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竹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原则新洲区幼闵芳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6803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竹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原则新洲区幼闵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利用竹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原则新洲区幼闵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利用竹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原则新洲区幼闵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利用竹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原则新洲区幼闵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利用竹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原则新洲区幼闵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竹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原则新洲区幼闵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竹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原则新洲区幼闵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竹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原则 新洲区幼闵芳 作者: 日期:利用竹质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与原则闵芳(武汉市新洲区机关幼儿园 湖北 武汉 430068)【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 我园地处郊区,有着丰富的本土资源。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利用竹资源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能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园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以加强和丰富我们的体育活动。【关键词】竹质器具 体育活动 原则 我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地处新洲,大别山的余脉,贯穿东部,这

2、里有着丰富的竹资源,竹园、竹器星罗棋布,随处可见。自从我园开展农家用品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开发利用的研究的研究,随着着课题的开展,我们充分利用竹资源创设了富有野趣的运动环境,通过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登等活动,让幼儿体验运动的快乐,积累有益的经验。一些竹制的农家用品也被我们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如竹梯、竹圈、竹球、竹跨栏等,利用这些竹资源进行体育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增强体质,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一、竹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意义还记得我们小时侯的游戏吗?抖空竹、跳竹竿,骑竹马打仗等等,随着高楼大厦的增多,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这些伴随上一代人度过童年的老游戏

3、如今距离孩子越来越远了。有关调查发现,目前儿童的肺活量、弹跳力、柔韧性、耐力等身体指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学校里几乎再也找不到能爬树上墙的“小皮猴”。相反,孩子们的玩具之多却是我们小时候无法奢望的。有人提出,玩具智能化、私人化的发展趋势是否让孩子更加远离了“玩”的初衷? 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我园地处郊区,园所占地面积较为宽阔,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由于多方条件限制,诺大的场地只有零散的几处体育活动器械,中小型体育活动器具也是仅有的几类常规性的物品,如皮球、圈、绳等,品种单一,数

4、量缺乏,极大地阻碍了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近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创设条件,利用本地丰富的竹资源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和丰富我们的体育活动。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发现,利用竹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的价值,而且还有助于幼儿园教育的管理。 二、竹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1、易学、易会、易于流传。利用竹资源开展的游戏是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游戏,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玩具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儿童自己来完成,这就使游戏符合儿童特点。因此这些游戏对于儿童来说

5、,就显得比较容易学会,也易于流传。 2、活动具有随机性。利用竹资源开展游戏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儿童想游戏,愿意玩,就可以在走廊、活动室的一角、花园、操场或家里,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 3、活动具有趣味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游戏滑板车、竹推轮、竹球、竹圈等等,使幼儿在体验竹运动乐趣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其次,教师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运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我们通过教师和家长共同收集、挖掘了许多民间游戏,如骑大马 ( 竹竿一头装上马头,幼儿骑在竹竿上模仿骑马的动作 )

6、等。另外还创编了一些玩竹运动游戏,如竹杆器械操,跳竹竿,使运动过程变得愉快、有趣、轻松,让幼儿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此外,还结合教育目标、内容及场地器材的情况,利用周边已有的自然竹资源,如带幼儿到新洲广场竹园,开展“穿竹林”“爬竹竿”“打仗”等活动, 由于幼儿年龄小,易接受直观、形象的教学,他们会对一个游戏、一个情节所吸引,从而带着兴趣去游戏、去学习,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如:在练习正走、倒走的体育活动中,我们选用竹圈,以“小司机”这样一个角色进行游戏活动,在情境中自然地练习正走、倒走。不仅动作得到发展,也提高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又如在小猫玩竹球的体育活动中,在音乐伴奏下来到场地上,幼儿扮作小

7、猫进行运动身体,整个热身运动也处在这样一种情景中模仿小猫的可爱动作来达到运动身体的目的,当活动下蹲动作时,模仿小猫抓老鼠,整个游戏情境把孩子牢牢吸引,因而有游戏下去的兴趣。在练习爬时,不是让幼儿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而是借助滚动的竹球,孩子们带着吸引幼儿的竹球不断向前爬,并让幼儿开动脑筋,突破重难点,在练习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次体育集体活动在很自然轻松的气氛下结束了,幼儿的感觉是意犹未尽,使幼儿的每次运动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4、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 有小组竞赛的;有个别探索的;有集体练习的;通过形式的多样化,引起幼儿对变化的关注,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

