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42194873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316 大小:2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16页
(NEW)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16页
(NEW)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16页
(NEW)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16页
亲,该文档总共3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2017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

2、0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0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9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12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12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6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12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6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412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12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12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4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 2004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 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2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 2002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1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01 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1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01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

4、解 2000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 2000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1999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 1999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 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简答题(共30分) 1一个成功的卡特尔需要那些条件?(7分) 2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含义是什么?对于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影响 的含义是什么?(8分) 3当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产品市场、劳动市场、通货膨胀有什 么特点?(8分) 4解释赤字的减少可能引起投资的减少的原因。(7分) 二、画图分析(每题10分,

5、共30分) 1在什么条件下排污标准优于排污费? 2配给制会对消费者造成的影响。 3流动性陷阱下货币扩张与常规条件下货币扩张的不同。 其他题型略。 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0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共30分) 1说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7分) 答:微观经济学既关注实证问题,也关注规范问题。实证问题主要是解 释和预测,规范问题则研究应该是怎样的判断性问题。实证分析和规范 分析是经济学重要的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含义 实证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特点是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 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

6、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 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既有 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规范分析也是西方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以一定的价值 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规 范分析不仅涉及不同的政策选择,而且还包括特定政策选择的设计。它 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区别 规范分析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 果做出好与坏的判断。而实证分析则只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做出描述, 并不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规范分析要说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既定的价 值

7、标准。实证分析则要解决经济“是什么”的问题,要研究经济变量的规 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做出预测。 规范分析没有客观性,其结论受到价值标准的影响。而实证分析的内 容具有客观性,其结论可以接受事实的验证。 尽管有上述区别,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二者之间仍相互联系。规范分析 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则以规范分析为指导。规范分析的结果 往往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最终目标,而实证分析的结论往往又是规 范分析的出发点。 2说明什么是买方垄断势力及其来源。(8分) 答:买方垄断势力是市场势力的一种形式。 (1)买方垄断势力的概念 买方垄断势力是指买方具有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能力。买方垄断势力使 买方能

8、够以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买到货物。只有一个或少量几个购 买者时,一些购买者可能就具有买方垄断势力。买方垄断势力使买方能 够以低于边际价值的价格买到货物。由于买方垄断势力的存在,市场的 均衡结果是较低的价格和较小的购买量,可以预计它会使买方受益而使 卖方受损。 (2)买方垄断势力的来源 买方垄断势力取决于买方面临的供给弹性,而买方面临的供给弹性取决 于三个因素:市场供给弹性、市场中买方的数目和买方之间的相互作 用。因此买方垄断势力也取决于这三个因素。 市场供给弹性。买方垄断之所以能得利是因为它面临一条向上倾斜的 供给曲线,其边际支出超过平均支出。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小,边际支出 与平均支出之间的差

9、别就越大,从而买方就有更大的买方垄断势力。 买方的数目。当买方的数目很大时,没有单独哪个买方对价格能有很 大影响,因而各买方都面临特别有弹性的供给曲线,而市场则几乎是完 全竞争的。即买方数目越多,各个买方所面临的供给曲线就越富有弹 性,买方垄断势力也就越小。潜在的买方垄断势力只有当买方的数目很 有限时才会产生。 买方之间的相互作用。设市场中有三四个买方,如果这些买方之间竞 争很激烈,他们会将价格抬到接近于产品的边际价值,从而他们只有很 小的买方垄断势力。另一方面,如果这些买方之间竞争不那么激烈,或 者甚至串通,则价格就不会抬高很多,而这些买方的买方垄断势力就可 能差不多像只有一个买方时那么大。

10、 单个厂商买方垄断势力的大小即价格低于边际价值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买 方面临的供给弹性。如果市场中只有一个买方一个纯粹的垄断者 那么它的垄断势力完全由市场供给的弹性决定。如果供给是高度弹 性的,买方垄断势力就很小,作为惟一的买方也只有很小的好处;相 反,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小,该厂商的买方垄断势力越大。 3在短期、中期和长期,什么决定了总产出水平?(7分) 答:总产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核算期内)全部生产活动 的总成果,即全部生产单位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之和,包括 本期生产的已出售和可供出售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建工程以及自产自 用消费品和自制固定资产价值。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计算。总产出

