13、6思明区2.0126.990.79海沧区2.0430.160.87湖里区1.4616.360.67集美区1.823.20.8同安区3.2337.091.13翔安区3.7552.471.38二、厦门市人口发展趋势(一)人口区域分布更加合理厦门岛内人口规模日趋饱和,未来人口增长空间主要在岛外。岛内外一体化是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实施岛内外“规划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等举措,科学发展“全域厦门”,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实现岛内外均衡协调。随着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以及全市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放宽落户岛外政策作用的发挥,岛外海沧、集美、同安、翔

14、安等区人口增长将会加快,全市人口区域分布将更趋合理。(二)独自居住的老年人增加随着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大,住房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家庭观念的改变,独自居住的老年人增加。“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单身老人户2.09万户,同“五普”相比,增加0.98万户;单身老人户占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比重从“五普”的13.53%提高到17.08%。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户1.86万户,同“五普”相比,增加1.00万户;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户占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比重从“五普”的10.45%提高到15.16%。因此,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为老服务设施,是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三)非厦门户籍儿童人数庞大人口净流入是厦门人口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外来劳动力携家带口来厦务工经商,非厦门户籍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多。“六普”资料显示,厦门市常住人口中,非本市户籍0-14岁人口22.91万人,占0-14岁人口比重50.52%。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相关法规,适龄儿童接受相应的学校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同时保证适龄儿童接受相应的学校教育也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应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设施,配套相应师资建设,满足人口发展需求,保障每一名非厦门户籍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