8、展自己的动作和身体素质,也以此来提高活动质效。如:抢救小动物,先是探索竹梯是怎么玩的,有竖着爬的;有竖躺着从中间钻进钻出;有从竹梯的两边或竹梯中间的杆上平衡走过去;有跳过一节节竹梯等,孩子在探索中玩的尽兴,再是根据幼儿的探索进行重点练习平衡走过竹桥。形式的转变,让幼儿始终沉醉于活动之中。5、活动具有整合性在体验中实现整合的思想。我们经常带幼儿到广场竹林游戏,在竹林里,幼儿自由追逐、嬉戏。参观老大桥农家竹器店的活动中,幼儿了解了竹子的许多功用,知道竹子不但可以制成竹椅、竹篮、竹席等生活用品,还可以制成许多玩具,积累不少有关竹的经验。 环境创设遵循整合思想。我们充分利用户外场地,创设了各种运动区域

9、,如钻爬区、攀爬区、技巧区、平衡区、跑跳区、玩水区,在这些不同的区域中,满足了幼儿走、跑、跳、爬等运动需要,诱发了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的兴趣。适宜而又充满挑战的环境推动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运动能力。 活动形式的有机整合。多种形式的整合可以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和发展机会,我们灵活应用集体活动、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速度的幼儿需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玩竹活动,如野外的竹林爬竿、大带小练本领、踩高跷、跳竹帘、穿竹林赛跑、跳竹梯、爬竹梯、玩竹运动会等,这些玩竹活动使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加。 6、丰富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竹玩具的开发利用不仅丰富了

10、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也锻炼了幼儿的各种运动技能。如,我们利用竹推车、竹高跷等开展跑的游戏,让幼儿锻炼走、跑、推、拉的技能,提高奔跑能力,增强手臂力量;利用细竹竿、竹滚套圈等开展跳跃游戏,训练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性;利用竹制自制教玩具系列等开展平衡、钻爬游戏,增强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这些游戏在让幼儿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竹筒的组合变化,开发出二十多种相关的游戏,有“推小车”“打保龄球”“踩踏梅花桩”“垒高”“钻山洞”“跳竹篾舞”“点兵点将”等。这些游戏无论场地大小、人数多少都能进行,大大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容,使幼儿充分练习钻爬跑跳等基本动作技

11、能,同时发展他们的平衡感、节奏感、协调性等。又如竹锹、竹簸箕、竹水枪等玩具,各年龄段的幼儿都喜欢玩,他们可以拿这些工具去玩沙、玩水、玩泥。可见,开发经济、实用、朴素的竹玩具不仅可以节省有限的教育经费,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除了这些高结构的玩具以外,许多低结构的材料更能让幼儿通过组合创造出多种玩法。如竹筒和竹篾的组合,我们与幼儿一起从游戏规则、形式、材料使用方法上创新拓展,三、竹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的原则1、安全性,适用性原则。由于竹子本身坚硬的特性隐藏着危险性,保护幼儿的身体乃至生命安全是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为此,开发制作竹器具应以安全为先,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

12、能力。我们力求做到竹器具无尖角、棱角、竹刺,保证竹活动器具的安全性,每项竹制品在投入活动区前,我们用沙皮纸将竹条磨光滑以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在活动前,教师加强安全意识,对体育活动的场景布置、玩具器械进行检查,是否存在不安全性,及时地排除运动环境中的不安全隐患。2、多用性、可变性原则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充分挖掘每一自竹制玩具的可变性和多功能性,引导幼儿从非常态的角度进行思考,拓宽其功效。将光滑、笔直的竹竿涂上颜色,让幼儿玩民间特色的跳竹竿活动;把竹竿截成一截一截的,装上绳子就成了高跷;将竹子削成条做成圆形的竹圈,可以创造出10多种的玩法;把竹竿做成竹梯,侧放让幼儿钻,平放让幼儿走,竖放让幼儿爬,还可

13、让幼儿扛着走;把竹子剖开加上四个小车轮做成小拖车,便成了小、托班幼儿喜爱的拖拉玩具。如玩竹筒时可夹筒跳、隔筒双脚跳、过小河跨跳、走迷宫、对击比赛踩高跷等,在拓展交往渠道的同时,进行一物多解、一物多玩,进一步树立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了竞争、合作等社会性品质。四、结语两年来,我园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竹制体育玩具活动和游戏,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不再枯燥、单调。宽阔的户外场地到处可见孩子们利用竹制玩具玩游戏时欢快的身影。这一切无不感染着家长、来访的同行以及社会各界。两年来不但节约了经费,改善了办园条件,而且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的原则,用最低的成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体育活动条件,“小投入,大回报”。充分发挥了教师、家长们的聪明才智,利用自然材料作为优秀教育资源重新为我所用,营造了浓厚的自主氛围,今后我们要倡导可持续发展,并且把这项有着重大要意义的活动做得更广阔、更深入。【参考文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