11、的主要 衡量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等。 (1)短期总产出水平的决定 短期指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 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通常认为劳动要素的数量在短期是可变的,资本 要素的数量在短期不变。在短期,价格、工资缺乏伸缩性,往往在某一 预先决定了的水平上保持不变。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平展的,该曲线固 定价格水平于供给曲线触及纵轴之点,形成对照的是产量可取任何值。 所以在短期中,产量只取决于总需求,而价格不受产量水平的影响。 (2)中期总产出水平的决定 中期介于长期和短期之间,指总供给曲线处于从水平位置翘起到垂直位 置这一过程所处的时期。中期总

12、供给曲线的斜率介于水平的与垂直的中 间。在中期,产量受总需求和价格水平的双重影响。 (3)长期总产出水平的决定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在长期,价格、工资 被认为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并且能够对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 的反应;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产出水平只取决于供给方面的 因素。产出基本上取决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经济所能提供的产 量,价格水平则取决于需求水平。 总之,宏观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短期,产出由需求决定;在中期,产 出由技术水平、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决定;在长期,产出由教育、研究、 储蓄和政策等因素决定。 4简述工资指数化的含义及其作用。(8分) 答:(1

13、)工资指数化的含义 含义 工资指数化是指按物价指数来调整名义工资,使得实际工资水平不因通 货膨胀而下降的一种制度安排。即工人的货币工资随物价指数浮动,按 照价格指数自动调节收入的一种工资制度。实施办法是以工人的货币工 资与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挂钩,并把具体挂钩的办法、挂钩指标的计 算等通过法定形式或法规确定下来,以期保证工人的实际工资收入不受 价格上涨的影响。 优缺点 工资指数化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率低于合同规定的条款 时,不会引起实际工资的提高,同时可以消除通货膨胀率预测失误而引 起的效率损失。 但是,工资指数化也存在问题。假如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或其他类 似石油危机供给方面的冲

14、击,产出下降,这就要求国民收入中工资份额 下降,但是由于指数化保护了工人的实际工资,其他经济单位为了维护 自身利益,也提高工资,结果引起价格水平的螺旋上升,加剧了通货膨 胀。 (2)工资指数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 工资指数化的作用在于抵消通货膨胀对人们生活水平和实际收入的影 响,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致因通货膨胀而下降。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们 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抵消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的不利作用。此外, 还可以促进工资合同的长期化,有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这些对经济和 社会安定都有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工资指数化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是用局部补偿的做法, 使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无法完全得到补

15、偿,而且,货币工资的调整 一般总落后于通货膨胀,再加上有一些非工会会员工人和中小企业工人 往往得不到保护,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工人都能享受工资指数化的好 处。此外,工资指数化还有可能导致“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从而加 剧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在较长时期内得不到治理,生产又不能迅速增 长的情况下,根据通货膨胀来调整工资就会加剧通货膨胀。这就说明 了,对工资指数化要持谨慎的态度。 二、画图分析(每题10分,共30分) 1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10分) 答:吉芬商品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常变化的一类商品。即在价格上 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 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

16、,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这是西方经济学研究需求的基本原理时,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吉芬对爱尔兰的土豆销售情况进行研究时定义的。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即价格越低购买 的越少,价格提高反而购买的越多,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正比关系。吉 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原因分析如下: 图1中的横轴OX1和纵轴OX2仍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 品1是吉芬品。 (1)替代效应 如图1,作补偿预算线FG,与商品价格降低前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切于 c点,则X12X13为替代效应,为正值。 (2)收入效应 商品价格降低,使得消费者的预算线绕A点旋转至AB,与新的无差异 曲线相切于b点,此时X11X13是收入效应,为负值。 (3)总效应 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b 点,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X11X12,这就是总效应。这是因 为负的收入效应X11X13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X12X13的绝对值,所 以,最后形成的总效应X11X12为负值。 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