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式研究123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21005 上传时间:2017-06-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3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柱式研究12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柱式研究12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柱式研究12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柱式研究12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柱式研究12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柱式研究1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柱式研究1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ncient Greece and Rome姓名:李洋班级:旅游管理 1001班学号: 201030802145古希腊和古罗马柱式及特点一、柱式柱式( Order),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 Base)、柱身( shaft)和柱头( 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 Stylobate)和山花( 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三个柱式和古罗马的五个柱式 。二、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古希腊人建筑神庙的灵感来源于古埃及人,他们将埃及神庙的内部翻转为外,用大量的柱子作为建筑物

2、的支撑。由于柱子外显于建筑外面,爱美的希腊人便发展出了体系完备的柱式结构,并且形成了多样的风格。左方三图 为多 立克式、 爱奥尼克式 和 科林斯式三种柱式的平面图 、分析图 和部分图 。1.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希腊多立克柱式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 7世纪)。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 。特点 : 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 20条凹槽,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装饰,建造比例通常是: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为 6:1,雄健有力,象征男性美,所以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 Athen Acropolis)的巴特农神庙(Parthenon,附图

3、)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巴特农神庙2.爱奥尼柱式( Ionic Order)希腊爱奥尼柱式(或爱奥尼亚柱式)起源于公元前 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的希腊人。特点 : 爱奥尼柱式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特点是柱身有 24条凹槽,柱高是其直径的 8 9倍,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有曲线美。由于外形比较纤细秀美,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 Temple of Athena Nike,附图)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Erechtheum)。 。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3.科斯林柱式(

4、 Corinthian Order)希腊科林斯柱式是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 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 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特点 : 它实际上是爱奥尼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以毛茛叶( Acanthus)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毛茛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盛满花草的花篮被置于圆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装饰性很强。但是科斯林柱式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附图)采用的即是科林斯柱式。雅典的宙斯神庙罗马人继承了希

5、腊柱式 根据新的审美要求和技术条件加以改造和发展。他们完善了科林斯柱式 广泛用来建造规模宏大 装饰华丽的建筑物 并且创造了一种在科林斯柱头上加上爱奥尼柱头的混合式柱式( Composite Order) 更加华丽。他们还改造了希腊多立克柱式 并参照伊特鲁里亚人传统发展出塔斯干柱式 (uscan Order)。这两种柱式差别不大 前者檐部保留了希腊多立克柱式的三陇板 而后者柱身没有凹槽。爱奥尼柱式变化较小 只把柱础改为一个圆盘和一块方板。塔斯干 罗马多立克 罗马爱奥尼 罗马科林斯和混合柱式 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称为罗马的五种柱式。其风格的差异远比希腊爱奥尼和多立克两种柱式的差异为小 因而失去了

6、鲜明性。三、 古罗马五柱式罗马五种柱式比较图1.罗马多立克柱式特点 :外观跟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相近,但在柱头下端添上一圈环状装饰;柱身下添加了圆环形柱础。它的主要特征是没有柱础,柱子直接安置在台基上,柱高为柱径的 4 6倍,柱身刻有一条条垂直平行的凹槽(一般是 16 20条),柱头由方块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它的造型粗壮有力,给人以深厚刚毅的感觉,近乎男性人体的美。比例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 8: 1,整个柱身显得比较粗壮。 罗马多利克柱式分析图特点: 它的主要特征是有柱础,柱头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对涡卷,柱高与柱径的比例增大,给人以柔美的感觉,近乎女性人体的美。希腊爱奥尼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

7、秀美,柱身有 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爱奥尼柱式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柱头,它也是许多理论和实践论述的主题,全赖维特鲁威( Vitruvius)的一段简短和晦涩的描述 *。仅有的工具是一把直尺、直角器、线索(以量度半长)以及一个圆规。2.罗马爱奥尼柱式3.罗马科林斯柱式特点 :是在爱奥尼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柱头上雕刻着毛茛叶,显得十分华丽,其他部分则与爱奥尼柱式相同。这种柱式产生于公元前 5世纪下半叶。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 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比例 :样子与古希腊科林斯柱式一致,柱高跟柱径的比

8、例是 10: 1,显得纤细高大;柱身上有 24条凹槽;柱头部分由两层毛茛叶和涡卷图案组成,涡卷图案成对出现。4.塔司干柱式特点 :塔司干柱式是罗马最早的建筑形式,它是陶立克式的一种更粗短的变体 ,也有人认为 ,它是希腊柱式基础。但是 ,罗马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是使用非结构柱式 ,经常是将柱子全部或部分埋入墙中 ,称为附墙柱或半身柱 ,有的柱子被做成扁平状 ,这时人们就称其为壁柱比例 :司干柱式其实就是去掉柱身齿槽的简化多立克柱式,柱础是较薄的圆环面。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 7: 1,柱身粗壮。5.组合柱式特点: 爱奥尼与科林斯的结合,柱头 ,柱身、柱础和基座用科林斯柱式。比例: 这种柱式是将科林斯柱式的顶端与爱奥尼克柱式的涡卷相结合,使形状显得更为复杂、华丽。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 10: 1,显得纤细秀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