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65747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日期:“鸡尾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通过对班级内学生进行分层、分组,使整个教学过程管理严谨有序并同时融进“学案导学”以充实整个教学过程内容的教学方法,称之为“鸡尾酒教学法”。使全体学生在各自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关键词鸡尾酒法 分层 分组 学案导学 根据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我们根据许多成功的经验,进行“鸡尾酒法”(即各种优秀教学法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探索。首先,我们运用分层教学与分组教学的融合,进行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

2、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其次,我们利用学案导学进行了教学过程的改进方面的探索,经实践证明,我们的方法是可行的。一 、分层教学与分组教学的交*融合 (一)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层 以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考查、评价、实施教学;学习者则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学习的可能性,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所选择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1 按学生素质进行分层,对学生已有的英语基础、智能和学习行为习惯三个方面实行量化计分,由高到

3、低分别为5、4、3、2、1,将这三个方面的分相加作为学生英语素质的基本分,进而对学生实施分层(分层情况仅限老师掌握),分数在11至15分为第一层;6至10为第二层;3至5分为第三层,对每层学生可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2 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三层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作为英语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其不同层次间教学目标的关系为:“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基础目标+新增教学目标=较高层次教学目标”,这样,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与学生实际相吻合。 (二)具体实施模式 1备课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备课,从教

4、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上都要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强调针对性,既保证落实大纲要求,为能力稍逊,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让尖子生以及部分中等水平学生适当超过大纲要求。2 课堂教学 该模式着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基本上分为:导入新课揭示各层次教学目标分层次自学(尝试新知)新授学生分层次巩固练习,教师分层次辅导(检查各层次目标落实情况)课堂总结等环节。这几个环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要针对具体课型(如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和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但都要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优辅差的“分”的环节,这样不但自然地融进了自学、

5、新授、质疑、探究、讨论、操作、辅导、巩固、小结等正常的教学程序而且较好的解决了各层次学生的动静支配矛盾,如在自学阶段可分三类进行:第一类让水平较高的同学直接通过自学,自己动手操作,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类让中等水平的学生根据教师备课时设计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取长补短,提高自学能力;而第三类是针对能力稍逊,接受缓慢的学生,设置配置接受新知识的准备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解决新知为旧知搭桥问题,对练习中发现的知识缺漏进行补偿,扫除新授课的障碍,使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分层教学”要求教师从各层次学生听课神情,答题准确率中搜索

6、信息,使每个学生的培养与提高都置于教师的心中,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各类学生都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如在讲授知识时,应以水平较低的学生为准,提问时可以先提问中等水平的学生,利用他们知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讨论。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水平高的同学的优势,启发全体同学深刻理解,分层次检查巡视,重点检查水平低的同学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3 作业 学生作业分两类: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这两类作业分成三级:A组是练习巩固题(全班学生必做题)即根据中等水平学生设计,水平较低的学生经过努力也可以完成。B组是根据水平较差的同学设计,将难度较大的题目

7、进行分解或给予提示。C组题目是提高题和发展深化题,既根据能力高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选做B组或C组题目,作业要求也分层次,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要求低一些。4 考查 实行分层次考查,每份试题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同学设计的,提高题、深化题则可以选做。5 评价 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实践操作等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努力上进;对成绩好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

8、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符合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重视人的尊严价值,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学习者,相信学生有追求知识、积极向上、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本性,学生的潜能可以在他们自我选择的学习方式中得到发展。2 符合人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就是在同一方面发展的水平与速度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也存在差异。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有利于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3 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教师

9、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教师的“教”适应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学生能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一致,师生心理相容、教学呼应、更能焕发人的积极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4 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学原则之一,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大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符合因材施施教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吃不饱”,“吃不了”、“难提高”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达到全体学生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目的。5 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和掌握学习的策略。原

10、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可接受性原则要求学习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分层教学”教学模式主张照顾学生的个别特点,给予额外的帮助,使学生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二、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分组,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基本固定的4个小组,上课时稍加变动传统的座位排列顺序;相邻的前后4人分为一组,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现行的班级集体授课制,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它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差异。完全靠教师的个别辅导又因教师工作的繁重和精力的有限而显得不切实际,而恰当的学生分组,并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不仅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技能形成、能力培养上让同

11、学之间互相帮助,而且对每名学生来说,小组内同学之间的大量的交往,情感的协调接触,对学生情商的健康发展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这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力争做到: 1教师讲解与指导学生读书相结合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认真阅读教科书,并按教师提供的提纲,边看书边参与讨论:教师紧扣重点难点进行讨论,并适时加以清晰的总结。2 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 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主动参与学生讨论,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重视信息反馈。3 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质疑问难相结合 改变传统的问答式教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

12、讨论中大胆质疑。4 传统知识与教给学生相结合 在学生看书、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手及并用,找出本节课的交际信息及交际句型,并试着进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认真看书的学习方法。 分组教学中,学生虽然有固定的位置,但可以面对面地进行自由交换各自的看法;可以提出问题,可以自由争论,还可以进行小组竞赛,无拘无束,灵活机动,使教室内始终保持热烈的学习气氛,从而能使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通过多年的尝试,并进行了“分组教学”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对比实验,不管是基础好的班级,还是基础一般的班级,甚至是程度很差的班级,实践证明:分组教学优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具体有以下几点好处: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13、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提高考后分析的质量。三、对班级内学生进行分层分组给班级整体的教学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学案导学”的融入更增加了教学过程的兴趣性和多彩性,“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成果大大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其能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变成了积极思考的王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优生拔高,中等水平的学生优化,后进生转化。使教与学得到和谐的发展、统一。 (一)学案教学的操作材料 1学案的组成部分。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2 学

14、案的编写思路。同科教师建立教研小组,在定期教研活动中,每个教师把自己的下一步的教学思路讲给其他教师听,进行“通思路”的集体教研,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后确定最佳授课方案后,再进行备课。3 学案包括三条线: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学案中要体现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包括智力目标和非智力目标,其中智力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等,非智力目标是隐性目标可以不写在学案上。 (二)编排知识体系。在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进行“备学案”和“备教案”的双重备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适当的学案,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在学案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案中既能了解自己所

15、要掌握的内容,又能了解其他层次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并能从中找出差距。以便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学案的设计和出示是为了给学生的预习和自学以明确的目标。这样就会让学生明确“要学些什么”、“该注意哪些”。知识体系的编排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系统性,要有利于学生自学。 (三)“导学学案”的运用。 1教学环节:示案自学组织讨论及时反馈精讲点拨达标训练反思领悟。 2操作说明(1)示案自学: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后可以运用导语,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组织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协作,互相启发,实现“学生教学生”的教学策略。(3)及时反馈:学生把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4)精讲点拨:根据学生的反馈,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点拨。(5)达标训练:学生根据学案自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