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精品

上传人:ydw****in 文档编号:14197215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0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精品(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说课稿一、圆圆的认识一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认识(一),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阶段完成说课。(一)说教材圆的认识(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习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知道在同一个圆中,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了解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2、过程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根据以上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教学难点定为: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

3、任务。(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同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对圆

4、了解多少?生活中哪里有圆形呢?(出示图片)这些东西为什么都是圆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学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圆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从思想上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图形呢,与圆有什么不同呢?引出圆是曲线图形。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1).折圆。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可以发现什么?(有许多折痕交于中

5、间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2).观察折痕。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3).认识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小组议一议,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同圆或等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能画无数条。有半径的知识做基础,我会尝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直径的知识,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也能画无数条。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2、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通过测量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

6、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得出d=2r与r=d/2的字母公式。(设计意图: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及时巩固学习成果。)3、动手操作,画圆认识圆规,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让同学动手操作。(1)任意画两个圆,体会圆心决定圆的位置。(2)画两个大小不等的圆,体会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以上环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通过看图哪些是半径或直径、判断、填表练习、操作应用题和拓展延伸题等形式的练习,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眼的能力。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

7、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第四环节:知识小结,整理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掌握了一个知识点就给自己加1颗星,看看得了几颗星?(四)、说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圆心:用字母o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无数条,都相等半径:用字母r表示无数条,都相等直径和半径的关系:d=2rr=d/2画法:定点、定长、旋转一周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与简洁性,让学生一目了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圆的认识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圆的认识下

8、面我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有: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二、教学目标:根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

9、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2、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3、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三、教学重点:认识圆的特征四、教学的难点:按要求正确画圆。五、教学流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部分:1、创设情景,生成问题;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2、巩固应用,内化提高;3、回归整理,反思提升。(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上课开始,便用课件出示同学们分组玩套圈游戏的画面,画面中,有的小组围成了不同的图形,有正方形的,有三角形,有圆形的,有椭圆

10、形的,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哪种围法更公平?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猜测的对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猜测,初步感知圆知识的应用,这是学习的基础。有趣的猜测活动、巧妙的设疑,使学生带着想继续探究圆的愿望进入了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层是明确圆规画圆的方法和圆的概念。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咱们要想研究圆,首先咱得有个圆,下面咱就比一比,看谁剪得的有圆又快。”这时学生开始剪圆,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圆的?学生在画圆时可能出现借助实物画圆,

11、和用圆规画圆两种情况,通过学生的汇报,使学生明确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师也模仿学生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并请同学观察,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初步体会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板书:曲线围成。这个层次的教学,学生经过了画圆,剪圆,说圆的过程,对圆的特征便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悟,不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为下面的探究提供了学具,学生手中有了圆,就接着进行第二个层次圆特征的探究环节。这个层次的教学我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如果你手中的圆就是同学们套圈时围成的圆,你怎样证明每位同学到红旗的距离是相等的?先在小组内说说打算怎样研究,再动手操作。”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找到红旗的位置

12、,再量一量红旗到每一位同学的距离,也可能出现对折再对折的方法测量折痕的方法证明等,在学生汇报时同时追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红旗的位置的,有的学生是通过对折的方法,有的是用圆规,最后教师总结“无论用折一折还是量一量的方法,都证明了红旗到每一位同学的距离是相等的,说明同学们刚才的猜测是正确的。”设计这个证明的活动目的在于为下面学习圆心,直径,半径做铺垫,初步感悟圆的特征,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可以用抽象的图形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数学价值的理解。有了上面的活动做铺垫,下面自然地引到圆心,半径,直径的教学上。首先教师明确,篮筐所在的位置的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同时要

13、学生在自己的圆上标出圆心。关于半径的教学我是这样处理的,要学生指出学生套圈时所在的位置,用点表示,接着引到“红旗到每一位同学的距离,也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我们就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同时用课件出示这个概念,接着要学生在自己的圆上画出几条半径,并标出字母。并追问:还能继续画半径吗?在同一个圆中的这些半径还有什么特征,明确半径有无数条,同一个园中半径是相等的。最后出示直径的画法,教师在黑板上画,明确这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接着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直径?明确,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并让学生在圆上画出直径寻找直径的特征,明确

14、,直径有无数条,同一个圆中直径都相等。这样,课堂经过巧妙的组织,分解了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动手做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建构中建立新的概念,认识了圆的相关特征。初步的认识还需要练习才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所以下面进行第三各环节的教学、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练习的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学生在圆内的线段中,用彩笔描出直径和半径,这时一个基础性的练习考察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知识的掌握。第二层次要学生在本子上,画出一个半径是两厘米的圆,通过对画圆方法的汇报,明确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认识到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并通过画更大的圆,体会圆的半径决定了

15、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第三个层次,是要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围观时,为什么会自然地围成圆形?这三个层次的练习,通过说说、想想、画画、讲讲等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应用知识,而且通过练习,学生又收获了新的知识,体验“生活问题数学化,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理念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学生回顾本节课中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想研究圆的哪些知识?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提出研究问题,最后教师总结,我们将会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研究圆的周长面积,以及圆的其他相关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圆的周长说课稿永济市实验小学 赵艳丽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10页至13 页圆的周长,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课件出示说课流程)首先我对教材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一、说教材圆的周长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