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42198981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6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NEW)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NEW)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NEW)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NEW)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第一部分西南财经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 研真题 2015年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 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及详解 2015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 解 2015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

2、硕士考研真题及详 解 第一部分西南财经大学334新闻 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 历年考研真题 2015年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 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 整) 一、辨析题 1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使用价值。 2新民丛报,梁启超。 3反客里空运动。 4经验学派以批判为主。 5 二、简答题 1冷媒介热媒介。 2 三、案例分析 1有关新闻侵犯名誉权。 四、论述题 1新闻事业党性和人民性。 2谈谈传媒和产业的结缘。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 详解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 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新

3、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 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媒介为逐利而出现的违背伦理的表现。 3简述4个以上比较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你认为当前媒体地震报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45分,共45分) 2001年8月12日,湖南省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因术后 大出血不幸死亡。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引发舆论广 泛关注。起初舆论一边倒将矛头指向医院,随后,在相关部门

4、及当事医 院的回应及人民网就原报道中“医生护士全体失踪”说法调查发表后,媒 体开始梳理事件发展脉络,并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相关舆论开始出现 耐人寻味的变化。 请就此事谈谈你的看法。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 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 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培养理论”又称“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它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美国传

5、播学者G格伯 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这一理论。 (2)“培养分析”以议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它的基本观点 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 社会有一种“共识”,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同 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3)“培养”理论认为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 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 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教育和宗教的作用。 (4)“培养”理论的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

6、众传播现状鲜明的批判 态度和改革志向。“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 用。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 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 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 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5)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 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 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 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 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

7、一个长期的、“涵化”的过程。 2简述媒介为逐利而出现的违背伦理的表现。 答:(1)媒介伦理失范 媒介伦理失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 指道德主体即媒介组织,在传播行为中对道德客体即传播文本中 的人,或者物以及道德波及者即普通受众,作出的善或恶的道德判断, 即对道德客体在道德范畴内的利益侵害与否,以及对道德波及者的利益 侵害与否。 指传播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 (2)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 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偿新闻。采访者凭借自己所掌控的媒介资源,违背新闻职业道 德,向采访对象收取费用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活动。 虚假报道。媒体所报道的各类事实出现新闻要素,如时间、地 点、人

8、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等或新闻细节如事件细节、人物语言 等与客观不符的报道。 泛娱乐化现象。媒介产品在内容上表现为软性内容和娱乐性内容 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刺激性,在表现 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 闻内容演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媒介审判。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 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陷阱报道。通过隐瞒记者身份或假扮成别的社会角色,掩盖真实 的采访目的,以获取事件强烈的冲突效应。 3简述4个以上比较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答:(1)传播模式的概念 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

9、方法, 传播过程模式则是指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传播过程。在传播学研究 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了各 种各样的说明。 (2)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 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被称为“5W”模 式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 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如 图1所示。沿着该模式形成了后来的传播学五大领域,即“控制研 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

10、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但该模式属 于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揭示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图1 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即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 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 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如图2所示。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 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该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但 这个过程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 图2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 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重点不在于分析传 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

11、播双方的角色功能。该模式强调了 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现实中 传受双方不可能完全对等。该循环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 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 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 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 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这个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 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如图4所

12、示。 图4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 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 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适用范围比较 普遍,但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互动过 程模式如图5所示。 图5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你认为当前媒体地震报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灾难报道,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报道发生的灾难,往往带有突发 性和负面性。地震报道是灾难报道的一部分,通过分析汶川地震、玉树 地震等报道,总结我国地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媒体地震报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13、面: (1)记者缺乏训练与准备 一些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缺乏经验训练和足够准备,缺乏充分规划和 良好应急报道机制。新闻从业者需认识到,灾难报道是一项专业新闻技 术,是新闻实务操作里面一个特殊的分支。灾难报道是一项技术工作, 并不是只要有新闻热情就可以完成。它的复杂性在各种报道之中,几乎 首屈一指,它要求记者既要有专业的科学知识、灾难常识和救援知识, 还要有对人性、人心的洞察和了解,其难度不亚于记者公认的最高追求 战地报道。 (2)无法厘清重大的认识问题 面对巨大的灾难,记者这个社会角色被赋予的功能就是第一时间传 递信息、通报灾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唤起社会的凝聚力。这 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重

14、要体现。 很多一线报道的记者,有时仍然对大灾难降临之后的新闻报道的作 用心存疑虑。他们在一线现场经受着作为自然人还是作为新闻人的巨大 伦理冲击。从自然人的角度出发,应该去救人,而不是试图以旁观者的 姿态,用笔和镜头保持记录。很多记者在这种巨大的冲击面前丧失了内 心的平静,感到沮丧、无力或者动摇,还有的记者为此产生了严重的心 理问题。 (3)采访过程缺乏人文关怀 在灾难报道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记者的人文关怀。记者若为了 获得自己想要的素材,不顾受害者及家属的情绪与心情,片面追求采访 报道,对遇难者家属不停拍照和提问,这是不专业和缺乏职业素养的行 为。镜头中有些记者的表现让观众感到厌恶,时有发生

15、记者为了占据采 访先机妨碍救援进程,使本可能生还的生命永远沉寂下去的现象。 (4)报道内容与规模处理不当 一些地方媒体在地震报道中出现大量血腥的镜头及画面,网络上的 转载现象更为严重。还有不同媒体同一时期的同质化内容播报使观众产 生了“审美疲劳”,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造成观众心灵的麻木和逃避行 为,这也是灾难新闻处理上的失败之处。 (5)敏感话题上失语 问责制度缺失。玉树救援中缺乏大型机械;医疗条件薄弱,外地医 疗队伍赶赴灾区时,却难以开展工作;物资储备匮乏,当地备灾物资不 能满足基本需求,个别地点出现哄抢救灾物资情况。不过,在玉树地震 的灾难报道中很少出现对救灾问题的反映,反而是大力地、几乎

16、是全面 地报道英勇的救灾场面。 宗教成为“雷池”。玉树地处青海南部,是藏传佛教的集中地。由于 我国宗教的政策性很强,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大部分记者没有报道宗教 等敏感新闻的经验,对宗教政策不了解,不敢逾越“雷池”,导致媒体在 僧侣参与救灾方面大部分失语。 2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 答:“两个舆论场”是由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 员、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首先提出的。他把马克思关于“表达社会舆 论”的观点同新闻实践结合起来,在1998年提出了正确处理“两个舆论 场”的关系问题。 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 老百姓的“口头 舆论场”; 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 舆论场: 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 都 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 (1)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 不仅要使“官方舆论场”在“三贴近”上下大气力,让受众看得懂,易 接受,更亲切;还要做到可以积极回应和引导民间舆论场出现的热点舆 论,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在官方网站搭建互动平台,吸纳和承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