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92359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否是客观的,有人 认为,是由人、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决定的,有人 认为,是神灵天意决定的,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1、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思考: 为什么过去人们在历史观上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错误?,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和 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 和唯物辨证的 的有机统一。,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观,历史观,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作出科学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从实

2、践出发,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注意一:含义,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物质方面,社会意识精神方面,(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A.科学发展观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H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一选:,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注意二:区分,“存在”(物质)和“思维”(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

3、域的具体表现。,(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城里的孩子真是好,有高楼、小车和电脑,还能天天上学,吃汉堡,幸福享不了,山里孩子真是好,有高山、白云和小鸟,可以不上学,不用辅导,幸福享不了,说明了什么,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 鲁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对农村进城务

4、工者认识的变化?,“以人为本”,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思考: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会存在落后愚昧的思想?体现了什么道理?,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有时先于或落后于),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那么,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5、社会内部的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决定”,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2),1、生产力 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 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时,会 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时,会 生产力的发展。 3、规律: 。,填一填:,决定,反作用,适合,不适合,推动,阻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1)关于“经

6、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 形态。,注意点:含义,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1)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E 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G 人民代表制度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选一选:,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2),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 当

7、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状况时,会 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状况时,会 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规律: 。,填一填:,决定,反作用,适合,促进,不适合,阻碍,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吗?,当上层建筑为 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当它为 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先进,促进,推动,落后,束缚,阻碍,生产力,生

8、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决定,反作用,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前进的、上升的,但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

9、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 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实践,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 的,实现 途径,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社会主义 社会,改革,小结,二.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拿破仑横跨阿尔卑斯山,“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瞻目的业绩么?,不能,拿破仑虽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究竟谁是历史

10、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1、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 什么作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探究,P9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

11、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1) 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2)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表明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民间音乐家华彦钧

12、即“瞎子阿炳”,1893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一生坎坷,献身音乐,终成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他创作演奏的6首二胡、琵琶乐曲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其中, 二泉映月 被列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被美国宇宙飞船带入太空播放。华彦钧又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代名人。,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实现方

13、式:,1、党的群众观点,(2)基本要求,(1)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党的群众路线,(2)地位,(1)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两个保证,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历史,创造了物质财富,创造了精神财富,是变革社会的决定 力量,要 求(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意 义,两个重要保证,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